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与军运同行——精致江汉 全域示范 担当标杆

©原创 2018-07-11 01:36

亮点区块——西北湖片区展露大武汉城市形象


从细致到精致,从精致再到极致,江汉勇为标杆。


举办军运会,是中央重托、国家使命,是武汉发展的重大机遇。对江汉来说,也意味着独特的历史责任。


江汉区在武汉市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贡献特殊——以全市最小的地域面积,贡献了中心城区最高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是首个GDP过千亿的中心城区。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以军运会为契机的新一轮城市综合环境提升中,江汉励精图治,勇担重任,把全区28.2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建成全域“精致江汉”的标杆。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江汉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该区围绕“抓建设提功能、抓整治优环境、抓细节求卓越、抓动员造氛围、抓营销扩影响”五个方面统筹推进,按照“最优方案、最大力度、最小动静、最佳效果”的原则,展现最现代、最生态、最精致、最靓丽的江汉,努力实现环境面貌“蝶变”、品位标准“质变”、管理方式“转变”、市民文明素养“嬗变”,着力让城市环境脱胎换骨。


统一了思想,江汉区落实组织架构,强化统筹调度。该区迅速筹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城区功能品质提升行动指挥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政委、指挥长,相关区领导任副指挥长,各相关部门和街道(开发区)主要领导为成员,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结合职责分工,按照“归口管理、统筹兼顾”的原则,协调、调度、推进全区的军运会各项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各单位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日常协调调度、对接市军运会执委会和各职能部门。


明确了组织保障,江汉区制定任务清单,倒排任务工期。全市要求对“场站边、线路边、工地边、铁路边、江湖边”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实现“道路洁化、立面美化、景观亮化、水体净化、生态绿化”,江汉区在全面实施“五边五化”基础上,集中力量,着重开展“点、线、面”整治提升及专项整治工作。具体包括汉口文体中心、6家接待酒店等7个“点位”,16条保障“路线”,武汉中央商务区、西北湖、武广商圈等3个亮点“片区”,以及水体提质、大气治理、交通秩序整治等3个专项整治。


江汉,以“办一次赛事搞活一座城市”为目标,以拼搏赶超的精、气、神,凝聚起走向卓越的精、气、神,努力做足细致入微、精致有序的“大文章”,再创多个“新的第一”,构筑“精致江汉”的标杆气度。

“四轮驱动”

探索城区功能品质提升的“江汉路径”

江汉区将“办赛事”与“建城市”统一起来,对标对表,整合资源,击破难点,探索城区功能品质提升的“江汉路径”,以一流城市形象迎接军运盛会。

基础保障线路——新华路周边整治(效果图)

不留死角——既抓重点,也抓难点

对“精致江汉”而言,“五边五化”的整治是“规定动作”,该区同时着力做好“自选动作”,全域提升城区环境。

“强攻”重点:一馆一站六店

江汉区紧紧围绕所承担的“一馆一站六店”,即汉口文体中心、汉口火车站、6家接待酒店的重点保障任务。

目前汉口文体中心场馆设施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已达工程总量的56.62%。下一步将以国际赛事的标准,重点抓好工程施工,计划于今年11月底完工。

汉口火车站进行了环境景观整治,对铁路桥涵洞、财神广场和东方商都等进行了立面整治;对广场区域、金墩街、行包房区域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对北门出口行包房区域道路进行整体刷黑,进行排水改造。

同时,开通“汉口站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为旅客提供列车时刻、地铁公交、住吃玩购的一站式公益查询服务,同时为外地乘客手机终端智能推送公益服务;调整站区道路微循环,完善站区电子抓拍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停车点位,规范设置标识标牌;用“中英双语”和透空见绿式打造宣传阵地,营造汉口站区文化氛围。

“重抓”难点:494栋建筑立面整治

区房管局根据市军运会执委会下发的任务清单,并结合市国土规划局导则要求,将对494栋建筑进行立面整治。

目前,江汉区已顺利完成机场二通道沿线、汉口火车站周边共计68栋建筑的立面整治工作。二期拟对2条重点保障线路沿线及长江主轴沿江的74栋建筑进行整治,余下建筑将纳入2018年中期城建计划调整或2019年城建计划中。

建筑立面是整治难点,任务重、投入大。该区注重统筹,将整治工作与红色物业拓面提质、老旧小区微改造、城管部门背街小巷“脱胎换骨”工作有机结合;突出亮点建筑,在重要标志性建筑上体现国际标准;加强监管,严守纪律、时间提前,确保施工安全、维稳安全、程序安全。

