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协为硚口区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授牌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8日讯(记者杨蔚 见习记者李嘉欣 通讯员李放军 柳中) 2018年硚口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硚口区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建设“3+1”试点工作展示活动于16日上午在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举行。作为全市“3+1”试点工作唯一试点单位,硚口不断创新,助力打造现代科创智城。
第一盲人学校送上精彩舞蹈《渔恋洪湖》
活动现场,观众来到“科普大篷车”周围,围观青少年优秀科普科技作品。孩子们触发机械开关,与科技作品进行亲密互动,探索物理现象的原理。昆虫展示区则吸引了许多“昆虫迷”驻足观察和拍照。此外,硚口区科协还向市民分发了《科普惠民健康手册》等相关科普读物。
有趣的科学作品吸引现场小观众驻足
活动现场,硚口区现为中国科协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的全市唯一试点单位。“3”指的是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以及成立企业科协秘书长“三长”“关键人物”进入区、街道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发挥其骨干作用;“1”指的是努力争取省事科协领导。通过开展“3+1”试点,构筑“科协+社科部门+三长+科技工作者”的科协组织体系,拓充科协骨干队伍,拓宽组织体系。
小“昆虫迷”驻足观赏昆虫
同时,硚口还组建医疗卫生科技组、教育系统科技组和企业创新科技组,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科普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探索形成具有硚口特色的科协工作品牌,为硚口创新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奠定良好基石,为建设“现代科创智城、美丽生态硚口”赋能。
与会领导一行观摩科技作品展区并阅览科技宣传海报
据了解,硚口区“全国科普日”推广活动将持续到本月下旬。
与会领导一行观摩科技作品展区并阅览科技宣传海报
【编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