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高福进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这个预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关于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我们在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得出如下结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国外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它集中体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也无法拒绝
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这个预言在如今成为现实证明了马恩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现实意义: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对外开放、深化改革的理念始终如一。不过,我们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重视自身文明绝不是唯我独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吸收了世界各国文明中的积极要素,获取了其他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屡次提出,各国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文明都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在2014年9月24日纪念我国伟大思想家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来自全球各地数百名儒学学者提出了这一论述。他在道出中华文明之特别伟大的同时,也指出更要尊重他国文化的价值,他说:“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尤其指出要重视我们自身的文明成就,不过绝非是唯我独尊,亦即所谓“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对于其他任何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思想及各种文明成果的长处和精华,文明都要虚心接受——此亦为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将外来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汲取了他国优良的思想文化,尤其是民主和法治的思想,当然,这是在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前提下进行的。
就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实践历程而言,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和政治实践的历程体现了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在这种近百年的革命、建设进程期间,中国共产党自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汲取先进的思想、理论尤其是相关的组织制度的经验。譬如,我们党对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加以吸收,将其作为我国行政改革思想的养料。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14个坚持”中的第13条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总之,我党始终坚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加以结合,目标是将这种外来优秀文明成果中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内容运用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和实践。
就民主法治观念而言,我们党积极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理念和经验。毕竟,这些国家具有数百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在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应当有效地汲取其中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营养要素,以厘清其内在逻辑,提炼出构成其核心与合理内涵的内容,以作为我们进行体制改革实践的重要东西。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稳步进行的,而非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在此,我们对于西方国家拥有历史悠久的法治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实践)的吸收尤为显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依法治国”的思想和理念,依法治国的实践进程也在稳步进行。当然,我们党也始终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坚持“以德治国”加以结合进行,特别是应当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法治思想,将我国的相关思想与西方国家的民主法治思想加以结合地进行,从而推进我们自己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现。
同各国人民一起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自各国现代化文明的全新实践,当然,它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现代化文明进程中经验和教训的系统总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既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此才能够互利共赢,从而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党中央在应对国际局势严峻考验的一系列战略思考。十八大以来,我们面临各种急难险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改革开放的政治智慧,“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世界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获得了一种新的选择,从而为解决人类文明向前迈进的各种难题贡献了我们自身的智慧和方案。即“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期间的挫折、教训使得我们既要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更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同时吸取失败的教训,避免走弯路甚至回头路,而是引领走上光明之路、富强之路。为此,面临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和千变万化,我们既要坚持合作共赢及共同发展,但是也决不依附他人甚至欺凌、掠夺别人,我们走的是共同发展之路。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标题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
【编辑 李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