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工行武汉分行与市经信委达成战略合作,对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执行基准利率

2018-09-05 10:32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5日讯( 记者程思思 通讯员张卫 肖永刚)9月4日,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与工商银行武汉分行召开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会,着力搭建政银合作平台,促银企对接,以“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新发展的的理念,以扶持、发展武汉市实体经济为目的,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工行武汉分行与武汉市经信委推荐的优质中小企业代表武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裕大华纺织服饰集团有限公司现场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向两家企业战略授信近亿元。

签约仪式上,记者获悉,近五年来,武汉工行向武汉地区投放各类信贷资金累计近7000亿元,其中传统制造业及高端装备生产企业融资达9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信贷增量和余额同业第一;连续五年被武汉市政府授予“金融支持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2016年以来,武汉工行通过优化服务体系、资源配置倾斜、营销渠道改造、金融产品创新等多种举措,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截止2018年6月末,普惠贷款余额29.6亿元,较年初净增5.61亿元,贷款客户5722户,比年初净增899户。

近年来,工行武汉分行更是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政策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融资资金配置实行“绿色通道”,保障资金规模。对1000万以下的普惠金融范围内的每笔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配置资金,使小微企业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从2018年6月开始,武汉分行对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主动降低贷款利率,一律实行基准利率,并在信贷系统中实施刚性控制。同时对优质存量客户,也同步调整为基准利率,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财务负担;强化激励考核。实施小企业信贷投放目标完成率与行长经营绩效挂钩。充分发挥考核这一指挥棒的作用;持续优化机构。2017年在原小企业金融业务部基础上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承担小微金融业务发展和制度建设、产品和流程创新、风险管理等职责。

同时,工行武汉分行紧密结合区域市场实际,制订了全方位的小微客户服务方案和责任落实制。如建立目标客户库,对入库客户组成“部门+网点”的柔性团队,制定小微客户服务方案,及时跟进客户反馈服务效果,并对服务情况进行通报,形成良好的服务推动机制。通过物理网点、专业团队、互联网金融的三维服务渠道,从过去网点接单式服务向互联网金融+区域特色服务转变,标准化小微信贷产品全部可通过网上银行渠道办理,流程更简捷服务更高效。对标准化产品无法覆盖的特色区域、特色市场、个性化要求则通过区域市场规划方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如东湖区域的科技金融,通过设立科技金融专业支行,用创新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东湖国家高新区内的科技小微企业,增强区域内小微科技企业资金实力。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供应链,通过所在区域沌口支行专业服务东风汽车公司,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中国车都添砖加瓦。

创新产品服务客户。以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依托,探索服务小微客户新方式。网上质押贷款产品,盘活客户存量金融资产,有效提升客户资产利用率,客户只需要在企业网银上敲击键盘,资金即刻就可以到账,实现“秒贷”。截止2018年6月末,网上质押贷款余额已达1.12亿元。经营快贷产品让客户信用产生价值。截止6月30日,已为703户小微企业和企业主提供经营快贷2.12亿元。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小型创业公司,正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电子供应链产品实现传统供应链融资向互联网迁移,如与某大型通讯公司开展电子供应链业务,供应链融资“一触即贷”

下一步,武汉市经信委与武汉工行将按照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联络机制,积极推动工行与中小企业精准对接。通过定期召开政银企见面会、座谈会、产品交流会等多种活动方式,促进银企有效对接。工行为对接企业建立金融服务企业库,引导分支机构主动为库内企业提供各项金融服务,量身订做融资方案,提高对实体经济融资贷款服务的精准度。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信贷供给能力。工行成立专业金融服务团队与武汉市经信委对接,并在全市所辖机构内成立小微金融业务分中心,由金融服务团队集中梳理有融资意向的企业信息,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实现小微金融业务的梯度推进和重点发展,提高服务效率。

加强产品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武汉市经信委将联合工行对武汉市工业园区内企业进行调研,工行在现有“结算贷、经营快贷、纳税信用贷、惠农贷、网贷通”等中小微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创新融资产品,积极探索推进“投贷联动模式”,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厘清大型工业企业的配套供应商,深入开展供应链融资。工行定期向武汉市经信委反馈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武汉市经信委定期向工行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建设情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好信息互通。

