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历时8年研究,首个极(超)早产儿0—3岁体格生长新标准发布

©原创 2025-01-23 21:2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3日讯  1月2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新生儿科发布首个极(超)早产儿0—3岁体格生长新参考范围。据了解,该研究依托武汉大学儿童健康大数据中心,历时8年,首次清晰呈现了不同胎龄早产儿,特别是极(超)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自然生长轨迹,精准制定了矫正年龄0—3岁的体格生长参考范围。这一参考标准的构建,我国在早产儿健康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为极(超)早产儿的健康监测和干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28周早产儿矫正年龄0—1岁体格生长监测家庭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主任赵东赤介绍,我国早产儿出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一群体的健康问题受到极大关注。尤其是极(超)早产儿,因其出生胎龄小、体重极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2017年武汉大学儿童健康大数据中心成立,早产儿生长发育纵向研究正式启动。历经8年的数据沉淀,结果显示,在百万新生儿中,早产儿占比达8.3%,其中极(超)早产儿占早产儿总数的10%。

基于此研究数据,新生儿科成功构建了首个涵盖不同出生胎龄的早产儿0—3岁体格生长参考范围,该范围旨在为妇幼健康领域医护人员提供精准的评估工具,及时发现并干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问题,提高其生命质量。新标准纳入了极(超)早产儿矫正年龄0—3岁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生长评估指标,充分考虑了胎龄、性别等因素,更加注重个体化评估,全面地反映早产儿自然生长状况。

该标准可为极(超)早产儿建立个性化的生长发育档案,通过定期的生长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不仅能有效避免因不合理评估而夸大极(超)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更有利于指导其合理喂养、促进其健康生长。同时,也将为早产儿保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更加全面、精细且个体化的科学依据。据透露,基于该数据衍生出了医疗专业版和家庭评估版。(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汪霞 冯淑文)

【编辑:余丽娜】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3日讯  1月2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新生儿科发布首个极(超)早产儿0—3岁体格生长新参考范围。据了解,该研究依托武汉大学儿童健康大数据中心,历时8年,首次清晰呈现了不同胎龄早产儿,特别是极(超)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自然生长轨迹,精准制定了矫正年龄0—3岁的体格生长参考范围。这一参考标准的构建,我国在早产儿健康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为极(超)早产儿的健康监测和干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28周早产儿矫正年龄0—1岁体格生长监测家庭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主任赵东赤介绍,我国早产儿出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一群体的健康问题受到极大关注。尤其是极(超)早产儿,因其出生胎龄小、体重极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2017年武汉大学儿童健康大数据中心成立,早产儿生长发育纵向研究正式启动。历经8年的数据沉淀,结果显示,在百万新生儿中,早产儿占比达8.3%,其中极(超)早产儿占早产儿总数的10%。

基于此研究数据,新生儿科成功构建了首个涵盖不同出生胎龄的早产儿0—3岁体格生长参考范围,该范围旨在为妇幼健康领域医护人员提供精准的评估工具,及时发现并干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问题,提高其生命质量。新标准纳入了极(超)早产儿矫正年龄0—3岁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生长评估指标,充分考虑了胎龄、性别等因素,更加注重个体化评估,全面地反映早产儿自然生长状况。

该标准可为极(超)早产儿建立个性化的生长发育档案,通过定期的生长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不仅能有效避免因不合理评估而夸大极(超)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更有利于指导其合理喂养、促进其健康生长。同时,也将为早产儿保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更加全面、精细且个体化的科学依据。据透露,基于该数据衍生出了医疗专业版和家庭评估版。(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汪霞 冯淑文)

【编辑:余丽娜】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