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妈妈带着4岁儿子走亲戚,一回头孩子不见了!接下来让人万万没想到……

2018-09-09 15:28 长江日报  

太惊险了!

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走亲戚

一个不留神,儿子不见了!

没想到,儿子竟独自一人

先后搭乘三趟公交车

步行穿过了三条马路

一路从汉口到了武昌

……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

34岁的刘女士提起儿子那场

让人惊魂的只身“出游”

仍然后怕不已

妈妈锁门的间隙

儿子跑下楼后“不见了”

刘女士和丈夫都是黄冈人,2014年亮亮出生后,刘女士夫妇开始来汉工作。一家人目前租住在汉口后湖的淌湖一村。

8月25日12时许,刘女士带着亮亮准备出门坐公交车,去找住在武昌杨园铁四院附近的姑妈。

“我们租的房子在三楼,出门时我在锁门,亮亮先跑下了楼。”刘女士说,哪知等她锁好门下楼后,却发现亮亮已不知所踪!

 找寻1小时一无所获

 这时来了一个电话

发现亮亮“不见了”后,刘女士焦急万分在附近四处寻找。想到亮亮可能返回到租住房,期间刘女士还上楼了一次。

刘女士说,亮亮很喜欢乘坐公交车。“当时怀疑他是不是一个人上了公交车,还赶紧给在上班的丈夫打了电话,叫他火速赶到发展大道竹叶山三村公交车站附近寻找但也是未果。”

想到亮亮知道此次出门是要去找他姑妈,刘女士还专门给亮亮姑妈打了电话,但家里只有他姑父的堂妹在。

约1个小时的找寻一无所获,刘女士于13时04分拨打了110。此后的13时38分,刘女士漏接了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

等她在13时51分回拨过去时,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一下子让她流下了眼泪——“你儿子在我们702路公交车上,你先放心……”说这话的是公交702路558号车的当班司机陈轩。

“出游”记录被还原:

横穿3条马路,坐了3趟公交车

依据事后家人的反复询问、亮亮的叙述,以及3条公交线路的车载监控视频等的记录,亮亮这次的“出游”记录被还原——



制图|张莉

一路上都有热心人关心帮助

亮亮能够如此顺利地回家,除了因为平时经常跟着妈妈出门坐公交车外,更因为一路上有热心人关照。

有人给他热心指路

兴业南路后湖四路停靠有公交621路和公交543路  长江日报记者王刚 摄

兴业南路后湖四路站仅停靠有两条公交线路——公交543路和公交621路。但以前亮亮从未坐过公交543路,亮亮说,是有人在转乘的路上给他指了路。

有人停下关切询问

发展大道竹叶山三村站附近的一处视频监控证实:12时38分,亮亮正在朝车站方向走时,一位穿红衣黑裤的女市民拉住亮亮,弯下腰,似在关切询问。随后一位撑着紫色太阳伞的男市民也走过来询问。

有人叮嘱他注意安全

车载监控视频显示:13时18分,亮亮从公交545路1501号车下车时,一同下车的一位女乘客不停关切询问:“小朋友,你在哪一站下车?有没有大人跟你一起……”“就在这里的杨园(站)下车。”亮亮回复。女乘客紧接着叮嘱亮亮路上注意安全、走慢一点。

702路司机最终帮他找到了妈妈

13时29分,亮亮一上公交702路司机陈轩所开的558号车后,车上数位乘客也都是关切询问:“小朋友,你是跟谁一起上来的?”“你怎么一个人?”。

公交702路司机陈轩找亮亮询问妈妈的手机号

陈轩也问亮亮要去哪里,亮亮还手指着车前方说:“姑妈就在前面”。一路上,陈轩一直关注着亮亮,并在之后途经的每一个车站,都关注是否有人在找小孩。

“小孩家人肯定非常着急!”13时38分,车到徐东大街地铁徐东站时,趁上下乘客的间隙,陈轩终于从亮亮口里问到了刘女士的手机号,给刘女士打了那通至关重要的电话。


陈轩给亮亮妈妈打电话

“放心,我不会放他一个人下车的!”电话中,陈轩安慰刘女士。两人还约好在公交702路的终点站——珞喻东路油篓口碰头。其后,陈轩一边开车运营,一边沿路照看亮亮。14时50分,陈轩开车运营抵达终点站,亮亮与已赶到的父母团聚。

陈轩讲述当时看到亮亮的场景 长江日报记者张宁 摄

当收到刘女士送来的锦旗时,35岁的陈轩说:“我女儿今年5岁,岁数比亮亮大一点。当时看到亮亮一个人上车后,我想他可能是走失了,所以必须要看住他......”

刘女士送来的锦旗 通讯员涂举学 摄

 一次幸运不能代表永远幸运

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重演?

亮亮此次“出游”看似顺利,其实一路“危机四伏”,如过马路时的交通安全、上下车的安全、迷路、陌生人拐骗等。亮亮是幸运的,但一次的幸运不能代表永远的幸运。

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重演?幼教专家、省特级教师、省督学肖洁给了一些建议:

首先,家长一定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不能让孩子随意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其次,家长也应该平时多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教孩子掌握不同情况下的自救方法,防患于未然。

平时要告诉孩子这些:

1.与家人走散后,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原地等待家长。

2. 牢记爸爸、妈妈等家人的电话,万一走散可以找其他人打电话联系家长。

3.孩子向人求助时,不能随意就跟陌生人离开。

以上3点

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牢记

万一不幸走丢

找到的希望也会大大增加

转发提醒!

(长江日报记者王刚 夏奕 通讯员涂举学 刘亭 刘念 秦伦波 桂方雄 张绍斌 白梓微)

 【编辑:刘思】

太惊险了!

