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江日报: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原创 2018-07-23 15:50

长江日报  陈晓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的第六次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成功经验,对于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是基于党情的选择

回顾我们党发展97年的风雨历程,党的政治建设一直处于重要位置。从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的科学论断,到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在“政治体制改革”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政治建设”,再到党的十七大,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共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四大建设,均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净化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内教育、整顿作风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都是着眼于从政治层面上建设党。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既是着眼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基于现实的党情做出的明智选择。五年多以来,大量事实表明,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有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政治建设中存在的脱离业务、脱离实际等形式化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有的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没有拧紧,“四个意识”没有筑牢,有的领导干部管党治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担当精神,压力传导存在层层递减现象,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依然多发。凡此种种,只有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其他方面建设,努力推动真讲政治、敢讲政治、实讲政治、严讲政治在全党蔚然成风,我们党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

首先,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政治问题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党的政治建设旨在通过正确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目标,以及严明的政治纪律,保证全体党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肩负的政治使命。从本质层面来看,党的政治建设,直接决定了党的立场和性质,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形成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战斗力,同时也直接决定了党的建设的基本方向与实施效果。为此,在党的建设中,必须始终坚守政治建设的绝对统领地位。

其次,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党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然导致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所有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当前,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已进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任务下,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其发展任务之重、形势变化之快、矛盾风险之多,越是这种情况,就越需要加强对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的领导。

真抓实干,把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

政治建设要站稳政治立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实际与工作责任,站在人民的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政治建设做得怎么样,最主要的要看实绩,看人民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要紧扣民心,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政治建设要凝心聚力,不忘初心。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不封闭、不僵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党,是一个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政党,是一个顺应潮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对未来自信的政党。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过去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是党的使命,今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的需要也是党的使命。要根据人民需要的变化,适时切实调整我们的战略重点和工作目标,解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民生水平,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政治建设要净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事关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风气好坏与否。因此,加强政治建设,要发挥政治文化的作用,锤炼党员干部优秀的政治品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的党内政治文化。一方面,要大力弘扬我党多年来积累的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始终与消极的、错误的政治文化理念作坚决斗争,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鲜明划出是与非、对与错、优与劣的界限,让错误的政治文化失去存在的土壤,让党内政治生态永葆风清气正。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编辑 邢帆】

长江日报  陈晓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的第六次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成功经验,对于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是基于党情的选择

回顾我们党发展97年的风雨历程,党的政治建设一直处于重要位置。从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的科学论断,到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在“政治体制改革”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政治建设”,再到党的十七大,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共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四大建设,均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净化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内教育、整顿作风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都是着眼于从政治层面上建设党。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既是着眼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基于现实的党情做出的明智选择。五年多以来,大量事实表明,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有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政治建设中存在的脱离业务、脱离实际等形式化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有的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没有拧紧,“四个意识”没有筑牢,有的领导干部管党治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担当精神,压力传导存在层层递减现象,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依然多发。凡此种种,只有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其他方面建设,努力推动真讲政治、敢讲政治、实讲政治、严讲政治在全党蔚然成风,我们党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

首先,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政治问题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党的政治建设旨在通过正确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目标,以及严明的政治纪律,保证全体党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肩负的政治使命。从本质层面来看,党的政治建设,直接决定了党的立场和性质,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形成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战斗力,同时也直接决定了党的建设的基本方向与实施效果。为此,在党的建设中,必须始终坚守政治建设的绝对统领地位。

其次,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党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然导致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所有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当前,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已进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任务下,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其发展任务之重、形势变化之快、矛盾风险之多,越是这种情况,就越需要加强对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的领导。

真抓实干,把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

政治建设要站稳政治立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实际与工作责任,站在人民的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政治建设做得怎么样,最主要的要看实绩,看人民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要紧扣民心,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政治建设要凝心聚力,不忘初心。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不封闭、不僵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党,是一个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政党,是一个顺应潮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对未来自信的政党。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过去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是党的使命,今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的需要也是党的使命。要根据人民需要的变化,适时切实调整我们的战略重点和工作目标,解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民生水平,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政治建设要净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事关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风气好坏与否。因此,加强政治建设,要发挥政治文化的作用,锤炼党员干部优秀的政治品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的党内政治文化。一方面,要大力弘扬我党多年来积累的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始终与消极的、错误的政治文化理念作坚决斗争,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鲜明划出是与非、对与错、优与劣的界限,让错误的政治文化失去存在的土壤,让党内政治生态永葆风清气正。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编辑 邢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