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8日讯 5月22日,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每周一次的葫芦丝特色课程在该校园林路校区和三弓路校区同时进行,两个校区200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集体演奏中国民族乐器葫芦丝。
“我从二年级开始学习葫芦丝,到四年级就达到十级水准啦!”六(2)班学生邹锦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非常喜爱葫芦丝典雅、优美的音色,在老师的指导下,他通过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和每晚至少半小时的练习,水平稳步提升。
邹锦江把练习葫芦丝当成了学习的“充电器”,偶尔吹奏一曲,能够消除疲惫,获得新的学习动力和能量。2017年,他与同学一起赴美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竞技结束后的葫芦丝表演让外国评审惊叹不已,给了他们额外的加分。
“葫芦丝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学生们说,这项艺术特长让他们收获了快乐,也获得了内在的学习动力。目前,全校二至六年级的两千多名学生人人都会吹奏葫芦丝。
据了解,钢花小学于2012年开始实施葫芦丝特色课程建设。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体艺特长,将葫芦丝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学校组建了教师葫芦丝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士传授相关技能,全体教师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等课余时间演练葫芦丝乐器,108人次通过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核。
目前,葫芦丝进课堂在钢花小学两个校区全面铺开,二至五年级已将葫芦丝正式纳入校本课程。学校还组建了“童心竹韵”葫芦丝特色社团,多次在市、区各个展演活动中亮相,并在武汉市第二届音乐节“鼓号管乐和特色队”展演中获得特色队银奖。
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全校学生的审美素质不断提升,每年在市区艺术节、艺术小人才竞赛中捷报频传。
(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张希 黄修杰 长江日报记者周迪摄)
百炼成钢,溢彩生花;乐学乐思,求真求新。我们用心记录下每时每刻的思考,记录下生命的感动,记录下真实的印迹。
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校长蔡伦涛
钢花小学以教育教学质量与体艺特长为发展两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美好童年,美好明天”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了“忠孝礼义育人、经典诵读润心、国球文化立志、体艺多元共融、美好童年共享”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愉快学习,全面发展。
【编辑: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