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只花约9.9元就能与去世的亲人通一次信,扮演“亲人”回信的其实是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简称)。针对网上出现的这种新的纪念方式,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有人为这项服务叫好,也有人认为这就是“智商税”。
用户:
大学生与去世父亲通信3次
“没想到AI写出的文字如此有温度。”3月29日晚,当晚歌(注:网名)确定一直给她回信的其实是AI软件时,她感到很震惊。她已经和“父亲”通信了3次,一直以为是人在代笔。
20岁的晚歌是一名大学生,在她5个月大时,父亲因为矿难去世,母亲带她改嫁。她4年前无意中得知自己的身世。
4年前,晚歌在一个专门的网络平台上为父亲创建了一个账号,经常给父亲留言,表达思念之情。
去年8月,该网络平台推出了一项服务,用户只用花约9.9元就可与已创建账户的亲人通一次信,平台回信借助的工具是AI。
晚歌平时经常使用AI软件,她认为AI写出的文案“没有温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平台分享收到的回信,她被文字所打动,也有了写信的想法。
今年1月23日晚,晚歌给父亲写了第一封信,倾诉了对父亲的思念和生活中的苦闷与无奈。一天后,她收到了回信。
回信中,“父亲”针对她来信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鼓励她、开导她。信的最后,“父亲”说:“爸爸希望你能尽量善待自己,爱自己,照顾好自己。你是我的宝贝,你值得被深爱,值得拥有所有美好。记得每天告诉自己,你很棒,你很美,你值得被爱。爱自己,是我最希望你能做到的。”晚歌说,这封回信,她看了很多遍。
此后,她又和“父亲”通了2次信,情绪也一次比一次好。
这封回信截图是晚歌收到的平台用AI方式模拟父亲的第3封回信。
平台:
用AI模拟逝者的写信风格
晚歌给父亲留言通信的网络平台名叫“思念星空”,是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吴孜彧创办的。“星语心愿”作为新产品,借助用户上传的逝者资料,用AI模拟逝者的写信风格,完成与用户的书信互动。晚歌收到的“父亲”回信即属于此。
“星语心愿”的服务上线以来,用户已有2000多人,基本是中年人和青年。有个小伙每周都会给已故女友写信,聊一周的生活情况,帮助自己逐渐从悲痛中走出。
对于这项服务,有人认为这只是商家跟风AI炒作的噱头,用户为此花钱就是交“智商税”。
吴孜彧称,平台并非提供简单的定制服务,每一个AI创建的人物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大量的训练,确保人物可以与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从而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治愈。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的情感需求”提供了帮助,可以产生正面效果。
专家:
要防止AI软件被人为操控
湖北省心理学会会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贾洪武认为,思念逝去的亲人这是人类情感的刚需,传统纪念方式和利用AI纪念本质上没有不同,但要防止这类AI软件被人为操控。他建议,人们应该更多用现实手段来完成对逝者的告慰,例如好好工作、开心生活。
深兰科学院智能科学首席科学家黄智生认为,AI有强大的学习能力,9.9元就能和去世亲人通信并不可怕,这种方式减轻了人们怀念亲人的经济负担,也方便了人们进行纪念。
(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