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26日讯(通讯员 李秀清 余彧 朱鸿博)国徽在堤东社区“红树林”挂起,几张桌椅组成审判席、原告席、被告席、第三人席,一个简单但庄严的审判法庭就此组成。10月24日上午,武昌区人民法院的“便民法庭”开进堤东社区的小树林中,公开审理一宗房产纠纷案件。数十位社区居民参加旁听此次庭审,不少居民称赞这种普法形式“接地气”。
居民聚精会神地观摩庭审实况
据了解,白沙洲街堤东社区工作人员、泽霈社工、武昌区司法局白沙洲司法所工作人员在现场负责协助庭审秩序。审判员宣布开庭之后,大家按照庭审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法庭辩论等程序都在审判员的主持下正常进行,旁听区域内居民群众聚精会神的观摩庭审实况,关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经过数小时的庭审之后,审判员综合各方的陈述、提供的证据等信息归纳了案件争议焦点,各方当事人对案件争议焦点进行了充分的法庭辩论后,法庭宣布择日宣判。
这次便民法庭进社区,结合法制宣传的形式,让群众直观地了解法院审理案件的流程,增强了司法公开的力度,也使群众现学现用,使法律条文变成现场情景,使法制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旁听群众纷纷表示这种形式好,以真实常见的案例让大家接受到了最直接的教育。
据介绍,“红树林法庭”这种新型模式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了红色引擎的引领作用,堤东社区利用“红树林”打造红色阵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营造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