【编辑 陈洁】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5日讯( 记者程思思 通讯员张卫 肖永刚)9月4日,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与工商银行武汉分行召开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会,着力搭建政银合作平台,促银企对接,以“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新发展的的理念,以扶持、发展武汉市实体经济为目的,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工行武汉分行与武汉市经信委推荐的优质中小企业代表武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裕大华纺织服饰集团有限公司现场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向两家企业战略授信近亿元。

签约仪式上,记者获悉,近五年来,武汉工行向武汉地区投放各类信贷资金累计近7000亿元,其中传统制造业及高端装备生产企业融资达9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信贷增量和余额同业第一;连续五年被武汉市政府授予“金融支持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2016年以来,武汉工行通过优化服务体系、资源配置倾斜、营销渠道改造、金融产品创新等多种举措,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截止2018年6月末,普惠贷款余额29.6亿元,较年初净增5.61亿元,贷款客户5722户,比年初净增899户。

近年来,工行武汉分行更是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政策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融资资金配置实行“绿色通道”,保障资金规模。对1000万以下的普惠金融范围内的每笔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配置资金,使小微企业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从2018年6月开始,武汉分行对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主动降低贷款利率,一律实行基准利率,并在信贷系统中实施刚性控制。同时对优质存量客户,也同步调整为基准利率,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财务负担;强化激励考核。实施小企业信贷投放目标完成率与行长经营绩效挂钩。充分发挥考核这一指挥棒的作用;持续优化机构。2017年在原小企业金融业务部基础上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承担小微金融业务发展和制度建设、产品和流程创新、风险管理等职责。

同时,工行武汉分行紧密结合区域市场实际,制订了全方位的小微客户服务方案和责任落实制。如建立目标客户库,对入库客户组成“部门+网点”的柔性团队,制定小微客户服务方案,及时跟进客户反馈服务效果,并对服务情况进行通报,形成良好的服务推动机制。通过物理网点、专业团队、互联网金融的三维服务渠道,从过去网点接单式服务向互联网金融+区域特色服务转变,标准化小微信贷产品全部可通过网上银行渠道办理,流程更简捷服务更高效。对标准化产品无法覆盖的特色区域、特色市场、个性化要求则通过区域市场规划方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如东湖区域的科技金融,通过设立科技金融专业支行,用创新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东湖国家高新区内的科技小微企业,增强区域内小微科技企业资金实力。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供应链,通过所在区域沌口支行专业服务东风汽车公司,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中国车都添砖加瓦。

创新产品服务客户。以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依托,探索服务小微客户新方式。网上质押贷款产品,盘活客户存量金融资产,有效提升客户资产利用率,客户只需要在企业网银上敲击键盘,资金即刻就可以到账,实现“秒贷”。截止2018年6月末,网上质押贷款余额已达1.12亿元。经营快贷产品让客户信用产生价值。截止6月30日,已为703户小微企业和企业主提供经营快贷2.12亿元。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小型创业公司,正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电子供应链产品实现传统供应链融资向互联网迁移,如与某大型通讯公司开展电子供应链业务,供应链融资“一触即贷”

下一步,武汉市经信委与武汉工行将按照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联络机制,积极推动工行与中小企业精准对接。通过定期召开政银企见面会、座谈会、产品交流会等多种活动方式,促进银企有效对接。工行为对接企业建立金融服务企业库,引导分支机构主动为库内企业提供各项金融服务,量身订做融资方案,提高对实体经济融资贷款服务的精准度。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信贷供给能力。工行成立专业金融服务团队与武汉市经信委对接,并在全市所辖机构内成立小微金融业务分中心,由金融服务团队集中梳理有融资意向的企业信息,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实现小微金融业务的梯度推进和重点发展,提高服务效率。

加强产品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武汉市经信委将联合工行对武汉市工业园区内企业进行调研,工行在现有“结算贷、经营快贷、纳税信用贷、惠农贷、网贷通”等中小微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创新融资产品,积极探索推进“投贷联动模式”,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厘清大型工业企业的配套供应商,深入开展供应链融资。工行定期向武汉市经信委反馈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武汉市经信委定期向工行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建设情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好信息互通。

【编辑 陈洁】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