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得黑、化浓妆容易“招”蚊子,这事可不是瞎说

©原创 2018-07-06 09:23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6日讯(记者陈智)4日,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首个“蚊子出没”预报,用大数据预报全国的蚊子出没情况,用户能查询所在地的蚊子出没实况数据。


“蚊子出没”预报准不准?又有何科学依据?长江日报记者就此连线了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并采访了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的医学气象专家以及武汉市疾控中心的“蚊子专家”。

用大数据预报“蚊子出没”靠谱吗?

长江日报记者从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蚊子出没”预报采用了全国智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和精细化预报产品作为技术支撑,综合气象要素和蚊子生长的环境特点,将预报等级分为较少、正常、较多和多四个等级,每小时更新一次蚊子出没实况数据。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正洪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款用大数据预测蚊子出没的产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智能网格就是把全国分成5公里×5公里的网格,每隔1小时自动预报一次这个正方形里的气温、降水、日照、风等,这项技术为这款预测产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陈正洪说,“预测中,很可能是将智能网格中得到的气象要素对接一个方程式,并结合各地上一年或上一代蚊子的基数等相关数据,得出的蚊子出没指数。”

陈正洪分析,光照、温度、降水和湿度是影响蚊子出没的重要因素,这是由蚊子这一生物体本身的繁殖、生长环境及其喜好决定的。“极端的天气或者环境下,蚊子将无法生存。”结合江苏气象发布的全国蚊子出没分布图,陈正洪说,“蚊子在沙漠、高原是‘活不成’的。就武汉地区而言,在连续高温或者频繁降水时,蚊子也会‘死很多’。气温太高,蚊子会热死;雨水太大,蚊子的栖息地会被破坏,蚊子会被淹死或被雨水冲走。”

“蚊子出没”预报真的能定位到用户所在地进行蚊子出没预报吗?长江日报记者进入“江苏气象”官方微信体验了一下。

点击下方菜单栏的“蚊子预报”,即可进入“蚊子出没预报”界面,预报能精确定位到用户所在地。5日,武汉阴雨湿热,“气象条件很适宜蚊子生长”,白天的蚊子出没指数都在90以上,明显高于4日。向下滑动时,还会呈现全国蚊子出没分布图、“24小时蚊子出没预报”“未来三天预报”等模块,用户还能根据所在地状况对蚊子出没预报进行评价、反馈,选择“准”或者“不准”。截至长江日报记者发稿时,界面显示,86%的用户认为蚊子出没预报“准”,14%的用户认为“不准”。


7月6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体验文字出没预报(gif制作:张皓练)
    武汉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主任技师吴太平对蚊子出没预报并不看好:“我目前并没有看到相关的研究报告,我对这个预报结果是持怀疑态度的。影响蚊子繁殖、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季节、天气,甚至所在地区的经纬度、积水状况都会对蚊子的活跃程度产生影响,需要综合考量。”

7月5日蚊子出没预报截图




长得黑、化浓妆容易“招”蚊子

有实验证明,蚊子更加“青睐”呼吸频率较快、出汗多、新陈代谢快、化浓妆以及经常喝酒吃肉的人。此外,由于蚊子具有趋暗性,穿深色衣服及肤色偏黑的人比较招蚊子。

长江日报记者从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蚊子集中出现在6至9月。气象条件与蚊子的生长繁殖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当气温在25至30℃时,蚊子繁殖最快。而江南梅雨季节时,由于气温升高、闷热潮湿,进一步扩大蚊子孳生面积,造成蚊子数量迅速增多,密度升高,蚊子出没也将更加猖獗;不过,雨量较大的时候,水流会形成一定的冲刷作用,蚊子会略有减少。当然,由于各地蚊子品类不同,受影响的气象条件也略有差异。

“在农村地区蚊虫往往会比较活跃,而在人群聚集的城区,多数地方蚊子较多,包括地下停车场、下水道、水沟甚至居民养花用水的地方,积水超过2厘米都容易生蚊,管理不善会导致蚊子泛滥。”吴太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其实,防蚊的技术措施很简单,离开了水蚊子就活不成了。”

在日常生活中,物理隔离是居家防蚊的最有效方式。吴太平说,装纱窗、挂蚊帐能有效防止被蚊虫叮咬。他还特别提到,在选购杀蚊产品时,要选择有“农药登记证”的杀虫剂,有证的都是经过了严格测试了的,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放心使用。

链接:

樱花预报、烟花预报、彩虹预报……气象台还能预报这些

除了“蚊子出没”预报,在全国范围内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预报。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正洪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全国范围内,花粉预报、洗车预报、紫外线预报、穿衣指数等都相对常见,相信大多数民众对此都不陌生。此外,还有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预报,包括武汉大学的“樱花预报”,麻城龟峰山的“杜鹃花预报”,北京的“烟花预报”,神农架还开展了“彩虹预报”“云海预报”的研究工作。

陈正洪介绍,北京气象服务中心在春节期间发布的“烟花预报”其实是指“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这个预报的原理比较简单。若一个地方的空气是上升的就比较适合放烟花,也就是说,燃放烟花产生的有害气体可以向外释放;相反,若气流下沉,空气排不出去,就不适合燃放烟花,这也是我们气象学中常说的大气条件不适宜污染物扩散。”

“只要你想得到,我们都可以预报。”陈正洪笑着说,“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只要跟气象相关,我们都可以尝试预报。至于准确率,我们可以通过完善技术手段来提高预报的准确程度。正如天气预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现在仍需要不断地投入和发展。”

【编辑:朱艳琳】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6日讯(记者陈智)4日,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首个“蚊子出没”预报,用大数据预报全国的蚊子出没情况,用户能查询所在地的蚊子出没实况数据。


“蚊子出没”预报准不准?又有何科学依据?长江日报记者就此连线了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并采访了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的医学气象专家以及武汉市疾控中心的“蚊子专家”。

用大数据预报“蚊子出没”靠谱吗?