军运会重要交通枢纽——汉口火车站品质提升

内外兼修——既抓硬件,也抓软件

江汉区作为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品质和面貌都需对标国际一流,内外兼修,让“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印记处处彰显。

硬件再提标

江汉区对城市硬件提标提质,紧抠每个细节。            

新华路作为军运会重要接待线路,沿线分布有多个赛事出行节点。同时,新华路又是江汉区地理位置的中轴线,沿线布设众多金融机构总部、体育场馆、医疗机构等业态,属城市高端服务业聚集轴。

对新华路的综合改造,不仅将道路沿线刷黑,更将周边微循环道路纳入改造体系,照城市街道全要素共享设计,通过沿线交通优化、慢行优先、功能修补、设施提升等综合改造,体现绿色开放、公平共享理念,将新华路打造成集金融、商业、办公、居住、教育、运动、生态等融合协调、多功能的区域发展示范线。

加快推动军运会涉及的牯牛洲街二期、马场角横路一期、八古墩北路三期等3条微循环道路建设。

保障水体提质及岸线环境整治提升,全区6个湖泊水质全部达标;确保全区排水管网安全、畅通,排水设施管护良好,对汉口文体中心场馆周边排水设施进行了排查。

文化再提档

江汉区历史商业文化厚重,“精致江汉”不仅要有高楼大厦,更要在文化上得到体现。该区街头小景、园林绿化处处彰显人文氛围。

该区“见绿提质”,对全区道路高标准同树种补缺株、在主次干道树穴盖板全覆盖。对于地下管线集中的重点区域,将采取垒土“高台种植”的方式种行道树,且高台材质、颜色与周边重点单位建筑风格一致,确保精细。

“立体绿化”的理念贯穿城市细节中:市社会福利院、市博物馆等4个单位都种上月季花墙;顶秀晶城、全国服装贸易中心两处屋顶绿化提档升级;12座人行天桥将全部被鲜花妆点;三环线姑嫂树高架绿化提升,中央隔离带被安装上红叶石楠移栽及丰花月季种植……游客和市民穿梭城市间,都能享受宜人景色。

文明再提质

江汉区将大力开展“清洁家园迎军运”活动,发动市民,从“细节”做起,从“小节”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纠正“习以为常”的陋习,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质。

重点整治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低俗广告、乱涂乱贴、促销噪声、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

在火车站等窗口地点,招募熟悉外语的志愿者。同时对站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更贴心高效的服务,让外宾宾至如归。

宣传再提效

要利用地铁、公交、大型商圈等区域广告设施,加大军运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同时按照国际赛事标准规范标识。

接待酒店——东方建国饭店立面整治面貌一新

建管并重——既抓建设,也抓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江汉区在城市治理中立足长效、整治顽疾,也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管好城市“天际线”

江汉区城管部门开展户外广告、管线专项清理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武广商圈、汉口火车站、发展大道等核心地段广告招牌的整治规范。引导广告牌与主体建筑融合一体,对超大广告牌超亮度的霓虹灯,出重拳彻底整治。            

对于楼顶管线这个“第五立面”,重点打造治理样板区,之后再统筹推进。对于8条重点道路上的管线启动集中整治,对连通道100米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入地、平整。

扮靓“城市家具”

对于环境提升涉及到的城市家具容貌、桥梁涂装等重点任务,江汉区城管部门进一步进行排查梳理,制定具体整治任务清单。目前已完成部分亭棚迁移和拆除,并将对全部12座桥梁进行涂装。

启动“亮化工程”

江汉区以军运会景观亮化提升工程为契机,在今年城建计划景观亮化工程原有点位的基础上,增加点位,保证效果,分三期建设完成277栋楼宇亮化工程,构建全区景观亮化南、中、北全域覆盖,点、线、面交相辉映的良好格局。

精细“工地管控”

加强“三旧”改造、市政工程等施工现场管控,加强渣土清运、扬尘管控,做到围挡美化、施工文明。确保围挡宣传内容、比例协调,颜色搭配等典雅得体。

重点保障线路——发展大道立体绿化

和谐稳定——既抓拆违,也抓维稳

城市管理的提升,要把好事办好,也是一门学问。江汉区下力气把工作做细,把评估做到位,把问题分析全面,为军运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铁腕拆违

以“零容忍”态度整治违建。无论是重点比赛场馆、线路、酒店周边,还是背街小巷,对违章情况包保到人、限时限期,狠抓重点保障线路、重点区域违法建设拆除,狠抓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查控,下决心有一起查处一起。

