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水果湖街舒心苑小区重新安装的电梯,经检验合格投入使用 记者李永刚 摄
质量强市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长江日报 联办
“老旧电梯被更换成新电梯后,不用为上下楼担心了,出行方便多了。”29日上午,武昌区水果湖街放鹰台社区舒心苑小区,武昌区工商质监人员在一单元重新安装的电梯内张贴了合格证后,业主们高兴不已。
这部重新安装的电梯,是在武昌区各方的共同推进下,居民集资、区里纳入政协2号建议案、启动隐患整改基金,并按规定申请而更换一新的。
维修资金不足以承担
多方筹措90万元更换三部电梯
“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电梯也进入故障多发期,居民们意识到安全隐患,但小区目前维修资金较少,不足以承担电梯更新及大修费用,有意愿去更换电梯。”舒心苑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张振介绍,2017年初,小区业委会就启动流程,召开业主大会,居民集体决策,“自筹资金把6部电梯中的3部换掉”。
据了解,舒心苑小区160户居民,一栋楼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两部电梯,6部电梯2000年投入使用,有15年以上历史了,属老旧电梯。
为了让居民都能理解并支持筹钱换电梯,每一步都公开公示,程序到位。张振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放鹰台社区、水果湖街、区质监部门的大力支持,明确对换电梯给予一部分补助,“大伙心里吃了定心丸”。
提起筹集更换老旧电梯费用的过程,一单元业主程其新说起来眼中泛出泪光:“绝大多数居民都很配合,但也有不理解的情况,收起钱来并不容易。”对于委屈,程其新向放鹰台社区书记黄海燕诉过不少苦,但是一转身,又热情地面对居民,用情用心说服不理解的业主交费,“18层的楼跑了近百道,磨破了嘴皮子”。
有位业主把房子租给了多位外地打工青年,长期不在家,打电话态度还不好,业委会骨干胡永华发现租房电线乱牵,存在消防隐患。她及时提醒业主,在社区合力下帮助排除了隐患,这位业主感激不尽,主动上门交了钱。
社区书记黄海燕说,电梯安全无小事。原来舒心苑小区的电梯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属于三无电梯,去年12月,通过引进红色物业落实了管理物业。电梯更换过程中须由业主委员会来主导,业委会换届后立即讨论了换电梯的问题。
最终,经多方筹措共筹集近90万元。
“过程虽千辛万苦,结果还是满满的欣慰。”张振说:“为了把集体的事做好,有的业主还主动垫付了换电梯的钱,只有大家合力,才能把好事办好。”
为了把钱用在刀刃上,更换电梯质量有保证,业委会骨干胡永华、程其新等人反复考察了很多品牌,甚至包括安装的公司,最后确认下来并在小区公告。
29日上午,记者在舒心苑小区看到,除一单元已换上崭新电梯张贴合格证投入使用外,二单元一部更换的电梯正在安装,预计9月中旬将投入使用。三单元更换的新电梯已送达小区等待安装。
启动隐患整改基金
用于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作为武汉的老城区,运行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在武昌区并不少见,总共218台。”武昌区工商质监局副局长孙章涛介绍,由于早期技术落后,使用年限长,老旧电梯的故障率较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电梯物业单位,其本体维修和专项维修基金缺乏,仅能保证电梯日常的维护保养和基础性的维修;再加上,部分单位业主构成复杂,改造更新资金筹集困难。
为从根本上消除电梯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应急救援措施不及时、电梯运行费用得不到保障、电梯维保质量亟待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年初,武昌区将《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监管的建议》作为区政协“二号建议案”,将“三无电梯”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电梯作为重点挂牌督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隐患整改基金,举全区之力排除电梯安全隐患。
为破解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缺乏资金的难题,武昌区在今年专门设立了住宅小区电梯安全隐患整改专项资金,以此作为武昌区解决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问题的重要抓手。
据介绍,武昌区政协“二号建议案”推进过程中,恰逢舒心苑小区自筹更换电梯资金时。为了让该小区老旧电梯尽快得以更换,在该区工商质监局的积极协调下,今年建立的隐患整改基金第一批资金,划拨给了舒心苑小区老旧电梯“换新梯”上。
孙章涛说,设立隐患整改基金是为了建立长效机制,让排除电梯安全隐患在经费上有所保障。
“老旧电梯能重新更换,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离不开任何一方的支持。”放鹰台社区书记黄海燕说。
除了舒心苑老旧电梯得以更换外,今年2月,武昌区水果湖公寓两台老旧电梯也成功“换新梯”,困扰居民群众多时的电梯关人、错层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作为一项已经落地并初见成效的民生工程,这项工作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进,让更多辖区居民“尝甜头”呢?
近日,武昌区召开政协“二号建议案”工作调度会,该区相关负责人示,武昌区将继续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这项民生工程,接下来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各方力量,用好现有政策,提高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数量,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乘梯安全。
同时,武昌区提出,每年拨付不低于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补助住宅隐患电梯的更新改造,该区表示将构建电梯安全隐患整改专项资金,明确从今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预算资金,逐步解决武昌区老旧电梯安全隐患。
以问题为导向
破解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难题
武昌区工商质监局副局长孙章涛介绍,为加强“二号建议案”办理工作的协调推进以及排除老旧电梯安全隐患,武昌区除将“三无电梯”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电梯作为重点挂牌督办以外,还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大修实施政策。包括,建立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机制,畅通住房维修资金提取渠道,明确紧急动用维修资金的机制;落实整改责任和资金安排,有效解决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经费和电梯隐患治理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将电梯应急救援纳入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并推动建立电梯应急救援公共服务平台,统一协调指挥电梯应急救援工作。
据悉,为消除老旧电梯以及分布在老旧住宅小区的“无主电梯”的安全隐患,武昌区杨园、积玉桥、首义路、紫阳、南湖、中南路等街道主动作为,对照任务清单深入重点小区,通过引进红色物业、签约合规物业公司、社会组织自治等方式,为15部电梯找到“新东家”,全区全面解决了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电梯安全隐患。
武昌区相关部门多次到杨园街、徐家棚街、积玉桥街、首义路街、南湖街、中南路街、静安社区等多个街道社区,与街道领导、社区干部就如何消除“三无”电梯、筹措建立电梯修理、改造、更新资金机制、电梯安全隐患整改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在走访过程中,区工商质监局针对不同社区物业和业主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现场把脉,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并结合街道和相关部门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方案中的办理举措,以便于办理方案的有效执行。
在多次协调会上,该区工商质监局、房管局、财政局、安监局、民政委、区消防大队以及相关街道负责人一致表示:“电梯安全事关民生,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密切配合。”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和信息化手段,发挥电梯质量安全各相关方作用,构建相关方主体责任落实、政府统一领导、监管部门依法履职、检验机构技术支撑、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参与监督的多元共治新格局。
据市质监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全市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电梯有4919台。
“增强居民获得感,就从居民关心的事情、期盼的事情做起。”市政协委员、武汉市特检所副所长张小兰认为,电梯作为老百姓“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的城市“垂直”交通,是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电梯运行状况差、故障率高,给居民安全出行和生活质量带来不小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一城市重大问题,涉及到从资金到监管、从实施到保障的方方面面难题。武昌区积极破解老旧电梯“换新梯”难题,凸显了相关管理部门对民生的关注,也凸显了其以问题为导向的破解智慧。
长江日报记者唐煜 刘睿彻 通讯员胡琼之 周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