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护旗进场,中国小护旗手个个身怀才艺

©原创 2018-06-15 22:39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5日讯(记者陈智)14日,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在莫斯科卢日尼基8万人体育场拉开战幕。俄罗斯和沙特球员出场前,来自中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6位少年护送国际足联会旗踏上绿茵场,成为世界的焦点。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开幕式初次出现中国护旗手。

当地时间15日上午7时30分,长江日报记者连线俄罗斯莫斯科,采访了准备启程回国的小护旗手们和他们的领队老师陈玉佳。

护旗,“旗子挺重”拽得手酸到发抖

当地时间14日中午12点,领队就带着6位小护旗手提前6小时来到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彩排。

“排练的时候,我们6个人一遍一遍地拉旗。旗子挺重的,不太容易拉直,所以我们必须‘死拽着’,有的时候手会酸到发抖,我们都坚持了下来。”15岁护旗手汪美仑在回忆卢日尼基体育场的经历时,激动地加快了语速,“到正式上场的时候,观众席上坐满了人,我第一次听到这么大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汪美仑还开心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们在10分钟的护旗任务中都尽力展现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一直陪着我们的国际足联的俄罗斯小姐姐和大赛其他组织人员都夸我们表现得非常好!我们非常自豪,相信国人也会为我们自豪的!”

顺利完成护旗任务后,小护旗手们就坐上看台观看了东道主俄罗斯与沙特的比赛。14岁的苗族少女莫秋是6位护旗手之一,作为学校足球队的队员,她站在世界杯绿茵场上的感受更特别:“昨晚超级爽,就像做梦一样!看比赛的时候,我特别想上去踢几脚!”

黎族少年蒋啸梦想当职业球员。他9岁起就跟着父亲踢球,父子俩都是县足球俱乐部的球员。“这次来俄罗斯,我帮爸爸圆了现场看世界杯的梦。真想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看到中国队的英姿。”

场下,用芦笙吹世界杯主题曲为小球员加油

俄罗斯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5点,小护旗手们抵达俄罗斯。

小护旗手们的领队、贵州省丹寨县委外宣办副主任陈玉佳坦言:“小护旗手们的行程真的非常紧凑!在完成护旗任务的同时,还参与了不少交流活动,接受了国内外媒体采访……”

13日下午3时许,小护旗手们来到2018中俄青少年校园足球友谊赛现场,护旗手杨昌胜还用芦笙吹奏了2018世界杯的主题曲为中国小球员加油鼓劲,受到大家的欢迎。

“来俄罗斯之前,我和家人做了好几十张关于贵州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明信片,送给了外国朋友,给他们讲讲我家乡的故事!”擅长英语口语的15岁护旗手汪美仑兴奋地告诉记者,“了解到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后,外国朋友都觉得新鲜又有趣,开心地和我分享了莫斯科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汪美仑也用英文流利地与记者们进行了交流。

陈玉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小护旗手们将搭乘当地时间15日中午的航班回国,预计北京时间16日凌晨抵达北京。

小护旗手这样选出

万达作为国际足联的顶级赞助商,与国际足联达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拥有世界杯护旗手招募的权益,万达“瞄准”了他们帮扶的贵州省丹寨县。在4月14日和15日举行的护旗手选拔活动中,3870名丹寨县适龄少年报名参加。经过多轮选拔,最终,6名丹寨少年——杨昌胜、莫秋、汪美仑、蒋啸、周露露和王邦健赢得了亮相俄罗斯世界杯的机会,他们当中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13岁。

陈玉佳说,“爱足球”和“身怀才艺”是护旗手选拔的重要标准。6名护旗手中,莫秋是校女子足球队队员,蒋啸是校男足队长,杨昌胜擅长吹苗族的传统乐器芦笙,汪美仑的演讲水准不错,王邦健是位武术爱好者,周露露则能歌善舞。

【编辑:叶凤】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5日讯(记者陈智)14日,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在莫斯科卢日尼基8万人体育场拉开战幕。俄罗斯和沙特球员出场前,来自中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6位少年护送国际足联会旗踏上绿茵场,成为世界的焦点。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开幕式初次出现中国护旗手。

当地时间15日上午7时30分,长江日报记者连线俄罗斯莫斯科,采访了准备启程回国的小护旗手们和他们的领队老师陈玉佳。

护旗,“旗子挺重”拽得手酸到发抖

当地时间14日中午12点,领队就带着6位小护旗手提前6小时来到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彩排。

“排练的时候,我们6个人一遍一遍地拉旗。旗子挺重的,不太容易拉直,所以我们必须‘死拽着’,有的时候手会酸到发抖,我们都坚持了下来。”15岁护旗手汪美仑在回忆卢日尼基体育场的经历时,激动地加快了语速,“到正式上场的时候,观众席上坐满了人,我第一次听到这么大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汪美仑还开心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们在10分钟的护旗任务中都尽力展现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一直陪着我们的国际足联的俄罗斯小姐姐和大赛其他组织人员都夸我们表现得非常好!我们非常自豪,相信国人也会为我们自豪的!”

顺利完成护旗任务后,小护旗手们就坐上看台观看了东道主俄罗斯与沙特的比赛。14岁的苗族少女莫秋是6位护旗手之一,作为学校足球队的队员,她站在世界杯绿茵场上的感受更特别:“昨晚超级爽,就像做梦一样!看比赛的时候,我特别想上去踢几脚!”

黎族少年蒋啸梦想当职业球员。他9岁起就跟着父亲踢球,父子俩都是县足球俱乐部的球员。“这次来俄罗斯,我帮爸爸圆了现场看世界杯的梦。真想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看到中国队的英姿。”

场下,用芦笙吹世界杯主题曲为小球员加油

俄罗斯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5点,小护旗手们抵达俄罗斯。

小护旗手们的领队、贵州省丹寨县委外宣办副主任陈玉佳坦言:“小护旗手们的行程真的非常紧凑!在完成护旗任务的同时,还参与了不少交流活动,接受了国内外媒体采访……”

13日下午3时许,小护旗手们来到2018中俄青少年校园足球友谊赛现场,护旗手杨昌胜还用芦笙吹奏了2018世界杯的主题曲为中国小球员加油鼓劲,受到大家的欢迎。

“来俄罗斯之前,我和家人做了好几十张关于贵州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明信片,送给了外国朋友,给他们讲讲我家乡的故事!”擅长英语口语的15岁护旗手汪美仑兴奋地告诉记者,“了解到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后,外国朋友都觉得新鲜又有趣,开心地和我分享了莫斯科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汪美仑也用英文流利地与记者们进行了交流。

陈玉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小护旗手们将搭乘当地时间15日中午的航班回国,预计北京时间16日凌晨抵达北京。

小护旗手这样选出

万达作为国际足联的顶级赞助商,与国际足联达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拥有世界杯护旗手招募的权益,万达“瞄准”了他们帮扶的贵州省丹寨县。在4月14日和15日举行的护旗手选拔活动中,3870名丹寨县适龄少年报名参加。经过多轮选拔,最终,6名丹寨少年——杨昌胜、莫秋、汪美仑、蒋啸、周露露和王邦健赢得了亮相俄罗斯世界杯的机会,他们当中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13岁。

陈玉佳说,“爱足球”和“身怀才艺”是护旗手选拔的重要标准。6名护旗手中,莫秋是校女子足球队队员,蒋啸是校男足队长,杨昌胜擅长吹苗族的传统乐器芦笙,汪美仑的演讲水准不错,王邦健是位武术爱好者,周露露则能歌善舞。

【编辑:叶凤】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