用情维稳

领导干部“变上访为下访”,更多向基层下沉,天天分析排查,用心用情让市民的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工匠精神  奥运标准

汉口文体中心“蝶变”惠及百姓

汉口文体中心“雄踞”西北湖畔17年。如今,这座地标性的场馆正在经历一场华丽“蝶变”——经过修缮、改造、升级,汉口文体中心将以“雄鹰展翅”的新姿和多元化的复合功能迎接军运会选手、嘉宾及广大市民。

军运会足球场馆——汉口文体中心修缮升级

高规格设计

新建地下750个车位

草坪限高3到5厘米

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的汉口文体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为解决场馆停车位奇缺,满足军运会赛时停车及未来周边停车需要,向地下开挖10米深,建设两层停车场共计750个车位。未来,体育馆周边地上车辆全部引入地下,地面建成大公园。

升级改造过程中,将对建筑部分、竞赛场地、配套环境、设施设备、器材用具等五大类共27个项目进行全新设计规划。建筑立面结构进行了调整,原有屋顶屋面全面翻新更换,运用最新材料和设计手法。

场馆与周边的西北湖景观相融,屋顶色彩调成天蓝色,俯瞰场馆,如一只天蓝色的雄鹰张开翅膀。

改造参照最新的国际标准,如运动草坪按照国际足球赛事标准,移植在场馆后将在此扎根,对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达到中到大雨不积水,即使下雨天也能比赛的标准。草坪高度将保持在3到5厘米,请专业绿化公司养护。

改造后,观众将能从9个入口进入看台区,每个入口都按国际赛事安全标准设置安全门、安检机。

场馆还将涵盖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工作室、竞赛工作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工作室、球童休息室、比赛监督办公室、新闻发布室、媒体工作室、大型活动指挥室、灯光控制中心、音响广播中心、大屏显示控制中心、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康复中心、体育展示中心等功能。

高质量施工

施工监理24小时监督

钢结构除锈坚持奥运标准


为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汉口文体中心在施工前对原有场馆的钢结构专门进行质检,并对场馆的地质结构和建筑结构重新勘测。

在屋顶焊接施工时避免出现火花四溅,施工方摒弃普通电焊方式,采用离子焊。这种工艺能一次焊透双面成形,焊接速度快,生产率高,变形小。

屋面板、檀条除锈,也很讲究。先对钢梁表面进行冲洗,再打磨,涂上底漆和防锈防火的面漆,锈蚀严重部位还要进行喷砂除锈,换上新漆。文体中心的钢结构除锈坚持奥运标准,与武汉长江大桥的除锈工艺类似。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施工监理在现场24小时监督,施工单位也派驻工程师全程跟踪。

高效能使用

“西北湖+”生态圈

“百姓乐园”永不“闭馆”

汉口文体中心升级改造,是江汉区“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最大项目。区委区政府尤其强调,其修缮提升工作将坚持“既满足赛事需求,又考虑赛后利用,方便市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原则,以求高效使用。

军运会后,汉口文体中心将以公益事业为主,赛事和平时结合。赛中保障赛事,赛后对公众开放,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地面区域将回归公共文体事业,真正换来市民的活动空间。同时整合现有的场地,通盘打造“足球、羽毛球、网球”三大文体品牌。

中心内的荆楚金石博物馆和非遗文化馆,未来都将在场馆内保留,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好去处。

汉口文体中心的使用,将呼应“西北湖+”创新生态圈的整体布局。未来,广大市民来到西北湖,可以参与竞技体育,可以来休闲旅游,可以来品味文化底蕴,可以到西北湖赏花赏景,可以到书吧茶吧品味书香,还可以到花园道购物……这是真正永不闭馆的“百姓乐园”,也将是未来城市的靓丽“名片”。

全域亮点区块示意图

品质提升“时间表”