长江日报记者从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蚊子出没”预报采用了全国智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和精细化预报产品作为技术支撑,综合气象要素和蚊子生长的环境特点,将预报等级分为较少、正常、较多和多四个等级,每小时更新一次蚊子出没实况数据。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正洪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款用大数据预测蚊子出没的产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智能网格就是把全国分成5公里×5公里的网格,每隔1小时自动预报一次这个正方形里的气温、降水、日照、风等,这项技术为这款预测产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陈正洪说,“预测中,很可能是将智能网格中得到的气象要素对接一个方程式,并结合各地上一年或上一代蚊子的基数等相关数据,得出的蚊子出没指数。”

陈正洪分析,光照、温度、降水和湿度是影响蚊子出没的重要因素,这是由蚊子这一生物体本身的繁殖、生长环境及其喜好决定的。“极端的天气或者环境下,蚊子将无法生存。”结合江苏气象发布的全国蚊子出没分布图,陈正洪说,“蚊子在沙漠、高原是‘活不成’的。就武汉地区而言,在连续高温或者频繁降水时,蚊子也会‘死很多’。气温太高,蚊子会热死;雨水太大,蚊子的栖息地会被破坏,蚊子会被淹死或被雨水冲走。”

“蚊子出没”预报真的能定位到用户所在地进行蚊子出没预报吗?长江日报记者进入“江苏气象”官方微信体验了一下。

点击下方菜单栏的“蚊子预报”,即可进入“蚊子出没预报”界面,预报能精确定位到用户所在地。5日,武汉阴雨湿热,“气象条件很适宜蚊子生长”,白天的蚊子出没指数都在90以上,明显高于4日。向下滑动时,还会呈现全国蚊子出没分布图、“24小时蚊子出没预报”“未来三天预报”等模块,用户还能根据所在地状况对蚊子出没预报进行评价、反馈,选择“准”或者“不准”。截至长江日报记者发稿时,界面显示,86%的用户认为蚊子出没预报“准”,14%的用户认为“不准”。


7月6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体验文字出没预报(gif制作:张皓练)
    武汉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主任技师吴太平对蚊子出没预报并不看好:“我目前并没有看到相关的研究报告,我对这个预报结果是持怀疑态度的。影响蚊子繁殖、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季节、天气,甚至所在地区的经纬度、积水状况都会对蚊子的活跃程度产生影响,需要综合考量。”

7月5日蚊子出没预报截图




长得黑、化浓妆容易“招”蚊子

有实验证明,蚊子更加“青睐”呼吸频率较快、出汗多、新陈代谢快、化浓妆以及经常喝酒吃肉的人。此外,由于蚊子具有趋暗性,穿深色衣服及肤色偏黑的人比较招蚊子。

长江日报记者从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蚊子集中出现在6至9月。气象条件与蚊子的生长繁殖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当气温在25至30℃时,蚊子繁殖最快。而江南梅雨季节时,由于气温升高、闷热潮湿,进一步扩大蚊子孳生面积,造成蚊子数量迅速增多,密度升高,蚊子出没也将更加猖獗;不过,雨量较大的时候,水流会形成一定的冲刷作用,蚊子会略有减少。当然,由于各地蚊子品类不同,受影响的气象条件也略有差异。

“在农村地区蚊虫往往会比较活跃,而在人群聚集的城区,多数地方蚊子较多,包括地下停车场、下水道、水沟甚至居民养花用水的地方,积水超过2厘米都容易生蚊,管理不善会导致蚊子泛滥。”吴太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其实,防蚊的技术措施很简单,离开了水蚊子就活不成了。”

在日常生活中,物理隔离是居家防蚊的最有效方式。吴太平说,装纱窗、挂蚊帐能有效防止被蚊虫叮咬。他还特别提到,在选购杀蚊产品时,要选择有“农药登记证”的杀虫剂,有证的都是经过了严格测试了的,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放心使用。

链接:

樱花预报、烟花预报、彩虹预报……气象台还能预报这些

除了“蚊子出没”预报,在全国范围内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预报。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正洪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全国范围内,花粉预报、洗车预报、紫外线预报、穿衣指数等都相对常见,相信大多数民众对此都不陌生。此外,还有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预报,包括武汉大学的“樱花预报”,麻城龟峰山的“杜鹃花预报”,北京的“烟花预报”,神农架还开展了“彩虹预报”“云海预报”的研究工作。

陈正洪介绍,北京气象服务中心在春节期间发布的“烟花预报”其实是指“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这个预报的原理比较简单。若一个地方的空气是上升的就比较适合放烟花,也就是说,燃放烟花产生的有害气体可以向外释放;相反,若气流下沉,空气排不出去,就不适合燃放烟花,这也是我们气象学中常说的大气条件不适宜污染物扩散。”

“只要你想得到,我们都可以预报。”陈正洪笑着说,“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只要跟气象相关,我们都可以尝试预报。至于准确率,我们可以通过完善技术手段来提高预报的准确程度。正如天气预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现在仍需要不断地投入和发展。”

【编辑:朱艳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