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老城新生,一座老城在新时代的觉醒和飞越(一)

2018-06-01 08:01


“红娘”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穿城而过的长江,既是武汉特有的城市中轴线,也是一道曾经无法跨越的天堑。1957年10月 ,“万里长江第一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 , 天堑变通途”。武汉与桥梁的渊源由此产生 , 确立了“建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武汉长江大桥从建成起就成为武汉最耀眼的地标,浓缩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文化。目前长江武汉段已建、在建的大桥共11座,其中沌口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和青山长江大桥同时建设。这些桥造型迥异,各具风格,成为长江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而这一座座跨越长江的大桥,自然就成了维系和见证两岸姑娘、小伙们爱情的“红娘”。

作 者:严好好

作品尺寸:55cm × 180cm

画 种:中国画


春光绿道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约上三五好友去东湖绿道踏青骑行,已然成为当下时髦的活动。当你随着连绵不断的绿道在湖中踏歌而行定会感受这个城市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最终画面定格在湖滨绿道休息的一群年轻人身上:阳光下,他们是在吟诵着屈原的诗句,还是在畅谈着明天的憧憬,给人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

作 者:朱良川

作品尺寸:11cm × 25cm

画 种:水彩


中山大道

这是一幅孩子的作品。充满童稚天真的线条,描绘的是有着 110 多年历史的武汉中山大道。自中山大道改造重新开街后,水塔、民众乐园、佳丽广场、南洋大楼、吉庆街、永康里……这些父母辈儿时记忆中“大武汉”的画面,又以新的姿态靓丽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是武汉的未来,武汉的明天更美好!

作 者:许樾宁(8 岁)

作品尺寸:36cm × 78cm

画 种:儿童画


江边集市

武汉炎热的夏季,微风吹拂的江边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这幅作品以冷色调为主,局部穿插暖色,以凉爽的色彩给炎夏中的江城一丝清新怡人的感觉。虽然天气是炎热的,但画中的意境则是轻松自由的,江城武汉人的幸福感还是满满的。

作 者:杜怡静

作品尺寸:180cm × 75cm

画 种:中国画


东湖绿道

长长的绿道两边,是个大大的东湖。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骑自行车,不用担心来往机动车辆干扰。在孩子的笔下,描绘的是自己心目中这座城市的美丽,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给予的爱。

作 者:杜承远(7 岁)

作品尺寸:36cm × 78cm

画 种:儿童画

都市动脉

地铁时代的到来,把武汉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多的市民不再为公交车的拥挤而烦恼,容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的轨道交通完美地弥补单一地面交通的不足,为我们的日常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即将建设起来的更多的地铁线路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 者:李安琪

作品尺寸:180cm × 190cm

画 种:中国画


都市动脉

地铁时代的到来,把武汉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多的市民不再为公交车的拥挤而烦恼,容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的轨道交通完美地弥补单一地面交通的不足,为我们的日常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即将建设起来的更多的地铁线路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 者:李安琪

作品尺寸:180cm × 190cm

画 种:中国画


江城晨曲

晨风徐徐,带着长江特有的湿润气息;钟声清悦,开启了江城新的一天。武汉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发生过太多的故事,从餐桌上每天不断更新的菜单,到“大学·产业·市场·政府”四位一体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每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总会给这片土地带来崭新

作 者:余信钢

作品尺寸:60cm × 90cm

画 种:中国画


江城新象

这幅作品以武汉中山大道新街为创作素材,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与现代都市街景相结合,在画面形式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点、线、面的构成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以独特的视角从侧面反映出武汉近年的高速发展。画中的万达广场、水塔、地铁站等标志性建筑,让人们在奇异的画面上感受到一种亲切。

作 者:宋德志

作品尺寸:180cm × 120cm

画 种:中国画


江火

遥望着窗外流过的江水 , 江上的老桥和新桥,还有那变化中的江城,总能触动您心中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武汉人的生活与他们往事回忆映照在桥下那滚滚东去的江水中。

如今这座美丽的江城日新月异,波光粼粼的江水也将继续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故事。

作 者:张漫

作品尺寸:55cm × 75cm

画 种:水彩

晓影

一抹朝霞在冉冉升腾,一座大厦拔地而起:这,就是今天武汉大发展的最好写照。武汉,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迎着新时代的朝阳,迎来新的灿烂与辉煌。

