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们都是戏剧大师”青少年校园课本剧艺术节启动 近千“小戏骨” 向经典致敬

©原创 2018-09-19 15:43

    武昌区复兴路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加紧排练参赛剧目


代表江岸区三眼桥小学参赛的小演员都是男生,唱念做打不含糊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向洁 通讯员杨青)为提高青少年艺术素养和核心素养,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推动戏剧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丰富青少年校园文化生活,由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武汉市教育局主办的“我们都是戏剧(戏曲)大师”暨2018年武汉市青少年校园课本剧艺术节于9月13日正式启动。

    长江日报记者从主办方获悉,与前两届相比,本届校园课本剧艺术节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传统的戏曲、话剧,还有声色俱美的音乐剧,如梦如幻的歌舞剧,以及风趣幽默,耐人寻味的曲艺、朗诵节目,多方位展示“小戏骨”们的风采。

    “今年参赛的学校比去年多了20多个,原创剧目占八成。”据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校园课本剧艺术节共吸引了全市74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见附表)报名参赛。通过“戏剧大师课”活动,邀请国内优秀戏剧、戏曲专家、学者与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传授课本剧创作、改编和表演经验,辅导师生课本剧创作。

    9月25日至27日,74所参赛学校将参与预赛角逐,20所学校将进入10月19日的终极决赛。进入决赛的学校,从10月11日起通过《青春武汉》《大武汉戏码头》推出专题,发起全民投票活动,获得投票最多的学校将获得“网络人气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校园课本剧艺术节预赛同时是武汉市第十二届校园艺术节戏曲、戏剧类的决赛,所有参赛曲目、剧目将获得武汉市第十二届校园艺术节的一二三等奖;未进入决赛的曲目、剧目获得本次校园课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进入决赛的曲目、剧目将获得“三鼎甲”和“名家推荐优秀剧目奖”。

    获奖选手与网络人气选手将有机会共赴上海,走进国家级专业艺术院校、儿童剧公益组织学习戏剧表演课程;参观大剧院,了解戏剧制作、演出专业流程、观看国家级优秀剧目;瞻仰革命遗址。

    今起,《超级课堂》周刊将陆续展现参赛学校风采,带大家一睹参赛学校课本剧排练的幕后花絮和精彩故事。

    三眼桥小学:18个“小花脸”唱念不含糊

    参演剧目:《报灯名》《锁五龙》串烧

    江岸区三眼桥小学是全国京剧试点校,自2008年起开展京剧进校园工作,曾获得武汉市戏曲示范校、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称号。如今,学校的戏曲社团,在以往旦行班的基础上,增设了京剧花脸班,吸引了更多男生的热情参与。

    这次参加比赛的节目就是京剧小花脸,18个小男生表演得有模有样。其中《报灯名》是传统京剧《打龙袍》选段,9个三年级的男生,扮上丑行“小灯官”,为大家带来一段诙谐的念白和表演。《锁五龙》是京剧传统剧目,孩子们扮上净行,随着锣鼓经,手执马鞭出场,演唱经典唱段。其中的一段快板,颇有难度,提起这一点,小演员金佛感触颇深,这个10岁的男孩,爸爸是口技表演民间艺术家。他从小随爸爸四处表演,自从在学校接触了京剧后,就爱上了京剧,在家时不时会哼上几句。他说:“小时候觉得口技真了不起,现在接触了京剧,才知道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

    复兴路小学:黄梅戏联唱忠孝仁

    参演剧目:《小小戏曲传承人》

    复兴路小学黄梅戏社团成立于2014年,特邀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专业老师授课。自成立以来曾排演过黄梅戏《打猪草》对花片段;《天仙配》“满工对唱”片段;黄梅戏联唱《戏曲传承》片段。孩子们还曾与黄梅戏名家、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杨俊、张辉等老师合作演出。

    《小小戏曲传承人》这个节目融合了黄梅戏代表剧目《女驸马》《龙女》《七仙女与董永》中的经典片段,根据《天仙配》“满工对唱”曲调为戏曲进校园活动新创作的唱词。前三个剧目通过剧中人物分别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等内涵。而新创作的片段《小小戏曲传承人》则从校园氛围、学戏心得、传承精神来体现复兴路小学在践行戏曲进校园活动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所肩负的使命。

