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时速600公里!我国磁浮建造关键技术在汉取得突破

©原创 2024-05-28 08:52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8日讯  自轨道交通问世以来,追求更高列车运行速度一直都是人类的理想和目标。5月27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牵头承揽的中国铁建科研重大专项“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在武汉结题,意味着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跑起来的关键技术得到解决。

磁浮交通是传统铁路交通发展100年后诞生的新技术,以无接触的方式重构列车与线路的相互关系,突破传统地面交通工具的速度极限。磁浮利用的基本原理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电磁悬浮原理,以磁铁对抗地心引力,使车辆悬浮,再利用电磁力引导,推动列车前行。

20世纪60年代,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做大规模磁悬浮交通研究,技术路线分别是常导和超导。常导高速磁浮,为利用电磁体之间的电磁吸力实现悬浮;超导高速磁浮,则利用超导体的抗磁性实现磁悬浮。

2019年,“合理统筹安排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写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填补我国常导高速磁浮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产业链、可工程化应用领域的不足,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启动。

此项研究历时4年,由铁四院牵头,西南交大、中南大学、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参研。项目组以建设常导高速磁浮长大干线为应用场景,围绕桥梁建造、隧道建造等7方面共28个子课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关键技术有8项,包括为了适用于高速度、高精度等要求,桥梁、隧道如何建造,牵引供电怎样控制、设备如何安装和维护等。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成功部分应用于青岛四方高速磁浮实验平台、成都低真空管道多态耦合实验平台。

铁四院桥梁院副总工程师曾敏介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已在中车青岛四方下线,现在各项基础研究已基本完成,再等待一条600公里时速的达速线路系统验证,就能展开建设。

据了解,广州至深圳等线路正着手前期调研,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或将应用到广深第二高铁。

链接>>>

时速达600公里磁浮离我们有多远?

我国首条常导高速磁浮——上海磁悬浮的运行最高时速可达431公里。目前高铁时速为250至350公里。

从时速431公里到600公里,这个距离还有多远?铁四院桥梁院副总工程师曾敏表示,目前试验样车已经下线、各项技术基本具备,就等具体规划和建设。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均规划了高速磁浮项目,“高速磁浮工程建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广深铁路线为例,西起广州站,南至深圳站,全程147公里,时速300公里高铁跑完全程需要耗时36分。如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建成后,从广州至深圳只需要20分钟。

曾敏说,磁浮列车线路建设成本比高铁略高,比地铁便宜,是实现超大城市核心之间的按时准点快速直达的必然选择,能填补飞机与高铁之间的空白,未来实施概率较大的有广深、沪杭、海南等线路。         

目前,乘坐高铁从武汉到北京大约需要4小时,如果乘坐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不到2小时就能抵达。

(文: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张启山 李书琼  图:通讯员张启山)

【编辑:邓腊秀】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8日讯  自轨道交通问世以来,追求更高列车运行速度一直都是人类的理想和目标。5月27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牵头承揽的中国铁建科研重大专项“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在武汉结题,意味着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跑起来的关键技术得到解决。

磁浮交通是传统铁路交通发展100年后诞生的新技术,以无接触的方式重构列车与线路的相互关系,突破传统地面交通工具的速度极限。磁浮利用的基本原理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电磁悬浮原理,以磁铁对抗地心引力,使车辆悬浮,再利用电磁力引导,推动列车前行。

20世纪60年代,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做大规模磁悬浮交通研究,技术路线分别是常导和超导。常导高速磁浮,为利用电磁体之间的电磁吸力实现悬浮;超导高速磁浮,则利用超导体的抗磁性实现磁悬浮。

2019年,“合理统筹安排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写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填补我国常导高速磁浮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产业链、可工程化应用领域的不足,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启动。

此项研究历时4年,由铁四院牵头,西南交大、中南大学、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参研。项目组以建设常导高速磁浮长大干线为应用场景,围绕桥梁建造、隧道建造等7方面共28个子课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关键技术有8项,包括为了适用于高速度、高精度等要求,桥梁、隧道如何建造,牵引供电怎样控制、设备如何安装和维护等。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成功部分应用于青岛四方高速磁浮实验平台、成都低真空管道多态耦合实验平台。

铁四院桥梁院副总工程师曾敏介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已在中车青岛四方下线,现在各项基础研究已基本完成,再等待一条600公里时速的达速线路系统验证,就能展开建设。

据了解,广州至深圳等线路正着手前期调研,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或将应用到广深第二高铁。

链接>>>

时速达600公里磁浮离我们有多远?

我国首条常导高速磁浮——上海磁悬浮的运行最高时速可达431公里。目前高铁时速为250至350公里。

从时速431公里到600公里,这个距离还有多远?铁四院桥梁院副总工程师曾敏表示,目前试验样车已经下线、各项技术基本具备,就等具体规划和建设。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均规划了高速磁浮项目,“高速磁浮工程建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广深铁路线为例,西起广州站,南至深圳站,全程147公里,时速300公里高铁跑完全程需要耗时36分。如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建成后,从广州至深圳只需要20分钟。

曾敏说,磁浮列车线路建设成本比高铁略高,比地铁便宜,是实现超大城市核心之间的按时准点快速直达的必然选择,能填补飞机与高铁之间的空白,未来实施概率较大的有广深、沪杭、海南等线路。         

目前,乘坐高铁从武汉到北京大约需要4小时,如果乘坐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不到2小时就能抵达。

(文: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张启山 李书琼  图:通讯员张启山)

【编辑:邓腊秀】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