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父女15年接力干收发 近万封机要件零丢失零差错

©原创 2018-07-20 17:34

父女俩一起发报纸  见习记者曹欣怡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0日讯(见习记者曹欣怡 通讯员朱素芳)  一桌报纸信件,满手油墨油铅。17日上午,江汉区委大院收发室内,辜振建正帮女儿辜敏华整理当日报纸。11时前,辜敏华就要把1000多份报纸、杂志、信件分好类,投进27个部门的报箱。“不管时间多赶都别慌,确保每个报箱投递无误。”父亲耐心提醒。

2003年,辜振建被调往区委收发室,管理全机关报纸、杂志、信件的投递及公文交换。2016年8月,他被派往别处,女儿辜敏华接了他的班。15年来,父女二人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收发报纸信件超过500万份,更实现了近万封省市区政府机要件的零丢失、零差错。

13年无公休 病床上不忘远程指挥

2003年,45岁的辜振建从机关食堂调往收发室,接任退休收发员的工作。刚开始辜振建并不乐意:“收发报纸繁琐枯燥,我怕自己坚持不下来。”可老党员的责任感还是让他担起了这个担子。

收发工作看上去简单,不出错却很难。一天要发2000份报纸,辜振建动作缓慢、小错不断,没少被责怪。“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们从心底认可我”。

不熟悉报箱顺序,就逐一背下来;不知道各部门订报量,就趁休息时间挨个去问,把数字记在纸上;报纸发得慢,就早来晚走,不发完不休息。

渐渐的,辜振建手脚越来越麻利,投错的现象也越来越少,每月40至50封省市区政府机要件,更做到零丢失、零差错。

赞誉背后是他人看不见的辛劳。13年收发工作,辜振建一次公休都没休过。2012年他因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电话却不断,他“远程指挥”临时帮手完成了1个多月的收发工作。

女儿接力自创表格巧记收发份数

2016年,辜振建被派往机关运保中心管理公务用车,收发室工作传给了28岁的女儿辜敏华。

“刚开始特别懵,完全上不了手,看着爸爸直接数好报纸份数就往报箱里一扔,心想我什么时候也能这么熟练就好了!”

为了尽快上手,辜敏华按照柜子的顺序,给各部门订阅种类及数量编了张表。很快就把表格背得滚瓜烂熟。两三个月后,就能熟练发报了。

“从前父亲回家,从不叫苦叫累。自己做才知道有多不容易,忙起来一站就是几小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回想起来父亲真让人钦佩。”报纸油墨很重,每天发完1000份,手都黑了。辜敏华买来一双白手套,才用了不到一年,手套竟被磨穿了。

每年年头,各部门订阅的报纸种类和数量会有大变动。“刚背熟的表格又得重新来。父亲就帮我一起做新的表格”。

“工作不仅要做得快,还得细。”辜振建将记录信件收发情况的《外收发登记簿》传给女儿,告诫她:“别人找你签收的信件,你转交出去一定也要让人签字,一环对一环。”辜敏华牢记父亲教导,机要件零丢失、零差错的纪录仍在延续。

尽管辜敏华已成了“熟手”,父亲仍旧三天两头过来看看。他常对女儿说:“行行出状元,别怕人嘲笑这岗位平凡,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一样有成就感。”

【编辑  肖月】

父女俩一起发报纸  见习记者曹欣怡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0日讯(见习记者曹欣怡 通讯员朱素芳)  一桌报纸信件,满手油墨油铅。17日上午,江汉区委大院收发室内,辜振建正帮女儿辜敏华整理当日报纸。11时前,辜敏华就要把1000多份报纸、杂志、信件分好类,投进27个部门的报箱。“不管时间多赶都别慌,确保每个报箱投递无误。”父亲耐心提醒。

2003年,辜振建被调往区委收发室,管理全机关报纸、杂志、信件的投递及公文交换。2016年8月,他被派往别处,女儿辜敏华接了他的班。15年来,父女二人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收发报纸信件超过500万份,更实现了近万封省市区政府机要件的零丢失、零差错。

13年无公休 病床上不忘远程指挥

2003年,45岁的辜振建从机关食堂调往收发室,接任退休收发员的工作。刚开始辜振建并不乐意:“收发报纸繁琐枯燥,我怕自己坚持不下来。”可老党员的责任感还是让他担起了这个担子。

收发工作看上去简单,不出错却很难。一天要发2000份报纸,辜振建动作缓慢、小错不断,没少被责怪。“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们从心底认可我”。

不熟悉报箱顺序,就逐一背下来;不知道各部门订报量,就趁休息时间挨个去问,把数字记在纸上;报纸发得慢,就早来晚走,不发完不休息。

渐渐的,辜振建手脚越来越麻利,投错的现象也越来越少,每月40至50封省市区政府机要件,更做到零丢失、零差错。

赞誉背后是他人看不见的辛劳。13年收发工作,辜振建一次公休都没休过。2012年他因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电话却不断,他“远程指挥”临时帮手完成了1个多月的收发工作。

女儿接力自创表格巧记收发份数

2016年,辜振建被派往机关运保中心管理公务用车,收发室工作传给了28岁的女儿辜敏华。

“刚开始特别懵,完全上不了手,看着爸爸直接数好报纸份数就往报箱里一扔,心想我什么时候也能这么熟练就好了!”

为了尽快上手,辜敏华按照柜子的顺序,给各部门订阅种类及数量编了张表。很快就把表格背得滚瓜烂熟。两三个月后,就能熟练发报了。

“从前父亲回家,从不叫苦叫累。自己做才知道有多不容易,忙起来一站就是几小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回想起来父亲真让人钦佩。”报纸油墨很重,每天发完1000份,手都黑了。辜敏华买来一双白手套,才用了不到一年,手套竟被磨穿了。

每年年头,各部门订阅的报纸种类和数量会有大变动。“刚背熟的表格又得重新来。父亲就帮我一起做新的表格”。

“工作不仅要做得快,还得细。”辜振建将记录信件收发情况的《外收发登记簿》传给女儿,告诫她:“别人找你签收的信件,你转交出去一定也要让人签字,一环对一环。”辜敏华牢记父亲教导,机要件零丢失、零差错的纪录仍在延续。

尽管辜敏华已成了“熟手”,父亲仍旧三天两头过来看看。他常对女儿说:“行行出状元,别怕人嘲笑这岗位平凡,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一样有成就感。”

【编辑  肖月】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