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刘辛未整理
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宣判
去年,一女孩在列车上遭遇二手烟后起诉某铁路局,被称为“国内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近日,法院判决铁路局在该车上取消吸烟区。
@浮梁稿人:戒烟不是强制性的,设立吸烟区也是为了保护不吸烟的乘客。我反对列车上撤销吸烟区,应给烟民一个缓解区域。可以通过科学设计完善和加强吸烟区的建设,从而防止不吸烟的乘客吸到二手烟。
@向日葵的微笑:列车这种狭小封闭的空间本就不适宜吸烟,一人吸烟众人就会受影响,特别是孕妇小孩老人,更应远离二手烟。普通列车乘客让渡权益给烟民,但列车不禁烟不应成惯性。
“共享停车位”顺应民众需求
近日,江苏扬州很多小区推出“共享停车位”。小区居民发布自家车位空闲时间段,外来车主通过公众号查到后,支付押金停车。
@马果叶:小区推出“共享停车位”大幅度提升了车位利用率,虽然给小区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但借助电子科技提升管理,问题不难解决,值得提倡。
@豆豆:停车难已成为城市的通病,共享车位可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缓解停车难,但同时应加强小区的巡逻和管理,切实让业主们放心。
语文教材“外婆”改“姥姥”引争议
近日有网友称,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有网友认为普通话应该有统一的标准,也有网友认为已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述不应被刻意更改。
@黄文毅:刻意更改日常生活中已经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述,不仅起不到统一“标准”的效果,反而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朱金良:语言是一种传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不必刻意强求一律。
原标题为《微会议》
【编辑 李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