◎建设工地整治

既有工地2018年10月31日前整治完成


◎铁路沿线市容环境整治

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


◎户外广告招牌整治提升、违法建设整治及建筑立面整治

2019年3月31日前完成


◎园林绿化提升

2019年5月31日前完成


◎景观照明和城市家具整治提升

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


◎桥梁涂装

2019年7月31日前完成


◎道路路面整治提升

2019年8月31日前完成


◎示范片区整治提升

2019年8月31日前完成阶段目标任务


◎水体提质

2019年8月31日前完成


◎大气治理

2019年9月30日前完成


策划:江汉区委宣传部

撰文:刘元聪 朱素芳

亮点区块——西北湖片区展露大武汉城市形象


从细致到精致,从精致再到极致,江汉勇为标杆。


举办军运会,是中央重托、国家使命,是武汉发展的重大机遇。对江汉来说,也意味着独特的历史责任。


江汉区在武汉市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贡献特殊——以全市最小的地域面积,贡献了中心城区最高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是首个GDP过千亿的中心城区。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以军运会为契机的新一轮城市综合环境提升中,江汉励精图治,勇担重任,把全区28.2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建成全域“精致江汉”的标杆。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江汉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该区围绕“抓建设提功能、抓整治优环境、抓细节求卓越、抓动员造氛围、抓营销扩影响”五个方面统筹推进,按照“最优方案、最大力度、最小动静、最佳效果”的原则,展现最现代、最生态、最精致、最靓丽的江汉,努力实现环境面貌“蝶变”、品位标准“质变”、管理方式“转变”、市民文明素养“嬗变”,着力让城市环境脱胎换骨。


统一了思想,江汉区落实组织架构,强化统筹调度。该区迅速筹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城区功能品质提升行动指挥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政委、指挥长,相关区领导任副指挥长,各相关部门和街道(开发区)主要领导为成员,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结合职责分工,按照“归口管理、统筹兼顾”的原则,协调、调度、推进全区的军运会各项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各单位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日常协调调度、对接市军运会执委会和各职能部门。


明确了组织保障,江汉区制定任务清单,倒排任务工期。全市要求对“场站边、线路边、工地边、铁路边、江湖边”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实现“道路洁化、立面美化、景观亮化、水体净化、生态绿化”,江汉区在全面实施“五边五化”基础上,集中力量,着重开展“点、线、面”整治提升及专项整治工作。具体包括汉口文体中心、6家接待酒店等7个“点位”,16条保障“路线”,武汉中央商务区、西北湖、武广商圈等3个亮点“片区”,以及水体提质、大气治理、交通秩序整治等3个专项整治。


江汉,以“办一次赛事搞活一座城市”为目标,以拼搏赶超的精、气、神,凝聚起走向卓越的精、气、神,努力做足细致入微、精致有序的“大文章”,再创多个“新的第一”,构筑“精致江汉”的标杆气度。

“四轮驱动”

探索城区功能品质提升的“江汉路径”

江汉区将“办赛事”与“建城市”统一起来,对标对表,整合资源,击破难点,探索城区功能品质提升的“江汉路径”,以一流城市形象迎接军运盛会。

基础保障线路——新华路周边整治(效果图)

不留死角——既抓重点,也抓难点

对“精致江汉”而言,“五边五化”的整治是“规定动作”,该区同时着力做好“自选动作”,全域提升城区环境。

“强攻”重点:一馆一站六店

江汉区紧紧围绕所承担的“一馆一站六店”,即汉口文体中心、汉口火车站、6家接待酒店的重点保障任务。

目前汉口文体中心场馆设施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已达工程总量的56.62%。下一步将以国际赛事的标准,重点抓好工程施工,计划于今年11月底完工。

汉口火车站进行了环境景观整治,对铁路桥涵洞、财神广场和东方商都等进行了立面整治;对广场区域、金墩街、行包房区域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对北门出口行包房区域道路进行整体刷黑,进行排水改造。

同时,开通“汉口站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为旅客提供列车时刻、地铁公交、住吃玩购的一站式公益查询服务,同时为外地乘客手机终端智能推送公益服务;调整站区道路微循环,完善站区电子抓拍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停车点位,规范设置标识标牌;用“中英双语”和透空见绿式打造宣传阵地,营造汉口站区文化氛围。

“重抓”难点:494栋建筑立面整治

区房管局根据市军运会执委会下发的任务清单,并结合市国土规划局导则要求,将对494栋建筑进行立面整治。

目前,江汉区已顺利完成机场二通道沿线、汉口火车站周边共计68栋建筑的立面整治工作。二期拟对2条重点保障线路沿线及长江主轴沿江的74栋建筑进行整治,余下建筑将纳入2018年中期城建计划调整或2019年城建计划中。

建筑立面是整治难点,任务重、投入大。该区注重统筹,将整治工作与红色物业拓面提质、老旧小区微改造、城管部门背街小巷“脱胎换骨”工作有机结合;突出亮点建筑,在重要标志性建筑上体现国际标准;加强监管,严守纪律、时间提前,确保施工安全、维稳安全、程序安全。

