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日,“智汇水利,创领未来” 全国水利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论坛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等16所高校的200余名特邀专家、水利水电师生,聚焦水利学科数智化发展深入交流。
特邀报告环节,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史良胜教授、清华大学水利系伍梓副教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杨光教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史良胜教授作特邀报告。
史良胜作《具备世界理解能力的水利AI》报告,指出理解力与想象力是解决未来水利问题的关键,并阐释了提升AI理解能力的核心路径(如补充稀缺观测、利用物理约束、捕捉极值峰值、发现新规律),为水利AI发展指明方向。
清华大学水利系伍梓副教授作特邀报告。
伍梓分享《粒子输移的自主游动效应及其阈值研究》,从自主运动机制切入,分析效应与阈值,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模型。该研究构建了涵盖主动粒子、被动颗粒与泥沙输移的统一理论框架,为复杂颗粒系统解析与泥沙治理提供了创新支撑。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杨光教授作特邀报告。
杨光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水资源调度研究进展与应用》为题,剖析了水资源调度面临的挑战,梳理了AI在该领域的应用进展,并通过优化调度案例展示了AI在水利领域的广阔前景。
论坛设有“数智赋能水利水电工程创新与实践”“数智赋能水文水资源研究创新”“智慧港航与河流:数智赋能水运发展”“数智赋能农业水利现代化” 四个分论坛。各高校研究生围绕主题,结合大数据、智能算法、数字孪生、遥感监测等前沿技术,汇报了其在水利关键问题上的创新探索,展现了新一代水利人的科研素养与责任担当。(文/许笑星 左志香 王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