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愿其说]评论:谍战不是万能药

2018-08-04 22:58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4日讯(记者耿愿)沉寂一时的谍战剧在今年又有抬头之势。从年初的《和平饭店》《红蔷薇》,到近段时间的《誓言》《脱身》《爱国者》,以及刚刚收官的《面具》,让谍战剧迎来了一轮轮小高潮。随着时代审美和收视群体的变化,这一批谍战剧也不出意外融入了创新元素,走起了“谍战+”路线,可结果却有好有坏,顾此失彼的不在少数。

因为其强情节、重推理和悬疑性,十多年来谍战剧一直是荧屏宠儿。《暗算》《潜伏》《黎明之前》等一系列谍战剧出现的那几年,称得上创作的黄金时代,资本尚未大量涌入、创作者也没那么浮躁,天时地利人和,诞生了一批佳作。但随着跟风之作的扎堆出现,让观众迅速对“密码破译”“真假夫妻”的谍战套路审美疲劳,这一题材也随之沉寂。

2015年的《伪装者》,让带着青春、偶像元素的谍战剧重新崛起。为顺应当时的审美潮流,大批人气偶像入驻谍战剧组,但偶像化并未将谍战题材推向更高的台阶,反倒拉低了谍战剧的口碑,高峰过后,低潮也来得更快。

一晃两年,谍战剧又重装出发。高峰难以逾越,观众口味变化以及剧作创新,让新一轮谍战剧开始了题材上的延展,融入了多种元素,如抗战、喜剧、情感等,“谍战+”成为创作的新趋势。比如《爱国者》是“谍战+抗战”,《脱身》就是“谍战+年代”。但对谍战题材而言,多元化、复合型并不一定就是制胜法宝。《脱身》里家长里短的琐碎稀释了剧情的紧张感,陈坤的卖力表演也难阻止收视的颓势;《爱国者》则过度渲染情怀,重写意多过写实,在许多情节上严谨性不足。相对而言,《面具》更趋于传统谍战剧风格,但人物塑造又并未因强情节而弱化,家庭观与人情味反倒成为剧中的加分项。

由此可见,谍战剧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内容为王的核心与精髓,是无论如何不能丢的。在网络时代,由于收视群体与收视习惯的改变,谍战剧创作者想冲破套路,做出新的尝试,以吸引审美趣味多样化的受众,本无可厚非。但在尝试过程中,也应分清主次,让谍战与其他元素达到平衡。好的演技并不能替代好的剧情和制作,若只是打着演技派的旗号,那与此前流行的流量明星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无非是今天演技派更受欢迎而已。

【编辑:付豪】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4日讯(记者耿愿)沉寂一时的谍战剧在今年又有抬头之势。从年初的《和平饭店》《红蔷薇》,到近段时间的《誓言》《脱身》《爱国者》,以及刚刚收官的《面具》,让谍战剧迎来了一轮轮小高潮。随着时代审美和收视群体的变化,这一批谍战剧也不出意外融入了创新元素,走起了“谍战+”路线,可结果却有好有坏,顾此失彼的不在少数。

因为其强情节、重推理和悬疑性,十多年来谍战剧一直是荧屏宠儿。《暗算》《潜伏》《黎明之前》等一系列谍战剧出现的那几年,称得上创作的黄金时代,资本尚未大量涌入、创作者也没那么浮躁,天时地利人和,诞生了一批佳作。但随着跟风之作的扎堆出现,让观众迅速对“密码破译”“真假夫妻”的谍战套路审美疲劳,这一题材也随之沉寂。

2015年的《伪装者》,让带着青春、偶像元素的谍战剧重新崛起。为顺应当时的审美潮流,大批人气偶像入驻谍战剧组,但偶像化并未将谍战题材推向更高的台阶,反倒拉低了谍战剧的口碑,高峰过后,低潮也来得更快。

一晃两年,谍战剧又重装出发。高峰难以逾越,观众口味变化以及剧作创新,让新一轮谍战剧开始了题材上的延展,融入了多种元素,如抗战、喜剧、情感等,“谍战+”成为创作的新趋势。比如《爱国者》是“谍战+抗战”,《脱身》就是“谍战+年代”。但对谍战题材而言,多元化、复合型并不一定就是制胜法宝。《脱身》里家长里短的琐碎稀释了剧情的紧张感,陈坤的卖力表演也难阻止收视的颓势;《爱国者》则过度渲染情怀,重写意多过写实,在许多情节上严谨性不足。相对而言,《面具》更趋于传统谍战剧风格,但人物塑造又并未因强情节而弱化,家庭观与人情味反倒成为剧中的加分项。

由此可见,谍战剧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内容为王的核心与精髓,是无论如何不能丢的。在网络时代,由于收视群体与收视习惯的改变,谍战剧创作者想冲破套路,做出新的尝试,以吸引审美趣味多样化的受众,本无可厚非。但在尝试过程中,也应分清主次,让谍战与其他元素达到平衡。好的演技并不能替代好的剧情和制作,若只是打着演技派的旗号,那与此前流行的流量明星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无非是今天演技派更受欢迎而已。

【编辑:付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