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走亲戚

一个不留神,儿子不见了!

没想到,儿子竟独自一人

先后搭乘三趟公交车

步行穿过了三条马路

一路从汉口到了武昌

……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

34岁的刘女士提起儿子那场

让人惊魂的只身“出游”

仍然后怕不已

妈妈锁门的间隙

儿子跑下楼后“不见了”

刘女士和丈夫都是黄冈人,2014年亮亮出生后,刘女士夫妇开始来汉工作。一家人目前租住在汉口后湖的淌湖一村。

8月25日12时许,刘女士带着亮亮准备出门坐公交车,去找住在武昌杨园铁四院附近的姑妈。

“我们租的房子在三楼,出门时我在锁门,亮亮先跑下了楼。”刘女士说,哪知等她锁好门下楼后,却发现亮亮已不知所踪!

 找寻1小时一无所获

 这时来了一个电话

发现亮亮“不见了”后,刘女士焦急万分在附近四处寻找。想到亮亮可能返回到租住房,期间刘女士还上楼了一次。

刘女士说,亮亮很喜欢乘坐公交车。“当时怀疑他是不是一个人上了公交车,还赶紧给在上班的丈夫打了电话,叫他火速赶到发展大道竹叶山三村公交车站附近寻找但也是未果。”

想到亮亮知道此次出门是要去找他姑妈,刘女士还专门给亮亮姑妈打了电话,但家里只有他姑父的堂妹在。

约1个小时的找寻一无所获,刘女士于13时04分拨打了110。此后的13时38分,刘女士漏接了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

等她在13时51分回拨过去时,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一下子让她流下了眼泪——“你儿子在我们702路公交车上,你先放心……”说这话的是公交702路558号车的当班司机陈轩。

“出游”记录被还原:

横穿3条马路,坐了3趟公交车

依据事后家人的反复询问、亮亮的叙述,以及3条公交线路的车载监控视频等的记录,亮亮这次的“出游”记录被还原——



制图|张莉

一路上都有热心人关心帮助

亮亮能够如此顺利地回家,除了因为平时经常跟着妈妈出门坐公交车外,更因为一路上有热心人关照。

有人给他热心指路

兴业南路后湖四路停靠有公交621路和公交543路  长江日报记者王刚 摄

兴业南路后湖四路站仅停靠有两条公交线路——公交543路和公交621路。但以前亮亮从未坐过公交543路,亮亮说,是有人在转乘的路上给他指了路。

有人停下关切询问

发展大道竹叶山三村站附近的一处视频监控证实:12时38分,亮亮正在朝车站方向走时,一位穿红衣黑裤的女市民拉住亮亮,弯下腰,似在关切询问。随后一位撑着紫色太阳伞的男市民也走过来询问。

有人叮嘱他注意安全

车载监控视频显示:13时18分,亮亮从公交545路1501号车下车时,一同下车的一位女乘客不停关切询问:“小朋友,你在哪一站下车?有没有大人跟你一起……”“就在这里的杨园(站)下车。”亮亮回复。女乘客紧接着叮嘱亮亮路上注意安全、走慢一点。

702路司机最终帮他找到了妈妈

13时29分,亮亮一上公交702路司机陈轩所开的558号车后,车上数位乘客也都是关切询问:“小朋友,你是跟谁一起上来的?”“你怎么一个人?”。

公交702路司机陈轩找亮亮询问妈妈的手机号

陈轩也问亮亮要去哪里,亮亮还手指着车前方说:“姑妈就在前面”。一路上,陈轩一直关注着亮亮,并在之后途经的每一个车站,都关注是否有人在找小孩。

“小孩家人肯定非常着急!”13时38分,车到徐东大街地铁徐东站时,趁上下乘客的间隙,陈轩终于从亮亮口里问到了刘女士的手机号,给刘女士打了那通至关重要的电话。


陈轩给亮亮妈妈打电话

“放心,我不会放他一个人下车的!”电话中,陈轩安慰刘女士。两人还约好在公交702路的终点站——珞喻东路油篓口碰头。其后,陈轩一边开车运营,一边沿路照看亮亮。14时50分,陈轩开车运营抵达终点站,亮亮与已赶到的父母团聚。

陈轩讲述当时看到亮亮的场景 长江日报记者张宁 摄

当收到刘女士送来的锦旗时,35岁的陈轩说:“我女儿今年5岁,岁数比亮亮大一点。当时看到亮亮一个人上车后,我想他可能是走失了,所以必须要看住他......”

刘女士送来的锦旗 通讯员涂举学 摄

 一次幸运不能代表永远幸运

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重演?

亮亮此次“出游”看似顺利,其实一路“危机四伏”,如过马路时的交通安全、上下车的安全、迷路、陌生人拐骗等。亮亮是幸运的,但一次的幸运不能代表永远的幸运。

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重演?幼教专家、省特级教师、省督学肖洁给了一些建议:

首先,家长一定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不能让孩子随意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其次,家长也应该平时多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教孩子掌握不同情况下的自救方法,防患于未然。

平时要告诉孩子这些:

1.与家人走散后,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原地等待家长。

2. 牢记爸爸、妈妈等家人的电话,万一走散可以找其他人打电话联系家长。

3.孩子向人求助时,不能随意就跟陌生人离开。

以上3点

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牢记

万一不幸走丢

找到的希望也会大大增加

转发提醒!

(长江日报记者王刚 夏奕 通讯员涂举学 刘亭 刘念 秦伦波 桂方雄 张绍斌 白梓微)

 【编辑:刘思】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