军运会重要交通枢纽——汉口火车站品质提升

内外兼修——既抓硬件,也抓软件

江汉区作为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品质和面貌都需对标国际一流,内外兼修,让“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印记处处彰显。

硬件再提标

江汉区对城市硬件提标提质,紧抠每个细节。            

新华路作为军运会重要接待线路,沿线分布有多个赛事出行节点。同时,新华路又是江汉区地理位置的中轴线,沿线布设众多金融机构总部、体育场馆、医疗机构等业态,属城市高端服务业聚集轴。

对新华路的综合改造,不仅将道路沿线刷黑,更将周边微循环道路纳入改造体系,照城市街道全要素共享设计,通过沿线交通优化、慢行优先、功能修补、设施提升等综合改造,体现绿色开放、公平共享理念,将新华路打造成集金融、商业、办公、居住、教育、运动、生态等融合协调、多功能的区域发展示范线。

加快推动军运会涉及的牯牛洲街二期、马场角横路一期、八古墩北路三期等3条微循环道路建设。

保障水体提质及岸线环境整治提升,全区6个湖泊水质全部达标;确保全区排水管网安全、畅通,排水设施管护良好,对汉口文体中心场馆周边排水设施进行了排查。

文化再提档

江汉区历史商业文化厚重,“精致江汉”不仅要有高楼大厦,更要在文化上得到体现。该区街头小景、园林绿化处处彰显人文氛围。

该区“见绿提质”,对全区道路高标准同树种补缺株、在主次干道树穴盖板全覆盖。对于地下管线集中的重点区域,将采取垒土“高台种植”的方式种行道树,且高台材质、颜色与周边重点单位建筑风格一致,确保精细。

“立体绿化”的理念贯穿城市细节中:市社会福利院、市博物馆等4个单位都种上月季花墙;顶秀晶城、全国服装贸易中心两处屋顶绿化提档升级;12座人行天桥将全部被鲜花妆点;三环线姑嫂树高架绿化提升,中央隔离带被安装上红叶石楠移栽及丰花月季种植……游客和市民穿梭城市间,都能享受宜人景色。

文明再提质

江汉区将大力开展“清洁家园迎军运”活动,发动市民,从“细节”做起,从“小节”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纠正“习以为常”的陋习,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质。

重点整治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低俗广告、乱涂乱贴、促销噪声、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

在火车站等窗口地点,招募熟悉外语的志愿者。同时对站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更贴心高效的服务,让外宾宾至如归。

宣传再提效

要利用地铁、公交、大型商圈等区域广告设施,加大军运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同时按照国际赛事标准规范标识。

接待酒店——东方建国饭店立面整治面貌一新

建管并重——既抓建设,也抓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江汉区在城市治理中立足长效、整治顽疾,也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管好城市“天际线”

江汉区城管部门开展户外广告、管线专项清理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武广商圈、汉口火车站、发展大道等核心地段广告招牌的整治规范。引导广告牌与主体建筑融合一体,对超大广告牌超亮度的霓虹灯,出重拳彻底整治。            

对于楼顶管线这个“第五立面”,重点打造治理样板区,之后再统筹推进。对于8条重点道路上的管线启动集中整治,对连通道100米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入地、平整。

扮靓“城市家具”

对于环境提升涉及到的城市家具容貌、桥梁涂装等重点任务,江汉区城管部门进一步进行排查梳理,制定具体整治任务清单。目前已完成部分亭棚迁移和拆除,并将对全部12座桥梁进行涂装。

启动“亮化工程”

江汉区以军运会景观亮化提升工程为契机,在今年城建计划景观亮化工程原有点位的基础上,增加点位,保证效果,分三期建设完成277栋楼宇亮化工程,构建全区景观亮化南、中、北全域覆盖,点、线、面交相辉映的良好格局。

精细“工地管控”

加强“三旧”改造、市政工程等施工现场管控,加强渣土清运、扬尘管控,做到围挡美化、施工文明。确保围挡宣传内容、比例协调,颜色搭配等典雅得体。

重点保障线路——发展大道立体绿化

和谐稳定——既抓拆违,也抓维稳

城市管理的提升,要把好事办好,也是一门学问。江汉区下力气把工作做细,把评估做到位,把问题分析全面,为军运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铁腕拆违

以“零容忍”态度整治违建。无论是重点比赛场馆、线路、酒店周边,还是背街小巷,对违章情况包保到人、限时限期,狠抓重点保障线路、重点区域违法建设拆除,狠抓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查控,下决心有一起查处一起。

