连续三年拿第一,武汉在这个领域凭什么?
2024年,武汉市A级物流企业共有455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在这个领域,武汉不是第一次拿第一,是已经蝉联三年。
什么是A级物流企业?
A级物流企业就是物流行业的优等生,一个城市的A级物流企业越多,这个区域的物流服务能力、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服务环境就越好。
在武汉,众多物流及快递企业布局核心节点,京东、顺丰、圆通等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基地。
除了连续三年拿第一,今年6月,武汉又拿下了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经开区。经过这一次国家认定,武汉集齐了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
要知道,国家物流枢纽这一国字号招牌,是全国城市争相竞逐的目标,拿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武汉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且是全国第二个集齐“五型”的城市。
有网友评论,这一次,九省通衢的武汉彻底成了全国物流的“心脏”。
2020年,通过长江新区阳逻港,武汉拿下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
2021年,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获得国家级陆港型物流枢纽。
2023年,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联手获批国家级空港型物流枢纽。
2024年,武汉利用汉口北新增国家级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
2025年,武汉再次利用经开区拿下国家级生产服务型枢纽。
武汉物流这么强,武汉人收快递是不是更快?寄快递是不是更便宜?
“理论上是会更快更便宜”,但武汉现代物流研究院物流所副所长胡海又解释,快递是物流行业中竞争最为充分的板块,各大快递公司的固定成本支出、运作模式相近,所以城市与城市之间收发快递的差距并不会特别明显。
那武汉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物流业?
物流一手牵生产,一手拉消费,得物流者得天下,得枢纽者得未来。一座城市能级的跃升,背后往往是现代物流业的突破提升。
以武汉经开区为例,这里集聚了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和1200余家零部件企业。胡海向记者打了个比方,经开区的汽车想要运往海外,一般要先走公路运到上海或太仓出海,一台车的运费假设为2000元,那这2000元的物流成本就要加在汽车的定价中。
今年6月,武汉拿下国家级生产服务型枢纽,选址就在经开区,有了物流枢纽,“车谷造”汽车能够强化与物流枢纽的联动,不仅能通过枢纽的铁路水路通道运出,也可通过枢纽的集散功能和增值服务,规模化走公路物流,运费成本都将大大降低。
一台车的运费假设节省1000元,那汽车价格就能少1000元,“武汉产”汽车势必更有市场竞争力。
同时,随着国家级生产服务型枢纽落户经开区,也将吸引更多车企及零部件厂商集聚,有利于武汉深化物流与制造业融合,支撑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用6个字总结,就是“物流通,财源聚”,这也是武汉要卷物流的原因。
毕竟,如今的物流企业不再只是运输服务商,而是产业生态的组织者。
在武汉,你能看到一列满载液晶显示器、光伏板等货品的中欧班列(武汉),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始发,运往德国汉堡、杜伊斯堡。
你能在长江新区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二期码头看到,一批“武汉造”新能源汽车搭乘货运列车装箱启运,经厦门港出口海外。
“武汉—厦门”“新三样”出海直通车发运现场。
你还能看到,临时开放的汉南港帮助本地企业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车谷号”滚装船在汉南港起航,将650辆汽车运往比利时安特卫普港。
随着汽笛长鸣,“车谷号”轮缓慢启航驶向日本名古屋港。记者徐丹 摄
花湖国际机场投运三年,今年上半年货运航班量已经闯入全国前四,仅次于香港、浦东、深圳机场,成为中部开放“空中出海口”的核心引擎。
花湖机场货机正在装卸货物。
水、陆、空等黄金通道的延伸,使得武汉从传统地理意义上的九省通衢,奔向新时代九州通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古时武汉常流传“货到汉口活”,翻译过来就是货物只要运到汉口,一定卖得动,说的就是汉口货物运输集散之便利。
如今,“货到汉口活”又有了新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张维纳)
【罗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