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是志愿者】王争艳志愿服务队

2017-10-19 20:04

【我是志愿者】


武汉市汉口医院王争艳志愿服务队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市汉口医院名誉院长、副主任医师王争艳的姓名而命名。队伍成立于2010年5月,现有成员62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志愿者34人,医院王争艳专家团专家28人,旨在进一步弘扬王争艳上医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激励全院职工、特别是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奉献他人、提升自我。2012年五月四日,队伍被武汉市卫生局确定为全市卫生系统学雷锋志愿服务4支专业团队之一并获授旗,队伍获市文明办高度肯定,先进事迹在中国文明网登载。


自成立以来,市汉口医院王争艳志愿服务队始终牢牢把握王争艳精神这一重要核心,坚持以“视患如亲,甘于奉献”的王争艳精神为引领,主动将王争艳精神与“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精神相结合,全面展现王争艳志愿服务队良好形象,树立医院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王争艳志愿服务队紧紧围绕“领导关切、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以服务社会、服务患者为重点,积极开展下乡义诊、医疗服务进社区、健康宣教及等形式多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志愿服务活动。


近3年来,王争艳志愿服务队共参与和开展“三下乡”、 深入基层义诊送医送药、控烟、结核病防治等各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年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间约80小时。在全市开展的“三万”活动中,王争艳志愿服务队主动帮扶弱势群体,连续三年为结对村贫困村民送医送药。自2011年开始,与江岸区二七街道达成协议,每年儿童节期间,工作室成员到二七街道帮扶、看望社区单亲、特困儿童,为他们送去急需的学习用品,受到街道居民的广泛赞誉。2012年,王争艳工作室响应《武汉晚报》“为贫困儿童捐字典”活动,组织成员为二七街贫困儿童捐献新华字典100本,活动被《武汉晚报》报道。

王争艳志愿服务队共收到患者感谢信、表扬信39封,志愿服务典型事迹被中央新闻频道、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中国文明网等媒体报道36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是志愿者】


武汉市汉口医院王争艳志愿服务队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市汉口医院名誉院长、副主任医师王争艳的姓名而命名。队伍成立于2010年5月,现有成员62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志愿者34人,医院王争艳专家团专家28人,旨在进一步弘扬王争艳上医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激励全院职工、特别是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奉献他人、提升自我。2012年五月四日,队伍被武汉市卫生局确定为全市卫生系统学雷锋志愿服务4支专业团队之一并获授旗,队伍获市文明办高度肯定,先进事迹在中国文明网登载。


自成立以来,市汉口医院王争艳志愿服务队始终牢牢把握王争艳精神这一重要核心,坚持以“视患如亲,甘于奉献”的王争艳精神为引领,主动将王争艳精神与“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精神相结合,全面展现王争艳志愿服务队良好形象,树立医院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王争艳志愿服务队紧紧围绕“领导关切、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以服务社会、服务患者为重点,积极开展下乡义诊、医疗服务进社区、健康宣教及等形式多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志愿服务活动。


近3年来,王争艳志愿服务队共参与和开展“三下乡”、 深入基层义诊送医送药、控烟、结核病防治等各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年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间约80小时。在全市开展的“三万”活动中,王争艳志愿服务队主动帮扶弱势群体,连续三年为结对村贫困村民送医送药。自2011年开始,与江岸区二七街道达成协议,每年儿童节期间,工作室成员到二七街道帮扶、看望社区单亲、特困儿童,为他们送去急需的学习用品,受到街道居民的广泛赞誉。2012年,王争艳工作室响应《武汉晚报》“为贫困儿童捐字典”活动,组织成员为二七街贫困儿童捐献新华字典100本,活动被《武汉晚报》报道。

王争艳志愿服务队共收到患者感谢信、表扬信39封,志愿服务典型事迹被中央新闻频道、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中国文明网等媒体报道36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