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4月23日讯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当下,位于城市中心的东湖日夜与武汉相伴,与武汉同呼吸、共生长,已逐渐实现了从武汉东湖到中国东湖,再到世界东湖的蝶变。21日,市人大常委会赴东湖风景区开展了为期半天的调研活动,重点聚焦的是“文化”二字。长江日报记者现场获悉,现阶段东湖已有诸多文化建设成果,一系列创新文化品牌项目正在孵化中。
在东湖,“文化+”画出多个同心圆
当下,东湖形成了怎样的文化圈?长江日报记者现场获悉,以大湖为圆心,东湖逐步画出了“文化+景观”“文化+故事”“文化+活动”“文化+赛事”“文化+生态”“文化+生活”的同心圆。
四大景区按照不同特色和定位,各有侧重讲着东湖文化,这里有着伟人故事、红色故事、名人故事、英雄故事、历史典故、经典传说,东湖梅花节、东湖樱花节、东湖灯会、东湖新视角国际摄影大赛、东湖诗歌节等文化活动丰富着休闲生活,汉马、水马、帆船赛、环东湖皮划艇赛、大学生马拉松、樱花跑、龙舟赛等大型体育赛事陆续在这里举办……诗意美食、山水民宿、自然研学、村落文创、森林书香、夜游文化,城市慢生活日日在此上演。
东湖水上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吴国响摄
东湖上的龙舟比赛。 黄文瑞摄
提前探,这些文化项目将在东湖“开花”
接下来,东湖将继续打造怎样的文化品牌?长江日报记者现场了解到,东湖风景区正策划实施华侨城艺术半岛、阿那亚文化社区、音乐公园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强化文创产品开发,推出一批有东湖文化特色的地方性文创产品,也正筹划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东湖智库等等。
武汉旅游体育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东湖文旅集团将围绕生态观光、文化体验、运动休闲、修学培训、商贸会展,将东湖文化品牌产业化,如创建武汉“玩水”文化IP、持续为东湖引入国际级品牌赛事、打造东湖花园体系、培育“东湖集市”文化品牌等等。
“通过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最核心的精品文化亮点,是东湖宾馆文化品牌创建的战略起点。”东湖宾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东湖宾馆正探索酒店+文旅模式,除了丰富东湖宾馆园内的文化产品体系外,还将加强与周边文旅资源的合作。
华侨城武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则透露,今年6月,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将推出全新三期项目——占地规模3.2万平方米“杉林奇遇”。“武汉欢乐谷三期(预留地和欢乐江城区域)将在2023年建成,主题围绕“大武汉”,讲述武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专家建议:东湖围绕水文化可大做文章
“什么是文化?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彰显存在的一种强烈的符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在调研活动中说。
胡静表示,东湖围绕“水”可以做许多文化,“上善若水,水既柔又刚,浸润了武汉人灵动、包容、大气、豪放的性格。我认为,东湖要补的短板是武汉的人间烟火气。东湖这些年硬件建设非常好,可以在生活方面再进一步发展,把人间烟火气加在我们这个8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院长,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涂文学说:“水文化是我们武汉的特色,也是我们东湖的特色。它既体现了当代文化、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又彰显了我们区域文化的特色。”涂文学建议,东湖可围绕水文化大做文章,“建议成立东湖智库或生态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举办东湖水文化论坛,进一步做大做响东湖水文化名片。”
(长江日报记者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