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华(南昌市人大常委会)
金口以金水河入长江之口得名,亦称涂口,今属武汉市江夏区。她的历史远比武汉早得多,“东周楚置沙羡于涂口”,遂成武汉历史上的第一县 , 古称沙羡。东晋年间,金口侨置汝南,成为武汉范围内“北人南迁”第一县,乃移民重镇。当汉口崛起后,金口仍以其繁盛被誉为“小汉口”,与之并称“黄金口岸”。金口与武昌、汉口和汉阳,有着割之不去的历史的天然的联系。金口之于汉口、武昌和汉阳,分别也有“硚口”“司门口”和自己的“大禹”,即与“禹功山”相应的“禹观山”,传说中的“金口大禹”。事实上,都市或因其大,古韵尽在消失 ;街镇或因其小,总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历史的神魂韵味。
出金口古镇北街,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名叫槐山,亦称淮山,素以地势险要、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厚而闻名,自古就是群雄并起的角逐之场,又是文人骚客的行吟之地,还以寺观之盛名扬武汉、鄂东南,乃至江汉平原。从南北朝开始建庙宇西华观,到清咸丰年间重建淮山寺,香火绵延不绝,国内高僧、骚人墨客纷纷慕名来此修炼或隐居,留下许多故事和佳作。
槐山东侧顶峰,有一座“留云亭”,昔称“达摩亭”,相传为南朝梁时天竺(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折苇渡江”处,此亭亦为纪念达摩高僧所建。据《辞源》,因达摩瞧不起“口唱阿弥陀佛,实则杀人嗜血”的暴君梁武帝萧衍,一气之下来到金口槐山,并写下一首碣诗,“峭石凌空浪拍天,槐山依旧锁风烟。回头二十年前事,哪得工夫上钓船。”写毕便折一把芦苇渡水过江,急入北魏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成禅宗第一祖。明代重建时,改名“留云亭”。借唐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句,寓蛇山黄鹤已经飞去,金口槐山空留白云一片。
槐山西麓长江边的矶石驳岸,临江依山就势而筑,犹如一条 300 来米的巨龙,蜿蜒曲折地横卧在山脚,传为一寡妇筹资所建。当地人称“寡妇矶”,是因为此地船只常常倾覆,船夫之妇寻找于此哭泣、祭祀,久之传为寡妇矶。其实,槐山矶石驳岸乃明嘉靖年间官府筹资所建,用以解除商船航行危险。纵观整个驳岸,气势雄伟,布局合理,构造精巧,极具明代雄浑大气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这是长江上仅存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航运设施,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槐山的镇山之宝,恐怕当属两株千年古银杏树了。史载,唐高宗年间,槐山建寺,寺僧植银杏 10 栋以记。一千多年过去,当时栽种的 10 株银杏树,目前仍存活着 2 株,挺拔于槐山南侧,枝繁叶茂,树干挺拔,数人才能合围。这两株银杏树也曾多年未曾发枝长叶,当改革春风拂过神州时,竟然绽放春芽,夏季绿荫如盖,秋季金叶飞舞,真应了那句“枯木逢春”的奇迹。
与槐山一脉相承、南北相望的回峰山,则表达出一种对民族英雄的褒扬与敬仰,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让金口 人最骄傲、最自豪的,是田园诗人陶渊明赴假途中,有感于回 峰山青松翠柏掩映,山寺风铃清脆悦耳,亭台楼阁金碧生辉,以及金口江滨景色和诗书敦风,写下的“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阁,皛皛川上平。”(《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五言诗》)诗句。或许陶翁不夜宿金口,可能也就没有《桃花源记》这篇千古奇文呢。此后,回峰山声名远播,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尽情抒发对金口自然风光、历史风烟和醇厚民风的赞美。以至于八仙过海之张果老也曾驻留回峰山,民族英雄岳飞路过金口也要特地拜谒回峰山诸神。
金口,就像一位勤勉仁厚的摆渡人,奔忙于承东启西之间,聚散着中国的人流、物流 ;穿梭于沟通南北之间,融合着华夏的人脉、血脉;往返于历史现实之间,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金水涛声槐山月,见证的是一种忠于使命的神圣。从东晋时期“北人南迁”侨置“汝南郡”第一县,到如今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安置,无不体现出忠于使命的神圣。走进移民仅七年的“武当村”,村容整洁,村民安详,198 栋别墅绿荫掩映,387 户 1500 多村民秉承“以移民为亲”理念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和谐共处。
金水涛声槐山月,昭示的是一种道德高贵的力量。且不说金口崇文重教的义学,大江施救的红船,民间救火的水龙会,以及许许多多的“安(普安堂)、乐(乐善堂)、普(普济堂)、敬(敬节育婴堂)”,单是昔日金口俗称“年夜碗”的公益性茶楼,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一间铺屋,一个跑堂,几张桌椅板凳,只收点柴火钱、人工费。来此品茗者多为乡民、渔民,经常是一碗“年夜碗”茶,一两个烧饼或包子,边喝边吃,小憩片刻。而当中山舰与金口生死相约的时候,这种力量产生的震撼就更加强烈了。从江上施救到挽留生还将士夜宿,从安葬死难烈士到守望中山舰魂,从寻找烈士之墓到打捞中山舰、迎接舰魂归来,这种“长相思,不相忘”的厮守,集中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之魂。
金水涛声槐山月,张扬的是一种善于创造的勇气。从真经中发现真理,从历史中把握未来,金口孜孜以求。金口民间的许多美丽传说,譬如大禹传说、女娲传说、达摩传说、寡妇筹修驳岸传说,等等,正是金口人民创造力的张扬,以及情怀的寄托、精神的向往。而抗击洪水肆虐的武金堤、五里堤、四邑公堤,以及长江流域四大险段之一的“居宇界”,保存着由蒋介石先生题名、19 世纪 30 年代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金水闸”,更彰显着金口人民神奇的智慧,闪烁着金口人民创造的光辉。
金水涛声槐山月,透射的是一种敢于实践的胆略。金口是武汉的缩影,重实干,不空谈,走出了一条知行合一的成功之路。金口虽一度没落,但“脑瓜活,会办事”的金口人更接近外面的世界。如今,金口再一次被唤醒,这一次是与世界对接。五年前,上海通用投资逾 70 亿元的乘用车生产基地,一期整车30万辆项目在金口隆重奠基。从接触到洽谈项目签约再到开工,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创造了惊人的“江夏速度”“武汉速度”乃至“中国速度”。不到三年,上海通用别克全新一代英朗下线,上海通用金口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竣工投产。随之,上海通用追加投资 75 亿元,将金口生产基地整车产能提升到 100 万辆,以支撑武汉实现年产汽车 300 万辆、打造“中国车都”的宏大构想。可以想象,不远的将来,一个彰显“最美车都”和“滨江古镇”两大特色的金口新城将横空出世,一个武汉乃至全国“产城一体”的新样板将傲然屹立于祖国中部的长江之滨。
金水涛声槐山月,回响中国大地,光耀华夏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