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她是奥数优秀教练,更是陪伴学生成长的“心灵导师”

©原创 2018-08-29 11:15

十一中教师苏敏(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9日讯 在日常生活中,武汉十一中教师苏敏有一本工作笔记不离手,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工作安排,还粘贴着需要处理的文件。

“苏老师很忙”是学校师生对她的普遍印象。她身兼数职,既要完成数学教学,又是新高一年级组长,还担任校办主任,任务繁重。为了不出遗漏,她将每天的工作细节都写在工作笔记里,招生、分班、备课……记了满满一本。

曾有人问她,一天只有24小时,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打点好学校的行政事务,压力有多大?苏敏说,压力不是没有,遇到有重要工作时,她甚至早上4点就开始工作了,但她却乐在其中。

以工匠精神打磨精湛教艺

她吃饭坐车时都在脑海中算题

2017年高考,苏敏所带的班级数学均分138分,43个学生中有12人获国家数学竞赛二等奖,18人获三等奖。这是苏敏从教14年来首次担任火箭班的数学老师,三年辛苦,她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苏敏坦言,有人觉得教基础好的学生不难,但其实充满挑战。为了讲好课,她为学生准备的每一道题都是精心选择、精心备课,往往一道题就要算上好几页纸。有空时,她会一个人躲到图书馆,静静算一会题。更多的时候,她只能利用吃饭、坐车等零碎时间,在脑海中验算。

为了保持思考力,苏敏的教案都是“教完就丢”,下次再教再重新备课。她觉得,面对新学生,要有新的教法,同时知识也在更新,老师必须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而在苏敏眼里,学生不只是学生,还是能和她产生思维碰撞的伙伴。她喜欢和学生呆在一起,和他们共同探讨解题方法。

在不断的磨砺下,苏敏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武汉市五项技能竞赛一等奖。很多学生因此爱上了数学,选择了数学作为自己终身研究的专业。而苏敏本人也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员。

以仁爱之心引导学生成长

她是学生的“心理开导师”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苏敏担任了10年班主任工作,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督促他们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教育他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全身心地陪伴他们成长。

每天晚自习后,她会和学生一起谈心,操场上一圈一圈的漫步,那是学生成长的轨迹……她会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调整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她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文艺、科技活动,张扬个性,舒展生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尽力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获得体验和成长;她绞尽脑汁准备每一次班会课,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告诉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她所带的班级最终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深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虽然是数学老师,但苏敏还负责学校的宣传、行政等工作。在学校里,她从不会说“这不是我的工作”,从办公室的电话有问题,到教室的白板不能用,从学校招生,到大小会议、活动的安排,她都会尽心解决。

“在工作中时常遇到挑战,但我喜欢和矛盾打交道,这也是让我打开眼界、打开思路的过程,也能感知到自己的进步、成长和价值。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好地为学生、学校服务。”苏敏说。

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曹斌

【编辑:施政】


十一中教师苏敏(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9日讯 在日常生活中,武汉十一中教师苏敏有一本工作笔记不离手,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工作安排,还粘贴着需要处理的文件。

“苏老师很忙”是学校师生对她的普遍印象。她身兼数职,既要完成数学教学,又是新高一年级组长,还担任校办主任,任务繁重。为了不出遗漏,她将每天的工作细节都写在工作笔记里,招生、分班、备课……记了满满一本。

曾有人问她,一天只有24小时,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打点好学校的行政事务,压力有多大?苏敏说,压力不是没有,遇到有重要工作时,她甚至早上4点就开始工作了,但她却乐在其中。

以工匠精神打磨精湛教艺

她吃饭坐车时都在脑海中算题

2017年高考,苏敏所带的班级数学均分138分,43个学生中有12人获国家数学竞赛二等奖,18人获三等奖。这是苏敏从教14年来首次担任火箭班的数学老师,三年辛苦,她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苏敏坦言,有人觉得教基础好的学生不难,但其实充满挑战。为了讲好课,她为学生准备的每一道题都是精心选择、精心备课,往往一道题就要算上好几页纸。有空时,她会一个人躲到图书馆,静静算一会题。更多的时候,她只能利用吃饭、坐车等零碎时间,在脑海中验算。

为了保持思考力,苏敏的教案都是“教完就丢”,下次再教再重新备课。她觉得,面对新学生,要有新的教法,同时知识也在更新,老师必须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而在苏敏眼里,学生不只是学生,还是能和她产生思维碰撞的伙伴。她喜欢和学生呆在一起,和他们共同探讨解题方法。

在不断的磨砺下,苏敏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武汉市五项技能竞赛一等奖。很多学生因此爱上了数学,选择了数学作为自己终身研究的专业。而苏敏本人也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员。

以仁爱之心引导学生成长

她是学生的“心理开导师”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苏敏担任了10年班主任工作,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督促他们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教育他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全身心地陪伴他们成长。

每天晚自习后,她会和学生一起谈心,操场上一圈一圈的漫步,那是学生成长的轨迹……她会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调整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她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文艺、科技活动,张扬个性,舒展生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尽力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获得体验和成长;她绞尽脑汁准备每一次班会课,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告诉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她所带的班级最终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深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虽然是数学老师,但苏敏还负责学校的宣传、行政等工作。在学校里,她从不会说“这不是我的工作”,从办公室的电话有问题,到教室的白板不能用,从学校招生,到大小会议、活动的安排,她都会尽心解决。

“在工作中时常遇到挑战,但我喜欢和矛盾打交道,这也是让我打开眼界、打开思路的过程,也能感知到自己的进步、成长和价值。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好地为学生、学校服务。”苏敏说。

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曹斌

【编辑:施政】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