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茶泽,生于武汉,曾就职于东亚足联。
据《环球时报》报道,约十万中国球迷计划赴俄罗斯观看本届世界杯。报道里采访某中国球迷,说道:“前两届世界杯在南半球举行,但这次在俄罗斯,离中国很近。”或许这代表了大部分决定去现场观赛的中国球迷的心声。作为十万分之一的我略有不同——我启程的关键词,是俄罗斯。我“居然”支持俄罗斯足球很多年了。
2010年12月2日,在武汉家中的电视机前,看到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为2018年世界杯举办国抽出的签上写着“RUSSIA”,我欢呼雀跃,言之凿凿,2018年夏天一定会去俄罗斯看球。那年冬天,在圣彼得堡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流连忘返激动不已的我,第一次切身领略到俄罗斯精神上“忧郁的灵魂”。如今因足球赛事故地重游,观看支持多年的俄罗斯足球队比赛,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足球场上,俄罗斯男子足球队上一次猛刷存在感,还得追溯到十年前的2008年。那一年,先是俱乐部方面,圣彼得堡泽尼特在欧联杯一路高歌,四分之一决赛客场4:1战胜勒沃库森,半决赛客场4:0击溃拜仁慕尼黑;那一年的瑞士-奥地利欧洲杯,荷兰教练希丁克带领俄罗斯在淘汰赛阶段淘汰了荷兰,俄罗斯中场发动机阿尔沙文君临天下。
说回到世界杯。这场四年一遇的盛事,不论是选择奔赴赛场,还是坐在电视机前,不论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每个人都有自己参与其中的方式,赛场上那些戏剧性的时刻冲击心灵,构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群体性回忆。
1868年12月10日,费奥多尔·丘特切夫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凭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
凭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
她不能用普通尺度衡量
她具有独特的气质——
对俄罗斯只能信仰
不过,这位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诗句却受到了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巨匠高尔基的严厉批评:“在那些日子里,当屠龙骑士同妖蛇殊死搏斗时,庸俗的市侩们却在用诗词和散文鼓吹‘凭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
不能用理智理解俄罗斯,用浪漫主义可以吗?用“战斗民族”这样的词汇去总结神秘的俄罗斯,这就是全部吗?在这片东西文明交汇的土地上,同样不能用理智理解的足球赛在这个夏天,会为我们留下怎样的群体性记忆,会发生怎样的奇迹?心中有太多问题,我可要好好观察。
【编辑: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