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兴路小学校长王继承
5月18日,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校长王继承做客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和200余名学生、家长交流他读《狼图腾》一书的感悟。十余年前,他第一次读这本书,感受到的是狼的凶悍、智慧和团队精神。不久前,他重温这本书,却从狼的世界中看到了生态问题,看到了教育问题。王继承认为,一个没有环境意识、没有生态意识的学校,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如果家长不懂得教育的生态,让孩子上再多培优班都没用。
对孩子“掠夺性开发”就是破坏教育生态
《狼图腾》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是黄羊可恶还是狼可恶?按照人们的思维惯性,肯定认为狼可恶。“可答案偏偏不是这样,”王继承解释,如果人灭了狼,就会旺了羊,结果没了草,还会荒了地,最终殃及人。
教育也是一个生态场,好的教育是健康的、良性的、可持续的。在王继承看来,教育生态包括学生、家庭、学校、教师、社会等众多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对孩子的不利影响都是难以想象的。其实,家长们已经做了不少违背育人规律的事。比如知道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这个规定,还是要想方设法把孩子提前送进学校。
王继承有一次进班听课,发现一个孩子没听老师讲课,而是在写作业。于是他问孩子:“你怎么不听讲呢?作业回家再写不行吗?”这个学生说:“明后天双休,家里给我报了3个班,奥数、作文,还有英语。”王继承又问:“那你不是还有半天时间吗?”他说:“这半天怎么过得由家长决定。”可想而知,这样的周末结束后,这个孩子会带着满脸的疲惫开始他新一周的校园生活。
“如果家长不懂得教育的生态,上再多的培优班也没用。”王继承说,正如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自然会惩罚人们一样,如果对孩子也进行“掠夺性开发”,后果将会比空气污染严重得多。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
《狼图腾》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主人公来到草原上,被狼深深迷住了,萌发了想要养狼崽的念头。当地人不断告诫他,狼不能圈养。可是他坚持养狼,结果心爱的小狼最后还是死去了。
“狼就是属于草原的,尽管有吃有喝,小狼还是拼命地挣扎,想摆脱锁链,回归自然。”王继承说,孩子的教育也不能一味按照家长的意愿,要顺其自然。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时候家长管得越多,孩子越难长大。
有一次学校举行文艺展演,邀请家长观摩,一位父亲节目没看完就退场了。事后,他给老师发短信问“凭什么让我的孩子在《龟兔赛跑》中扮演乌龟”。老师告诉他,这个角色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谁知,孩子第二天上学后,说他父亲抱怨“我小时候是班长,现在也是部门的负责人,儿子却选择扮演乌龟,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听到这件事,王继承心情很复杂——难道和同学合作,表现每个角色的精彩,不是一件好事情吗?“只要不是方向性的错误,家长最好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孩子的成长需要顺其自然。”
王继承记得,儿子小时候到郊外去玩,经过一片麦田时问:“为什么其他的植物都枯萎了,而小麦还绿油油的?”王继承被问得愣住了,儿子仔细看了一会说道:“我知道了,它是这里的‘奥特曼’。”王继承没有否定儿子的结论,被他的童言童语逗笑了。他认为,再标准的答案都不如让孩子自由探究、自由创造。
环境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在《狼图腾》里,主人公目睹了原始草原的自然风貌,也目睹了草原的毁灭和游牧文明的消亡。书的尾声,蒙古狼走了,天鹅离开了,草原成了荒地,让人怆然泪下。
“我们的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要懂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不能让草原的悲剧重演。”王继承认为,环境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涵盖了当今教育专家们提出的所有核心素养。
前几天,王继承站在学校操场边,一个孩子从身边经过,弯腰捡起地上的杂物。他认出这个孩子是学校的一位教工子女,名叫尚思言。她的妈妈是学校环境教育团队的成员,她自己也是学生环保社团的队员。王继承非常感慨:”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而一个孩子能有这样的环境意识,与家长、老师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去年3月,大兴路小学的学生们给武汉市长写了一封信,向这位汉江武汉段“第一河长”汇报了他们参加“当好小河长保护母亲河”的所见、所闻、所想。整封信不过几百字,但孩子在这项活动中展现出的观察力、思维力、分析力,以及责任心、家乡情、绿色梦等,都浓缩在其中。令孩子们开心的是,不久他们收到“市长伯伯”的亲笔回信,保护汉江的建议得到肯定。通过参与环保实践,学生们的能力和心智都有了进步,这正是环境教育才能提供的成长空间。
“快乐”应该放在“应试”前面
家长:我的孩子总是喜欢用手机玩游戏、听故事,请问该怎么办?
王继承: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还在可控范围内。手机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必需品。有些家长喜欢用手机游戏去取悦孩子、奖励孩子,比如今天孩子考得好了,就拿出手机让孩子玩。孩子很容易以此来要挟家长。如果孩子有手机方面的问题,家长应该首先自我反省。
家长:我也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但现在生存压力是很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应该怎么做?
王继承:宁肯不要分数,也不要让孩子不快乐。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很重,家长不得不走“应试”发展的道路,但是“快乐”应该放在“应试”的前面。
有一种动物叫白鱀豚,曾经生活在长江之中,现在已经“功能性灭绝”了。也就是说,即使这种动物还存在,也已经无法繁衍后代了。即使经济再繁荣,白鱀豚也回不来了。对孩子来说,如果只关注“应试”,可能分数能上去,但其他素质发展的黄金期也错过了。
(记者刘嘉 通讯员肖红 宋骥 记者彭年摄)
《与孩子共享自然》[美]约瑟夫·柯内尔
《教出孩子的生存力》[美]约瑟夫·柯内尔
《倾听孩子》[美]惠芙乐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