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八旬教授坚持穿旗袍出诊

2018-08-18 10:55 大洋网  

“医生这份职业,最伟大、最崇高,来世我仍想做医生!”首个中国医师节前夕,我国神经遗传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聘教授、87岁的医学名家梁秀龄说。

如今,她不仅坚持每周一次出诊,还穿着美美的旗袍、抹着靓丽的口红面对患者,“想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她说。梁秀龄教授,正是中山一院后辈们、患者们心目中的“女神”。

“女神”威水史:毕生重要论文300多篇

梁教授的家,就在中山一院斜对面,和风轻吹,准备出诊的她端坐沙发上,银发一丝不乱,黑底繁花的中袖旗袍美丽又庄重,淡妆红唇,透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1931年,梁秀龄出生于中山石歧,小时候战乱纷纷,她辗转澳门、广州躲避,却从未中断过读书。她功课优秀,高中回乡插班读书,拿起英文杂志就朗朗而读,校长都为之惊叹。

而为她赢得“女神”“大姐大”地位的,是她一生医学成就惊人,“威风八面”。

她倾注毕生心血于神经系统遗传病,尤其是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诊疗研究,在遗传性共济失调、腓骨肌萎缩、肌萎缩侧索硬化、多系统萎缩、头痛、眩晕等方面的诊治经验也是相当有造诣。

她至今还当着国内神经病学专业六个核心杂志的编委,截至2007年共发表重要论文326篇,其中仅2001年至2007年就达97篇。学问了得而又治学严谨的她,培养出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30名,许多弟子都是国内神经病学界的栋梁。

最大成就:能早发现肝豆状核变性

说起东亚地区多见的肝豆状核变性,梁秀龄教授是永远绕不过去的名家,而她自己也将“能尽早发现肝豆状核变性发病”视为毕生最大成就。

这个病在东亚推算发病率高达3/10万,因为基本代谢缺陷,导致肝不能正常合成蓝蛋白,胆汁排铜量减少,以前总得到了晚期才能确诊,此时患者的肝、神经、血液、皮肤等处处症状显现,尤其面容很吓人。

医生们说,症状“四不象”,其他临床识别不了,就考虑它吧。问题是这样一来,患者就惨了,尤其入脑更难搞。

经过努力,梁秀龄团队摸清了早诊原理——出现肝转酶高,如果排除了病毒性肝炎、免疫性肝炎,又发现血清中铜蓝蛋白低,就要考虑“肝豆状核变性”,因此目前病人很早期就能发现了。仅梁教授手上就有10多个早期发现病人,铜开始沉积于肝就被发现,治疗效果相当好。当中一名女患者,七八岁发现,20多岁做了模特,正是早诊早治,让她得以继续美好人生。

如今,不止生化检验确认,还推进到基因检测确诊了。

“没白费一路的坚持!”梁秀龄教授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是医院神经科副主作的她,主张“搞神经遗传病”,为了争取国家基金,曾经一连15天夜夜通宵,累到“眼泪水飙不停”;常常在项目答问当日,躲在厕所背资料……终于到90年代,争取到共240万研究基金,这可是巨额“粮草”了,至今她对每一笔来源、去处还记得清清楚楚。

旗袍情缘:最早源于尊重患者

医生着白大褂,谁管你里面穿啥?但梁秀龄教授却从不草草了事,从年轻时至今,每次出诊,势必穿旗袍、化淡妆、抹口红,打扮得精精神神。

钟情旗袍,不仅因为它最能突出中国女性的典雅与庄重,还是因为这样能够安抚患者。

梁教授说,以前主攻的肝豆状核变性病,发现得晚,患者多数已经问题入脑、显于表面,神经受损而面容扭曲狰狞,不识此病的医生也被吓到,更别说别的患者都绕开走。那种难堪、难受,刺痛着医者的心。

于是,从那时开始,她要求自己格外注意保护患者的心灵,让精神爽利、大方得体的自己,给予患者尊重与信心。

没想到的是,这也是“互相成全”,坚持下来,她真的越来越“女神”范儿了,自己也一直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

如今,打开她家的衣柜,整齐地排列着三四十件面料精美、做工考究的旗袍,还有配套的皮鞋、手袋、首饰、披巾;进入诊室之前,她还不忘掏出镜子,补个妆,再抹点口红。

医路虽难,来世仍愿当医生

继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中国医生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梁教授连说了三声“好!”

在她看来,医路是艰苦的,别的不说,每次下诊回家,总是忍不住回想一遍又一遍的病例,生怕自己诊治得不对,误了患者。

但在87岁仍然坚持出诊的她看来,医生是最伟大最崇高的职业了,“来世我仍愿意做一辈子医生!”她说。每一名患者,他来找你就是最大的信任,面对医生,他将失眠、头疼等全部秘密与心情讲出来;他将身体交出来,让医生从头到脚检查,还有哪个行业能得到这般的全盘信任?!

