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1日讯 21日上午,2018世界名校足球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在本届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被世界名校足球联盟授予常务理事单位。
此次世界名校足球论坛,立足国际视野,聚焦青少年校园足球,旨在梳理国内外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分享国际一流大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经验,探索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为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人体格不适合踢足球?胡说八道”
在论坛开始阶段的主题演讲中,主讲者金句频出,现场掌声不断。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处代表李先雄老师率先发言。他回顾了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历史征程与主要进展,提出:“校园足球要做到分年龄组育人,淡化锦标,促进青少年足球发展,掀起校园足球热!”
清华大学体育部足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葛惟昆说:“现代足球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地中海附近,以意大利为例,他们也都是黑头发,体格和中国人类似,所以说中国人体格不适合踢足球属于胡说八道。”
他强调只要敢于突破,永不放弃,终有一天中国能实现“打进世界杯、举办世界杯、夺取世界杯”的愿景。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主任孙竞波特别谈到了发展高校校园足球的作用。他说:“像清华、华科大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会成为社会的精英。假如在这些人中有一位足球爱好者,如果他成为了一名企业家,同样能够为足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并非遥不可及
几位外国客人也发表了演讲。 有趣的是,外国朋友对中国足球的前景似乎比许多中国人要乐观得多。
剑桥大学的教练Jez分享了剑桥大学开展校园足球的经历,他说:“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现代足球第一条规则就是由剑桥足球队创造的。”谈到中国足球,Jez表示:“中国国家队进入世界杯获得世界杯并非遥不可及,”他说之前自己去广州考察过当地足球青训情况。他认为:“足球界的共识是11岁是足球的分水岭,中国青训目前发展得很好,未来一定会大有可为。”
图宾根大学的教练Robert谈到,德国校园足球俱乐部的建立为德国创造了深厚的足球基础,如今图宾根大学队的11名球员分布在7个不同的俱乐部踢球,俱乐部体制提高了德国校园球队的整体水平。荷兰莱顿大学负责人Pieter重点介绍:BrandI(品牌名)的概念是,球员发现自己的价值就能发挥无限的潜力。他们都认为,如果中国足球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千万欧元请里皮带国足?不如请他培养中国教练
在之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嘉宾们分成几组聊起了近几年中国在足球方面的巨大投入。
清华大学体育部中国足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旸坦言:“中国足球现在不差钱,钱在某些方面甚至抑制了足球的发展。”
孙竞波教授也提及自己在德国交流时的感受:“德国同事告诉我:中国足球现在走得太急了,忽视了足球发展的规律。他们认为,花上千万年薪请里皮也许能帮助中国队,但绝对是急功近利的选择。中国现在更需要建立自己的足球体系,狠抓青训,培养中国自己的优秀教练,而不仅仅只是为国家队请一位主教练。”主持人也感叹道:“中国足球队如何踢好?先把钱拿开。”(记者张琳 实习生唐争鸣 黄启超 王倩 章莹)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