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履行职能关注老百姓的“心事” 武昌区十五届人大首场专题询问会聚焦“三旧改造”

©原创 2018-06-24 23:29


通讯员黄梦云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4日讯(通讯员 刘金峰 周颖华)  “如何科学合理制定三旧改造规划?如何使三旧改造真正成为推动武昌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动能,提升城市品质、普惠百姓?”6月22日,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询问会,区人大代表围绕“三旧改造”这一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主题,向该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询问。

此次对武昌区2016-2017年三旧改造项目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的专题询问,是对十五届武昌区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持续推动旧城有序改造更新,拓展我区持续发展空间的议案》办理的追踪问效,是对2017年区人大常委会为支持政府棚户区改造所作决议落实情况的持续监督,是对2018年区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快旧城改造工作”重点调研课题成果的深化和丰富。旨在通过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全面了解武昌区三旧改造推进落实情况,探索破解工作推进中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督促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三旧改造步伐,有序推动项目建设,促进城市有机更新。

今年4月份以来,武昌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该区人大常委会各副主任任组长的6个专题调研组,围绕三旧改造工作运行机制、房屋征收及项目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平衡、产业升级和重大项目策划、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社会舆论氛围营造等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6个调研组分别与20余个政府职能部门、13条街道及20余个社区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调研,先后组织召开座谈会10余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武昌区高度重视三旧改造工作,全区共成立24个区级项目指挥部,由区领导挂帅,加强日常调度、协调处置问题,加快项目进度。2016-2017年,武昌区共策划79项旧城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397.9亿元,完成土地供应28宗,供地面积达1091.16亩。

武昌区政府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先导,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着力促进三旧改造项目增质提速。一是提升了民生品质。通过实施三旧改造项目,特别是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的棚户区进行改造升级,为11008户居民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二是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市政道路建设,打通了惠安路南段、沙湖大道南段等38条微循环道路,新建了4946个公共停车泊位;严格落实规划布点,配建了一批社区用房、党员活动中心、医疗服务、幼儿园、中小学等民生设施。三是增强了城市功能。结合三旧改造项目,规划布点“白沙•智洲”、“中科武大•智谷”、“武汉•世界工程设计之都”等双创园区,为武昌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空间载体;加快实施滨江商务核心区、得胜桥千年古轴等长江主轴江南亮点区块建设范围内一批成片连片项目,武昌重点功能区的综合功能和现代服务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四是促进了经济发展。2016-2017年,通过三旧改造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309.55亿元,引进30亿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8个,新开工服务业项目33个。2017年武昌地区生产总值1102.5亿元,其中服务业占比达85.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40亿元,稳居武汉中心城区前列。

      

据了解,这是武昌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会,也是本届人大常委会在监督方式和方法上的一次重大探索和创新。专题询问作为对询问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比一般意义上的询问更尖锐、更具体、更具有互动性。询问会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代表现场提出了17个问题。武昌区政府区长、分管副区长及区政府办、区建委、滨江文化商务区管委会、区征收办、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信访局、区卫计委、区文体旅发委、区房管局、区法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即时作答。下一步,武昌区将利用“三旧”政策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以城市更新来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用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人居环境和提升居民幸福感,不断优化“三区两翼”空间布局,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

【编辑  肖月】  


通讯员黄梦云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4日讯(通讯员 刘金峰 周颖华)  “如何科学合理制定三旧改造规划?如何使三旧改造真正成为推动武昌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动能,提升城市品质、普惠百姓?”6月22日,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询问会,区人大代表围绕“三旧改造”这一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主题,向该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询问。

此次对武昌区2016-2017年三旧改造项目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的专题询问,是对十五届武昌区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持续推动旧城有序改造更新,拓展我区持续发展空间的议案》办理的追踪问效,是对2017年区人大常委会为支持政府棚户区改造所作决议落实情况的持续监督,是对2018年区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快旧城改造工作”重点调研课题成果的深化和丰富。旨在通过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全面了解武昌区三旧改造推进落实情况,探索破解工作推进中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督促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三旧改造步伐,有序推动项目建设,促进城市有机更新。

今年4月份以来,武昌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该区人大常委会各副主任任组长的6个专题调研组,围绕三旧改造工作运行机制、房屋征收及项目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平衡、产业升级和重大项目策划、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社会舆论氛围营造等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6个调研组分别与20余个政府职能部门、13条街道及20余个社区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调研,先后组织召开座谈会10余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武昌区高度重视三旧改造工作,全区共成立24个区级项目指挥部,由区领导挂帅,加强日常调度、协调处置问题,加快项目进度。2016-2017年,武昌区共策划79项旧城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397.9亿元,完成土地供应28宗,供地面积达1091.16亩。

武昌区政府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先导,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着力促进三旧改造项目增质提速。一是提升了民生品质。通过实施三旧改造项目,特别是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的棚户区进行改造升级,为11008户居民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二是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市政道路建设,打通了惠安路南段、沙湖大道南段等38条微循环道路,新建了4946个公共停车泊位;严格落实规划布点,配建了一批社区用房、党员活动中心、医疗服务、幼儿园、中小学等民生设施。三是增强了城市功能。结合三旧改造项目,规划布点“白沙•智洲”、“中科武大•智谷”、“武汉•世界工程设计之都”等双创园区,为武昌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空间载体;加快实施滨江商务核心区、得胜桥千年古轴等长江主轴江南亮点区块建设范围内一批成片连片项目,武昌重点功能区的综合功能和现代服务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四是促进了经济发展。2016-2017年,通过三旧改造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309.55亿元,引进30亿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8个,新开工服务业项目33个。2017年武昌地区生产总值1102.5亿元,其中服务业占比达85.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40亿元,稳居武汉中心城区前列。

      

据了解,这是武昌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会,也是本届人大常委会在监督方式和方法上的一次重大探索和创新。专题询问作为对询问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比一般意义上的询问更尖锐、更具体、更具有互动性。询问会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代表现场提出了17个问题。武昌区政府区长、分管副区长及区政府办、区建委、滨江文化商务区管委会、区征收办、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信访局、区卫计委、区文体旅发委、区房管局、区法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即时作答。下一步,武昌区将利用“三旧”政策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以城市更新来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用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人居环境和提升居民幸福感,不断优化“三区两翼”空间布局,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

【编辑  肖月】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