梁教授说,她永远忘不了上世纪70年代一名小患者,住院不到一个月,一直抽搐,所有医生都不知道是什么病,更别说治了。他很快去世了,为了解病因,梁秀龄向其家人请求解剖头部,就是那一次,从脑部发现黑色素瘤,证实发病从腿部、躯干转移上脑的,后面同类病人就容易找出来。

“当家人说‘同意’时,我差点泪流”,梁教授说,医患从来都是互相成全,她告诉自己,从今往后,哪怕患者及家属不理解而骂人,自己也努力理解、包容。

【编辑:毕婷】


“医生这份职业,最伟大、最崇高,来世我仍想做医生!”首个中国医师节前夕,我国神经遗传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聘教授、87岁的医学名家梁秀龄说。

如今,她不仅坚持每周一次出诊,还穿着美美的旗袍、抹着靓丽的口红面对患者,“想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她说。梁秀龄教授,正是中山一院后辈们、患者们心目中的“女神”。

“女神”威水史:毕生重要论文300多篇

梁教授的家,就在中山一院斜对面,和风轻吹,准备出诊的她端坐沙发上,银发一丝不乱,黑底繁花的中袖旗袍美丽又庄重,淡妆红唇,透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1931年,梁秀龄出生于中山石歧,小时候战乱纷纷,她辗转澳门、广州躲避,却从未中断过读书。她功课优秀,高中回乡插班读书,拿起英文杂志就朗朗而读,校长都为之惊叹。

而为她赢得“女神”“大姐大”地位的,是她一生医学成就惊人,“威风八面”。

她倾注毕生心血于神经系统遗传病,尤其是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诊疗研究,在遗传性共济失调、腓骨肌萎缩、肌萎缩侧索硬化、多系统萎缩、头痛、眩晕等方面的诊治经验也是相当有造诣。

她至今还当着国内神经病学专业六个核心杂志的编委,截至2007年共发表重要论文326篇,其中仅2001年至2007年就达97篇。学问了得而又治学严谨的她,培养出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30名,许多弟子都是国内神经病学界的栋梁。

最大成就:能早发现肝豆状核变性

说起东亚地区多见的肝豆状核变性,梁秀龄教授是永远绕不过去的名家,而她自己也将“能尽早发现肝豆状核变性发病”视为毕生最大成就。

这个病在东亚推算发病率高达3/10万,因为基本代谢缺陷,导致肝不能正常合成蓝蛋白,胆汁排铜量减少,以前总得到了晚期才能确诊,此时患者的肝、神经、血液、皮肤等处处症状显现,尤其面容很吓人。

医生们说,症状“四不象”,其他临床识别不了,就考虑它吧。问题是这样一来,患者就惨了,尤其入脑更难搞。

经过努力,梁秀龄团队摸清了早诊原理——出现肝转酶高,如果排除了病毒性肝炎、免疫性肝炎,又发现血清中铜蓝蛋白低,就要考虑“肝豆状核变性”,因此目前病人很早期就能发现了。仅梁教授手上就有10多个早期发现病人,铜开始沉积于肝就被发现,治疗效果相当好。当中一名女患者,七八岁发现,20多岁做了模特,正是早诊早治,让她得以继续美好人生。

如今,不止生化检验确认,还推进到基因检测确诊了。

“没白费一路的坚持!”梁秀龄教授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是医院神经科副主作的她,主张“搞神经遗传病”,为了争取国家基金,曾经一连15天夜夜通宵,累到“眼泪水飙不停”;常常在项目答问当日,躲在厕所背资料……终于到90年代,争取到共240万研究基金,这可是巨额“粮草”了,至今她对每一笔来源、去处还记得清清楚楚。

旗袍情缘:最早源于尊重患者

医生着白大褂,谁管你里面穿啥?但梁秀龄教授却从不草草了事,从年轻时至今,每次出诊,势必穿旗袍、化淡妆、抹口红,打扮得精精神神。

钟情旗袍,不仅因为它最能突出中国女性的典雅与庄重,还是因为这样能够安抚患者。

梁教授说,以前主攻的肝豆状核变性病,发现得晚,患者多数已经问题入脑、显于表面,神经受损而面容扭曲狰狞,不识此病的医生也被吓到,更别说别的患者都绕开走。那种难堪、难受,刺痛着医者的心。

于是,从那时开始,她要求自己格外注意保护患者的心灵,让精神爽利、大方得体的自己,给予患者尊重与信心。

没想到的是,这也是“互相成全”,坚持下来,她真的越来越“女神”范儿了,自己也一直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

如今,打开她家的衣柜,整齐地排列着三四十件面料精美、做工考究的旗袍,还有配套的皮鞋、手袋、首饰、披巾;进入诊室之前,她还不忘掏出镜子,补个妆,再抹点口红。

医路虽难,来世仍愿当医生

继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中国医生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梁教授连说了三声“好!”

在她看来,医路是艰苦的,别的不说,每次下诊回家,总是忍不住回想一遍又一遍的病例,生怕自己诊治得不对,误了患者。

但在87岁仍然坚持出诊的她看来,医生是最伟大最崇高的职业了,“来世我仍愿意做一辈子医生!”她说。每一名患者,他来找你就是最大的信任,面对医生,他将失眠、头疼等全部秘密与心情讲出来;他将身体交出来,让医生从头到脚检查,还有哪个行业能得到这般的全盘信任?!

梁教授说,她永远忘不了上世纪70年代一名小患者,住院不到一个月,一直抽搐,所有医生都不知道是什么病,更别说治了。他很快去世了,为了解病因,梁秀龄向其家人请求解剖头部,就是那一次,从脑部发现黑色素瘤,证实发病从腿部、躯干转移上脑的,后面同类病人就容易找出来。

“当家人说‘同意’时,我差点泪流”,梁教授说,医患从来都是互相成全,她告诉自己,从今往后,哪怕患者及家属不理解而骂人,自己也努力理解、包容。

【编辑:毕婷】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