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这个培训班的“开场白”是湖北大鼓,湖北40名曲艺传承人进高校学“传承”

©原创 2023-05-23 21:48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3日讯(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王思)“我们江大的曲艺培训班,已经成为湖北省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江大的曲艺培训班,为我们湖北的文化增光添彩;我们江大的曲艺培训班,培养了不少的曲艺传承的优秀人才……”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江汉大学供图

5月23日,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湖北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付群刚,表演的一段湖北打鼓,将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推向高潮,赢得4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曲艺传承人热烈掌声。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记者胡义华  摄

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江汉大学主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江汉大学供图

江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范雄飞在致辞中说,江汉大学承办的湖北曲艺传承人培训班以其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高质量的学员培训成果,赢得越来越多领导、专家、同行的认可,也受到越来越多学员的青睐和向往。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既是践行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的使命,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同时也丰富了高校的学术和科研积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黄树清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研培计划是为了帮助传承人开眼界、促学养,提高传承能力,希望参训学员要珍惜机会、认真学习。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合影。   江汉大学供图

参加培训的40名学员,是从全省各地曲艺传承人报名中选拔而来。襄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员李红英,从15岁开始进团学习并表演宜城兰花筒至今,现在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花筒第五代传承人。

兰花筒系用较粗且竹节长的竹筒作材料,先打通竹节,然后在一端覆上皮膜,或去鳞的鱼皮,或较粗大的蛇皮。另外还有一个附件叫云牙板,共有两块,用木板或竹片制作。表演时,演唱者左手臂向胸腹间弯曲,抱竹兰花筒,左手握住两块云牙板,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击打兰花筒一端覆蒙的皮膜,主要用于演奏“过门”,很少用于演唱时,而云牙板只用于演唱时,呈慢节拍边唱边击打。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记者胡义华  摄

“我们经常演出,参加送戏下乡、戏曲送校园、进社区活动。在学校演出时,我们首先是让学生认识兰花筒道具,然后表演;学生了解后,才能爱上并传承兰花筒。”李红英说,进团至今已33年,除了喜欢兰花筒,肩上更有一份传承发展的沉甸甸责任,“女儿在我带动下,也开始学习兰花筒了!”

襄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花筒第五代传承人李红英。

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作为全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之一,整合了人文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师资力量,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研究,尤其着重于非遗十大类中曲艺类项目的研究和培训。2018年,成功举办第一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2019年和2022年又举办了第二期、第三期培训班。2023年5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1—2022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江汉大学第三期曲艺传承人培训班从143个培训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是湖北省仅有的2个优秀培训项目之一。

襄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花筒第五代传承人李红英,带着女儿(后排左三)参加演出后合影。

据了解,此次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聘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曲艺队队长、国家一级演员杨鲁平等专家讲授理论课程,张明智、陆鸣、郝秀洁、付群刚、付三元、姚俐伶、徐宁等曲艺传承人讲授和指导实践课程。学员们将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创作实践等方式,强化对优秀传统曲艺文化和曲艺表演技艺的把握,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拓宽行业视野,激发创作潜能,拓展应用空间,推动合作交流,解决发展难题。 

【编辑:丁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3日讯(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王思)“我们江大的曲艺培训班,已经成为湖北省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江大的曲艺培训班,为我们湖北的文化增光添彩;我们江大的曲艺培训班,培养了不少的曲艺传承的优秀人才……”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江汉大学供图

5月23日,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湖北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付群刚,表演的一段湖北打鼓,将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推向高潮,赢得4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曲艺传承人热烈掌声。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记者胡义华  摄

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江汉大学主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江汉大学供图

江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范雄飞在致辞中说,江汉大学承办的湖北曲艺传承人培训班以其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高质量的学员培训成果,赢得越来越多领导、专家、同行的认可,也受到越来越多学员的青睐和向往。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既是践行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的使命,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同时也丰富了高校的学术和科研积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黄树清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研培计划是为了帮助传承人开眼界、促学养,提高传承能力,希望参训学员要珍惜机会、认真学习。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合影。   江汉大学供图

参加培训的40名学员,是从全省各地曲艺传承人报名中选拔而来。襄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员李红英,从15岁开始进团学习并表演宜城兰花筒至今,现在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花筒第五代传承人。

兰花筒系用较粗且竹节长的竹筒作材料,先打通竹节,然后在一端覆上皮膜,或去鳞的鱼皮,或较粗大的蛇皮。另外还有一个附件叫云牙板,共有两块,用木板或竹片制作。表演时,演唱者左手臂向胸腹间弯曲,抱竹兰花筒,左手握住两块云牙板,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击打兰花筒一端覆蒙的皮膜,主要用于演奏“过门”,很少用于演唱时,而云牙板只用于演唱时,呈慢节拍边唱边击打。

江汉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四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记者胡义华  摄

“我们经常演出,参加送戏下乡、戏曲送校园、进社区活动。在学校演出时,我们首先是让学生认识兰花筒道具,然后表演;学生了解后,才能爱上并传承兰花筒。”李红英说,进团至今已33年,除了喜欢兰花筒,肩上更有一份传承发展的沉甸甸责任,“女儿在我带动下,也开始学习兰花筒了!”

襄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花筒第五代传承人李红英。

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作为全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之一,整合了人文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师资力量,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研究,尤其着重于非遗十大类中曲艺类项目的研究和培训。2018年,成功举办第一期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2019年和2022年又举办了第二期、第三期培训班。2023年5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1—2022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江汉大学第三期曲艺传承人培训班从143个培训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是湖北省仅有的2个优秀培训项目之一。

襄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花筒第五代传承人李红英,带着女儿(后排左三)参加演出后合影。

据了解,此次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聘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曲艺队队长、国家一级演员杨鲁平等专家讲授理论课程,张明智、陆鸣、郝秀洁、付群刚、付三元、姚俐伶、徐宁等曲艺传承人讲授和指导实践课程。学员们将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创作实践等方式,强化对优秀传统曲艺文化和曲艺表演技艺的把握,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拓宽行业视野,激发创作潜能,拓展应用空间,推动合作交流,解决发展难题。 

【编辑:丁翾】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