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4日讯(驻京记者柯立)“中国高铁从一片空白到领跑世界,这段经历让我一生骄傲;科研攻关中涌现的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精神,也会永久影响我”,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复兴号动车组总体技术专家赵红卫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赵红卫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历程。长江日报记者柯立 摄
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今年1月亮相后,倍受世界瞩目。它使北京到张家口赛区之间300多里的距离,被缩短成50分钟车程,而原来需要3小时;北京赛区到延庆赛区也仅需26分钟,极大便捷了冬奥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通勤。

2022北京新闻中心邀请赵红卫介绍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制历程,以及冬奥专线京张高铁复兴号动车组的重要特点。长江日报记者柯立 摄
赵红卫介绍:奥运版“复兴号”,是依托京张高铁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的运营经验和先进技术,根据北京冬奥会的需求优化升级量身打造,具有智能、绿色、人文特点。
赵红卫回顾:中国自2000年开始组织高速动车组的研制开发,先后自主设计完成了先锋号、中华之星等动车组,并上线进行了大量试验;2022年1月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铁上线运行,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全部投用,标志着中国铁路科技创新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铁道博物馆展出的奥运版“复兴号”模型。长江日报记者柯立 摄
“复兴号”自投入运行以来,受到广大旅客青睐,成为出行的首选。赵红卫自豪地通报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铁路共配置复兴号动车组1191组,已累计安全运行13.58亿公里,运送旅客13.7亿人次。
赵红卫介绍了复兴号高铁的主要技术特点:我们搭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创新平台,系统掌握了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核心关键技术,构建了中国高速铁路装备成套试验验证体系,推动中国动车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赵红卫对中国高铁持续领先世界充满信心,她在回答长江日报记者相关问题时披露:正在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已列入十四五规划,目前正在实施。CR450科技创新工程包括线路、桥梁、隧道、动车组等多方面内容。下一代“复兴号”将研制更高速度等级的动车组。
【编辑:邓腊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