    报名学校

    武昌区(10所)

    珞珈山小学

    复兴路小学

    白鹭街小学

    棋盘街小学

    万福林小学

    丁字桥小学 

    新河街学校

    市第三十中学

    武汉中学

    市第十五中学

    江岸区(14所)

    育才小学

    育才第二小学

    长春街小学

    育才行知小学

    惠济路小学

    三眼桥小学

    育才怡康小学

    沈阳路小学

    新村小学

    七一中学

    市第六初级中学

    市第八十一中学

    市第二十(民族)中学

    市第二十一(警予)中学

    江汉区(7所)

    稚雅幼儿园

    航空路小学

    汉口辅仁小学

    武汉关小学

    市第十九初级中学

    市第六十八中学

    市人民中学

    硚口区(6所)

    崇仁路小学

    东方红小学

    东方红二小

    硚口区实验小学

    长征小学

    易家墩小学

    汉阳区(2所)

    玫瑰园小学

    第三职业教育中心

    洪山区(6所)

    洪山区第二小学

    街道口小学

    广埠屯小学

    武南幼儿园

    武珞路实验小学

    杨春湖实验学校

    青山区(2所)

    钢城第一小学

    爱立方江南春城幼儿园

    江夏区(4所)

    大花岭小学

    明熙小学

    纸坊第二小学

    东湖路幼儿园

    新洲区(2所)

    邾城街向东小学

    旧街街新集小学

    黄陂区(10所)

    横店街道临空幼儿园

    武湖街道高车幼儿园

    前川一小

    前川二小

    盘龙三小

    刘店学校

    祁家湾街寄宿小学

    四黄中学

    武汉市黄陂六中

    黄陂区横店中学

    东西湖区(2所)

    金银湖中学

    万科高尔夫小学

    蔡甸区(1所)

    汉阳一中

    经济技术开发区(2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东湖风景区(2所)

    华侨城小学

    小梅花艺术学校

    东湖高新区(1所)

    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市属(2所)

    武汉市财政学校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民办(1所)

    三牛中美中学

【编辑:施政】


    武昌区复兴路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加紧排练参赛剧目


代表江岸区三眼桥小学参赛的小演员都是男生,唱念做打不含糊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向洁 通讯员杨青)为提高青少年艺术素养和核心素养,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推动戏剧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丰富青少年校园文化生活,由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武汉市教育局主办的“我们都是戏剧(戏曲)大师”暨2018年武汉市青少年校园课本剧艺术节于9月13日正式启动。

    长江日报记者从主办方获悉,与前两届相比,本届校园课本剧艺术节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传统的戏曲、话剧,还有声色俱美的音乐剧,如梦如幻的歌舞剧,以及风趣幽默,耐人寻味的曲艺、朗诵节目,多方位展示“小戏骨”们的风采。

    “今年参赛的学校比去年多了20多个,原创剧目占八成。”据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校园课本剧艺术节共吸引了全市74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见附表)报名参赛。通过“戏剧大师课”活动,邀请国内优秀戏剧、戏曲专家、学者与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传授课本剧创作、改编和表演经验,辅导师生课本剧创作。

    9月25日至27日,74所参赛学校将参与预赛角逐,20所学校将进入10月19日的终极决赛。进入决赛的学校,从10月11日起通过《青春武汉》《大武汉戏码头》推出专题,发起全民投票活动,获得投票最多的学校将获得“网络人气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校园课本剧艺术节预赛同时是武汉市第十二届校园艺术节戏曲、戏剧类的决赛,所有参赛曲目、剧目将获得武汉市第十二届校园艺术节的一二三等奖;未进入决赛的曲目、剧目获得本次校园课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进入决赛的曲目、剧目将获得“三鼎甲”和“名家推荐优秀剧目奖”。

    获奖选手与网络人气选手将有机会共赴上海,走进国家级专业艺术院校、儿童剧公益组织学习戏剧表演课程;参观大剧院,了解戏剧制作、演出专业流程、观看国家级优秀剧目;瞻仰革命遗址。