用情维稳

领导干部“变上访为下访”,更多向基层下沉,天天分析排查,用心用情让市民的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工匠精神  奥运标准

汉口文体中心“蝶变”惠及百姓

汉口文体中心“雄踞”西北湖畔17年。如今,这座地标性的场馆正在经历一场华丽“蝶变”——经过修缮、改造、升级,汉口文体中心将以“雄鹰展翅”的新姿和多元化的复合功能迎接军运会选手、嘉宾及广大市民。

军运会足球场馆——汉口文体中心修缮升级

高规格设计

新建地下750个车位

草坪限高3到5厘米

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的汉口文体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为解决场馆停车位奇缺,满足军运会赛时停车及未来周边停车需要,向地下开挖10米深,建设两层停车场共计750个车位。未来,体育馆周边地上车辆全部引入地下,地面建成大公园。

升级改造过程中,将对建筑部分、竞赛场地、配套环境、设施设备、器材用具等五大类共27个项目进行全新设计规划。建筑立面结构进行了调整,原有屋顶屋面全面翻新更换,运用最新材料和设计手法。

场馆与周边的西北湖景观相融,屋顶色彩调成天蓝色,俯瞰场馆,如一只天蓝色的雄鹰张开翅膀。

改造参照最新的国际标准,如运动草坪按照国际足球赛事标准,移植在场馆后将在此扎根,对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达到中到大雨不积水,即使下雨天也能比赛的标准。草坪高度将保持在3到5厘米,请专业绿化公司养护。

改造后,观众将能从9个入口进入看台区,每个入口都按国际赛事安全标准设置安全门、安检机。

场馆还将涵盖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工作室、竞赛工作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工作室、球童休息室、比赛监督办公室、新闻发布室、媒体工作室、大型活动指挥室、灯光控制中心、音响广播中心、大屏显示控制中心、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康复中心、体育展示中心等功能。

高质量施工

施工监理24小时监督

钢结构除锈坚持奥运标准


为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汉口文体中心在施工前对原有场馆的钢结构专门进行质检,并对场馆的地质结构和建筑结构重新勘测。

在屋顶焊接施工时避免出现火花四溅,施工方摒弃普通电焊方式,采用离子焊。这种工艺能一次焊透双面成形,焊接速度快,生产率高,变形小。

屋面板、檀条除锈,也很讲究。先对钢梁表面进行冲洗,再打磨,涂上底漆和防锈防火的面漆,锈蚀严重部位还要进行喷砂除锈,换上新漆。文体中心的钢结构除锈坚持奥运标准,与武汉长江大桥的除锈工艺类似。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施工监理在现场24小时监督,施工单位也派驻工程师全程跟踪。

高效能使用

“西北湖+”生态圈

“百姓乐园”永不“闭馆”

汉口文体中心升级改造,是江汉区“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最大项目。区委区政府尤其强调,其修缮提升工作将坚持“既满足赛事需求,又考虑赛后利用,方便市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原则,以求高效使用。

军运会后,汉口文体中心将以公益事业为主,赛事和平时结合。赛中保障赛事,赛后对公众开放,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地面区域将回归公共文体事业,真正换来市民的活动空间。同时整合现有的场地,通盘打造“足球、羽毛球、网球”三大文体品牌。

中心内的荆楚金石博物馆和非遗文化馆,未来都将在场馆内保留,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好去处。

汉口文体中心的使用,将呼应“西北湖+”创新生态圈的整体布局。未来,广大市民来到西北湖,可以参与竞技体育,可以来休闲旅游,可以来品味文化底蕴,可以到西北湖赏花赏景,可以到书吧茶吧品味书香,还可以到花园道购物……这是真正永不闭馆的“百姓乐园”,也将是未来城市的靓丽“名片”。

全域亮点区块示意图

品质提升“时间表”

◎建设工地整治

既有工地2018年10月31日前整治完成


◎铁路沿线市容环境整治

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


◎户外广告招牌整治提升、违法建设整治及建筑立面整治

2019年3月31日前完成


◎园林绿化提升

2019年5月31日前完成


◎景观照明和城市家具整治提升

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


◎桥梁涂装

2019年7月31日前完成


◎道路路面整治提升

2019年8月31日前完成


◎示范片区整治提升

2019年8月31日前完成阶段目标任务


◎水体提质

2019年8月31日前完成


◎大气治理

2019年9月30日前完成


策划:江汉区委宣传部

撰文:刘元聪 朱素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