作 者:陈军生

作品尺寸:134cm × 69cm

画 种:中国画



“红娘”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穿城而过的长江,既是武汉特有的城市中轴线,也是一道曾经无法跨越的天堑。1957年10月 ,“万里长江第一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 , 天堑变通途”。武汉与桥梁的渊源由此产生 , 确立了“建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武汉长江大桥从建成起就成为武汉最耀眼的地标,浓缩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文化。目前长江武汉段已建、在建的大桥共11座,其中沌口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和青山长江大桥同时建设。这些桥造型迥异,各具风格,成为长江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而这一座座跨越长江的大桥,自然就成了维系和见证两岸姑娘、小伙们爱情的“红娘”。

作 者:严好好

作品尺寸:55cm × 180cm

画 种:中国画


春光绿道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约上三五好友去东湖绿道踏青骑行,已然成为当下时髦的活动。当你随着连绵不断的绿道在湖中踏歌而行定会感受这个城市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最终画面定格在湖滨绿道休息的一群年轻人身上:阳光下,他们是在吟诵着屈原的诗句,还是在畅谈着明天的憧憬,给人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

作 者:朱良川

作品尺寸:11cm × 25cm

画 种:水彩


中山大道

这是一幅孩子的作品。充满童稚天真的线条,描绘的是有着 110 多年历史的武汉中山大道。自中山大道改造重新开街后,水塔、民众乐园、佳丽广场、南洋大楼、吉庆街、永康里……这些父母辈儿时记忆中“大武汉”的画面,又以新的姿态靓丽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是武汉的未来,武汉的明天更美好!

作 者:许樾宁(8 岁)

作品尺寸:36cm × 78cm

画 种:儿童画


江边集市

武汉炎热的夏季,微风吹拂的江边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这幅作品以冷色调为主,局部穿插暖色,以凉爽的色彩给炎夏中的江城一丝清新怡人的感觉。虽然天气是炎热的,但画中的意境则是轻松自由的,江城武汉人的幸福感还是满满的。

作 者:杜怡静

作品尺寸:180cm × 75cm

画 种:中国画


东湖绿道

长长的绿道两边,是个大大的东湖。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骑自行车,不用担心来往机动车辆干扰。在孩子的笔下,描绘的是自己心目中这座城市的美丽,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给予的爱。

作 者:杜承远(7 岁)

作品尺寸:36cm × 78cm

画 种:儿童画

都市动脉

地铁时代的到来,把武汉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多的市民不再为公交车的拥挤而烦恼,容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的轨道交通完美地弥补单一地面交通的不足,为我们的日常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即将建设起来的更多的地铁线路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 者:李安琪

作品尺寸:180cm × 190cm

画 种:中国画


都市动脉

地铁时代的到来,把武汉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多的市民不再为公交车的拥挤而烦恼,容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的轨道交通完美地弥补单一地面交通的不足,为我们的日常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即将建设起来的更多的地铁线路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 者:李安琪

作品尺寸:180cm × 190cm

画 种:中国画


江城晨曲

晨风徐徐,带着长江特有的湿润气息;钟声清悦,开启了江城新的一天。武汉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发生过太多的故事,从餐桌上每天不断更新的菜单,到“大学·产业·市场·政府”四位一体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每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总会给这片土地带来崭新

作 者:余信钢

作品尺寸:60cm × 90cm

画 种:中国画


江城新象

这幅作品以武汉中山大道新街为创作素材,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与现代都市街景相结合,在画面形式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点、线、面的构成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以独特的视角从侧面反映出武汉近年的高速发展。画中的万达广场、水塔、地铁站等标志性建筑,让人们在奇异的画面上感受到一种亲切。

作 者:宋德志

作品尺寸:180cm × 120cm

画 种:中国画


江火

遥望着窗外流过的江水 , 江上的老桥和新桥,还有那变化中的江城,总能触动您心中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武汉人的生活与他们往事回忆映照在桥下那滚滚东去的江水中。

如今这座美丽的江城日新月异,波光粼粼的江水也将继续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故事。

作 者:张漫

作品尺寸:55cm × 75cm

画 种:水彩

晓影

一抹朝霞在冉冉升腾,一座大厦拔地而起:这,就是今天武汉大发展的最好写照。武汉,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迎着新时代的朝阳,迎来新的灿烂与辉煌。

作 者:陈军生

作品尺寸:134cm × 69cm

画 种:中国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