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十九大时光丨共建共治共享,党员成最具活力红色细胞

©原创 2017-10-25 10:58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乡村、街道,走访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加倍努力,创新探索,为社会治理建设制度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广大群众投身到社会治理中


常青花园社管办党工委书记张爱民:

作为基层的一名党员干部,张爱民说,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共建、共治、共享更要求加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继续强化党工委的政治引领,充分调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个党员成为社区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带动广大居民群众投身到社会治理中来。依法自治,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社区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真正实现管理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


蔡甸区桐湖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吴小平:

深刻把握“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不断开创农村社会治理崭新局面,吴小平说,探索社会治理制度化模式要注重发挥专业力量、法治力量和公众力量,确保基层治理科学、规范、有力。在成果共享方面,要致力于实现个人层面获得感幸福感的持续提升、社会层面的和谐稳定持续提升、参与行业企业层面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形成富有生机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硚口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副大队长陈海燕:

陈海燕平时从事户政工作,她说,为社会、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以户籍新政为契机,以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为目的,打造主动服务企业、服务居民的新模式,为社会治理制度化进行了深入探索。”


武昌区南湖街道办事处主任易振波: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关键在鼓励多元参与、协同善治,建立党政企社媒校多方联动机制。学习十九大报告后,易振波说,党委领导要从组织体系和价值观引领上下功夫,坚持价值引领的政治性、坚定性,同时注重增强创造性,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互联网平台,畅通公众参与,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民意,做出科学决策。


百姓利益无小事

切实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问题


洪山区省农科院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小霞: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张小霞说,这些表述,真切彰显了百姓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将解决老百姓身边问题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社区直接面对居民服务,能够及时发现大家的需求和社会矛盾,分析矛盾的根源,再通过快速的反应机制向相关部门反馈,协同实事求是地处理,避免矛盾的激化。此外,社区还可以通过党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帮助居民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预防社会矛盾。”


汉阳区知音西村居民吴俊:

吴俊是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他平时的工作场所主要就是穿梭于各个小区之间。他注意到,十九大报告提到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体现了党对于现代城市治理的雄心和决心,党必须把宏观治理与微观治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青山区综治办副主任雷雄林:

雷雄林说,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要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努力解决引发矛盾纠纷和影响预防化解成效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要真正做到德治、法治、自治并举,切实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我觉得全新的社会治理格局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


江夏区综治办副主任李传生: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李传生认为首先要在公民中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大力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对信访积案等要实行领导包案,组成工作专班,制定化解方案,落实各项处置措施,进行有效化解。


织密组织网

将社会治理延伸到每家每户


武昌区东亭花园幼儿园教师罗宇: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罗宇认为,“这些表述太贴近社会需要了。当代城市社会,人口密集,节奏很快,许多人都需要进行心理建设。党和国家对这一现象给予重视,并希望基层社区发挥更大作用,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花楼水塔街东民社区书记刘丽萍:

刘丽萍表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需要体系建设、法律建设,还需要全社会参与,社区就是一个桥梁,我们要调动更多力量,在点滴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更多健康阳光的正能量活动,发动更多居民互助互惠,努力营造和谐、温暖、友好、平和的家园氛围,让居民在身边就能感受理性平和积极的氛围。


汉阳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主任陈春芳:

“十九大报告对特殊人群、特殊教育和心理建设都给予了关注,太让人感动了。”陈春芳平时致力于为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服务,她认为,要将报告精神落到实处,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强化基层机构的服务功能。“社会工作服务站这样的机构要多开设,让它们扎根基层,提高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当然,也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指导,促进更多社会组织发挥作用”。


黄陂区武湖街青龙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思桥: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党组织书记,王思桥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得更好、把社区治理得更和谐。他们将致力于把物业服务队伍打造成党的服务队,织密组织网,在组织架构不断延伸的同时将治理工作也延伸到每家每户,以居民感受最为直接的物业服务来联系群众,以最为贴心的社区服务来凝聚群众,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


长江日报记者董晓勋 李婷 刘元聪 杨菁 李锐 朱波 林敏 谭德磊 黄金 史强 王晶 徐章龙

通讯员李放军 朱素芳 李涛 苏嫣 彭亚楠 黄娟 程书雄 祝丽芳 胡波 熊威 朱邈 陈赛 况昕昀 陶惠君

文字统筹 张厚琛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乡村、街道,走访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加倍努力,创新探索,为社会治理建设制度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广大群众投身到社会治理中