    今起,《超级课堂》周刊将陆续展现参赛学校风采,带大家一睹参赛学校课本剧排练的幕后花絮和精彩故事。

    三眼桥小学:18个“小花脸”唱念不含糊

    参演剧目:《报灯名》《锁五龙》串烧

    江岸区三眼桥小学是全国京剧试点校,自2008年起开展京剧进校园工作,曾获得武汉市戏曲示范校、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称号。如今,学校的戏曲社团,在以往旦行班的基础上,增设了京剧花脸班,吸引了更多男生的热情参与。

    这次参加比赛的节目就是京剧小花脸,18个小男生表演得有模有样。其中《报灯名》是传统京剧《打龙袍》选段,9个三年级的男生,扮上丑行“小灯官”,为大家带来一段诙谐的念白和表演。《锁五龙》是京剧传统剧目,孩子们扮上净行,随着锣鼓经,手执马鞭出场,演唱经典唱段。其中的一段快板,颇有难度,提起这一点,小演员金佛感触颇深,这个10岁的男孩,爸爸是口技表演民间艺术家。他从小随爸爸四处表演,自从在学校接触了京剧后,就爱上了京剧,在家时不时会哼上几句。他说:“小时候觉得口技真了不起,现在接触了京剧,才知道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

    复兴路小学:黄梅戏联唱忠孝仁

    参演剧目:《小小戏曲传承人》

    复兴路小学黄梅戏社团成立于2014年,特邀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专业老师授课。自成立以来曾排演过黄梅戏《打猪草》对花片段;《天仙配》“满工对唱”片段;黄梅戏联唱《戏曲传承》片段。孩子们还曾与黄梅戏名家、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杨俊、张辉等老师合作演出。

    《小小戏曲传承人》这个节目融合了黄梅戏代表剧目《女驸马》《龙女》《七仙女与董永》中的经典片段,根据《天仙配》“满工对唱”曲调为戏曲进校园活动新创作的唱词。前三个剧目通过剧中人物分别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等内涵。而新创作的片段《小小戏曲传承人》则从校园氛围、学戏心得、传承精神来体现复兴路小学在践行戏曲进校园活动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所肩负的使命。

    报名学校

    武昌区(10所)

    珞珈山小学

    复兴路小学

    白鹭街小学

    棋盘街小学

    万福林小学

    丁字桥小学 

    新河街学校

    市第三十中学

    武汉中学

    市第十五中学

    江岸区(14所)

    育才小学

    育才第二小学

    长春街小学

    育才行知小学

    惠济路小学

    三眼桥小学

    育才怡康小学

    沈阳路小学

    新村小学

    七一中学

    市第六初级中学

    市第八十一中学

    市第二十(民族)中学

    市第二十一(警予)中学

    江汉区(7所)

    稚雅幼儿园

    航空路小学

    汉口辅仁小学

    武汉关小学

    市第十九初级中学

    市第六十八中学

    市人民中学

    硚口区(6所)

    崇仁路小学

    东方红小学

    东方红二小

    硚口区实验小学

    长征小学

    易家墩小学

    汉阳区(2所)

    玫瑰园小学

    第三职业教育中心

    洪山区(6所)

    洪山区第二小学

    街道口小学

    广埠屯小学

    武南幼儿园

    武珞路实验小学

    杨春湖实验学校

    青山区(2所)

    钢城第一小学

    爱立方江南春城幼儿园

    江夏区(4所)

    大花岭小学

    明熙小学

    纸坊第二小学

    东湖路幼儿园

    新洲区(2所)

    邾城街向东小学

    旧街街新集小学

    黄陂区(10所)

    横店街道临空幼儿园

    武湖街道高车幼儿园

    前川一小

    前川二小

    盘龙三小

    刘店学校

    祁家湾街寄宿小学

    四黄中学

    武汉市黄陂六中

    黄陂区横店中学

    东西湖区(2所)

    金银湖中学

    万科高尔夫小学

    蔡甸区(1所)

    汉阳一中

    经济技术开发区(2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东湖风景区(2所)

    华侨城小学

    小梅花艺术学校

    东湖高新区(1所)

    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市属(2所)

    武汉市财政学校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民办(1所)

    三牛中美中学

【编辑:施政】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