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刘跃斌:一针一罐一双手,让6万患者生命重绽光彩

©原创 2023-04-28 14:36

“我记得你,刘医生,又来给你添麻烦了,吃饭了吗?饿不饿?”“我不饿,张奶奶您把这就当咱自己家,别跟我客气。”4月26日中午,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康复科内,今年40岁的康复科主任刘跃斌正在给92岁的患者张奶奶做康复治疗。两人脸上笑意浓郁,仿佛一对祖孙,孙子正给奶奶耐心按摩,怡然自乐。

刘跃斌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记者张越 摄

张奶奶家住青山区,和刘跃斌是老朋友了。据其家属介绍,早在2017年10月,张奶奶便因腰疼来到市九医院康复科看病。当时看诊的刘跃斌在经过一系列的查体和问诊后,最终确诊是压缩性骨折,随后便定期为其进行康复治疗。刘跃斌坦言:“从那之后,我们因为治疗越来越熟悉,我把她当亲人看待。”

“刘医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总爱笑,原来奶奶到医院看病会很紧张,但到刘医生这里来,就像是看到自己家人一样亲切。这里离我家很近,做治疗很方便。奶奶总是问:是不是得去刘医生那儿了?”家属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老人因为年龄原因已经记不清很多人,但每次来做治疗时,却总能准确叫出刘医生的名字。

刘跃斌查看患者CT。记者张越 摄

“妙手回春、国医圣手”“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刘跃斌的诊室内,一面面锦旗挂满墙面。

自2007年开始行医,16年以来,他始终扎根基层,累计治疗病患达6万余人次。后来,知晓他的人越来越多,患者之中慢慢形成了一个“缤纷(斌粉)”粉丝团,微信群成了咨询热线,刘跃斌便时常在休息时间通过微信群为患者进行健康科普和线上答疑。

为了传承发扬中医在治未病、慢性病调理等方面的康复治疗优势,刘跃斌还探索出一套对颈、肩、腰、腿等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康复疗法。

刘跃斌为患者录入信息。记者张越 摄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2011年时,武汉市第九医院康复科还只有5名医生和两间诊室。担任科室负责人以来,刘跃斌积极带领科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积极钻研医疗技术。现如今,该科室已经发展到拥有40余名医技护人员、数十台(套、件)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的青山区康复治疗中心,获评“省级重点专科”,开设了神经康复、心肺康复、骨科康复、盆底康复、运动康复和老年康复六个特色亚专科,并且建立了基层康复医疗团队,每周定期下沉到社区服务中心,实施双向转诊服务。

“永葆白衣赤子之心,服务患者康复之路,就是我的职业理想。”刘跃斌说,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以患者为中心,和患者交心,倾尽所学为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健康。(长江日报记者张越 实习生屈紫夕 通讯员刘颖栗)

【编辑:邓腊秀】

“我记得你,刘医生,又来给你添麻烦了,吃饭了吗?饿不饿?”“我不饿,张奶奶您把这就当咱自己家,别跟我客气。”4月26日中午,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康复科内,今年40岁的康复科主任刘跃斌正在给92岁的患者张奶奶做康复治疗。两人脸上笑意浓郁,仿佛一对祖孙,孙子正给奶奶耐心按摩,怡然自乐。

刘跃斌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记者张越 摄

张奶奶家住青山区,和刘跃斌是老朋友了。据其家属介绍,早在2017年10月,张奶奶便因腰疼来到市九医院康复科看病。当时看诊的刘跃斌在经过一系列的查体和问诊后,最终确诊是压缩性骨折,随后便定期为其进行康复治疗。刘跃斌坦言:“从那之后,我们因为治疗越来越熟悉,我把她当亲人看待。”

“刘医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总爱笑,原来奶奶到医院看病会很紧张,但到刘医生这里来,就像是看到自己家人一样亲切。这里离我家很近,做治疗很方便。奶奶总是问:是不是得去刘医生那儿了?”家属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老人因为年龄原因已经记不清很多人,但每次来做治疗时,却总能准确叫出刘医生的名字。

刘跃斌查看患者CT。记者张越 摄

“妙手回春、国医圣手”“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刘跃斌的诊室内,一面面锦旗挂满墙面。

自2007年开始行医,16年以来,他始终扎根基层,累计治疗病患达6万余人次。后来,知晓他的人越来越多,患者之中慢慢形成了一个“缤纷(斌粉)”粉丝团,微信群成了咨询热线,刘跃斌便时常在休息时间通过微信群为患者进行健康科普和线上答疑。

为了传承发扬中医在治未病、慢性病调理等方面的康复治疗优势,刘跃斌还探索出一套对颈、肩、腰、腿等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康复疗法。

刘跃斌为患者录入信息。记者张越 摄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2011年时,武汉市第九医院康复科还只有5名医生和两间诊室。担任科室负责人以来,刘跃斌积极带领科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积极钻研医疗技术。现如今,该科室已经发展到拥有40余名医技护人员、数十台(套、件)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的青山区康复治疗中心,获评“省级重点专科”,开设了神经康复、心肺康复、骨科康复、盆底康复、运动康复和老年康复六个特色亚专科,并且建立了基层康复医疗团队,每周定期下沉到社区服务中心,实施双向转诊服务。

“永葆白衣赤子之心,服务患者康复之路,就是我的职业理想。”刘跃斌说,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以患者为中心,和患者交心,倾尽所学为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健康。(长江日报记者张越 实习生屈紫夕 通讯员刘颖栗)

【编辑:邓腊秀】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