常青花园社管办党工委书记张爱民:

作为基层的一名党员干部,张爱民说,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共建、共治、共享更要求加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继续强化党工委的政治引领,充分调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个党员成为社区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带动广大居民群众投身到社会治理中来。依法自治,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社区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真正实现管理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


蔡甸区桐湖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吴小平:

深刻把握“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不断开创农村社会治理崭新局面,吴小平说,探索社会治理制度化模式要注重发挥专业力量、法治力量和公众力量,确保基层治理科学、规范、有力。在成果共享方面,要致力于实现个人层面获得感幸福感的持续提升、社会层面的和谐稳定持续提升、参与行业企业层面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形成富有生机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硚口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副大队长陈海燕:

陈海燕平时从事户政工作,她说,为社会、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以户籍新政为契机,以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为目的,打造主动服务企业、服务居民的新模式,为社会治理制度化进行了深入探索。”


武昌区南湖街道办事处主任易振波: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关键在鼓励多元参与、协同善治,建立党政企社媒校多方联动机制。学习十九大报告后,易振波说,党委领导要从组织体系和价值观引领上下功夫,坚持价值引领的政治性、坚定性,同时注重增强创造性,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互联网平台,畅通公众参与,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民意,做出科学决策。


百姓利益无小事

切实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问题


洪山区省农科院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小霞: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张小霞说,这些表述,真切彰显了百姓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将解决老百姓身边问题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社区直接面对居民服务,能够及时发现大家的需求和社会矛盾,分析矛盾的根源,再通过快速的反应机制向相关部门反馈,协同实事求是地处理,避免矛盾的激化。此外,社区还可以通过党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帮助居民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预防社会矛盾。”


汉阳区知音西村居民吴俊:

吴俊是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他平时的工作场所主要就是穿梭于各个小区之间。他注意到,十九大报告提到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体现了党对于现代城市治理的雄心和决心,党必须把宏观治理与微观治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青山区综治办副主任雷雄林:

雷雄林说,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要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努力解决引发矛盾纠纷和影响预防化解成效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要真正做到德治、法治、自治并举,切实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我觉得全新的社会治理格局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


江夏区综治办副主任李传生: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李传生认为首先要在公民中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大力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对信访积案等要实行领导包案,组成工作专班,制定化解方案,落实各项处置措施,进行有效化解。


织密组织网

将社会治理延伸到每家每户


武昌区东亭花园幼儿园教师罗宇: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罗宇认为,“这些表述太贴近社会需要了。当代城市社会,人口密集,节奏很快,许多人都需要进行心理建设。党和国家对这一现象给予重视,并希望基层社区发挥更大作用,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花楼水塔街东民社区书记刘丽萍:

刘丽萍表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需要体系建设、法律建设,还需要全社会参与,社区就是一个桥梁,我们要调动更多力量,在点滴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更多健康阳光的正能量活动,发动更多居民互助互惠,努力营造和谐、温暖、友好、平和的家园氛围,让居民在身边就能感受理性平和积极的氛围。


汉阳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主任陈春芳:

“十九大报告对特殊人群、特殊教育和心理建设都给予了关注,太让人感动了。”陈春芳平时致力于为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服务,她认为,要将报告精神落到实处,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强化基层机构的服务功能。“社会工作服务站这样的机构要多开设,让它们扎根基层,提高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当然,也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指导,促进更多社会组织发挥作用”。


黄陂区武湖街青龙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思桥: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党组织书记,王思桥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得更好、把社区治理得更和谐。他们将致力于把物业服务队伍打造成党的服务队,织密组织网,在组织架构不断延伸的同时将治理工作也延伸到每家每户,以居民感受最为直接的物业服务来联系群众,以最为贴心的社区服务来凝聚群众,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


长江日报记者董晓勋 李婷 刘元聪 杨菁 李锐 朱波 林敏 谭德磊 黄金 史强 王晶 徐章龙

通讯员李放军 朱素芳 李涛 苏嫣 彭亚楠 黄娟 程书雄 祝丽芳 胡波 熊威 朱邈 陈赛 况昕昀 陶惠君

文字统筹 张厚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