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别再让“帮忙投一票”绑架了孩子

©原创 2018-05-23 19:53


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通知》,要求停止各项关于学生(幼儿)个人荣誉的网络投票活动。通知一出,立即赢得了公众的一片叫好,有网友感叹:“朋友圈终于可以清净了。”

近几年来,“求投票”几乎成为了朋友圈里的刷屏信息,被人调侃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人情债”。此起彼伏、数不胜数的投票活动除了催生了大家的审美疲劳之外,还形成了链条式的人情绑架。因为关乎自己孩子的利益,很多家长即使内心不情愿,也会拉着朋友帮忙投票。投一票看似微不足道,实际是在拿自己积攒多年的人情成本作为交换砝码。碍于朋友的颜面,大多数人也会选择投上一票,但是,长期以往、不堪其扰地“被投票”,确实会一点一滴地消耗朋友的耐心,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人情退化。

朋友圈拉票不仅消费了家长的人情,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孩子价值观念。既然是比赛,公平就是最基本的前提,但是,“求投票”的行为完全无视了比赛的公平性,因为它把决定胜负的关键从台前拉到了幕后。不管孩子们的真实水平实际如何,抑或是没有为比赛付出努力,这些都不大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因为在这一场朋友圈的角逐战中,家长们的人脉关系才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朋友众多或者地位较高的家长往往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拉到更多的票数,相反,因为家长的交友圈相对狭窄或者影响力不够,孩子只能获得寥寥无几的几票支持。

本来是孩子们的舞台,却演变成了家长的竞争,这样的操作转换,孩子们可是看在眼里的。网络投票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是幼儿或者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家长如果不作出正确的示范,孩子们的思想极容易被误导。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用人脉给他们争取来的“荣誉”,并不会给孩子带来自尊心和成就感,反而可能会助长孩子们的攀比心理和惰性思维,让孩子们认识不到刻苦努力的价值和脚踏实地的意义。其实,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从这个方面讲,堆砌再多的虚假荣誉都比不上捍卫一个真实的世界来得有意义。

朋友圈投票连累了家长,带偏了孩子,其中唯一获利的,可能只有商家了。因为抓住了部分家长的“比拼”心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目标锁定到了儿童群体。他们用“光环”迷惑家长的判断,用成年人的“功利心”去绑架孩子们的“思无邪”,不断地制造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以服务于自己的商业推广。投票活动看似是为孩子创造了展示的平台,实际上是商家想通过家长的转发替他们拓展名声、增加流量,家长的每一次转发其实都是一个免费的商业广告。在这一场接着一场的投票活动中,商家不仅获得了关注,还积攒了一大批孩子与家长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成为商家自己的客户资源,还可以作为商品售卖给有需要的企业。

如今,“流毒甚广”的朋友圈投票终于被叫停了,家长们也应该作出相应的反思。孩子的世界本是澄澈的,容不下那么多无趣味的攀比、无价值的关注、无意义的虚荣,家长又何必把这些功利的冗杂投射到孩子的成长中。为孩子构建公平的平台,教孩子学会踏实的思想,帮孩子认可努力的价值,才是家长真正的责任。

【编辑:叶凤】



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通知》,要求停止各项关于学生(幼儿)个人荣誉的网络投票活动。通知一出,立即赢得了公众的一片叫好,有网友感叹:“朋友圈终于可以清净了。”

近几年来,“求投票”几乎成为了朋友圈里的刷屏信息,被人调侃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人情债”。此起彼伏、数不胜数的投票活动除了催生了大家的审美疲劳之外,还形成了链条式的人情绑架。因为关乎自己孩子的利益,很多家长即使内心不情愿,也会拉着朋友帮忙投票。投一票看似微不足道,实际是在拿自己积攒多年的人情成本作为交换砝码。碍于朋友的颜面,大多数人也会选择投上一票,但是,长期以往、不堪其扰地“被投票”,确实会一点一滴地消耗朋友的耐心,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人情退化。

朋友圈拉票不仅消费了家长的人情,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孩子价值观念。既然是比赛,公平就是最基本的前提,但是,“求投票”的行为完全无视了比赛的公平性,因为它把决定胜负的关键从台前拉到了幕后。不管孩子们的真实水平实际如何,抑或是没有为比赛付出努力,这些都不大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因为在这一场朋友圈的角逐战中,家长们的人脉关系才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朋友众多或者地位较高的家长往往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拉到更多的票数,相反,因为家长的交友圈相对狭窄或者影响力不够,孩子只能获得寥寥无几的几票支持。

本来是孩子们的舞台,却演变成了家长的竞争,这样的操作转换,孩子们可是看在眼里的。网络投票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是幼儿或者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家长如果不作出正确的示范,孩子们的思想极容易被误导。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用人脉给他们争取来的“荣誉”,并不会给孩子带来自尊心和成就感,反而可能会助长孩子们的攀比心理和惰性思维,让孩子们认识不到刻苦努力的价值和脚踏实地的意义。其实,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从这个方面讲,堆砌再多的虚假荣誉都比不上捍卫一个真实的世界来得有意义。

朋友圈投票连累了家长,带偏了孩子,其中唯一获利的,可能只有商家了。因为抓住了部分家长的“比拼”心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目标锁定到了儿童群体。他们用“光环”迷惑家长的判断,用成年人的“功利心”去绑架孩子们的“思无邪”,不断地制造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以服务于自己的商业推广。投票活动看似是为孩子创造了展示的平台,实际上是商家想通过家长的转发替他们拓展名声、增加流量,家长的每一次转发其实都是一个免费的商业广告。在这一场接着一场的投票活动中,商家不仅获得了关注,还积攒了一大批孩子与家长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成为商家自己的客户资源,还可以作为商品售卖给有需要的企业。

如今,“流毒甚广”的朋友圈投票终于被叫停了,家长们也应该作出相应的反思。孩子的世界本是澄澈的,容不下那么多无趣味的攀比、无价值的关注、无意义的虚荣,家长又何必把这些功利的冗杂投射到孩子的成长中。为孩子构建公平的平台,教孩子学会踏实的思想,帮孩子认可努力的价值,才是家长真正的责任。

【编辑:叶凤】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