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加强文化自信彰显武汉魅力 首期“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高端对话”举行

©原创 2018-04-20 20:39


知名文化专家欧阳康、杨华 图/通讯员容晖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0日讯(记者舒筱 通讯员徐辉 高灯明)“文化软实力是当今世界竞争中的重要因素,让中华文化更具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是需要通过我们不断努力去实现的。”20日上午10时,首期“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高端对话在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知名文化专家欧阳康、杨华与近百位特约来宾分享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中华文化院主办,作为武汉市唯一以“中华文化”命名的教育机构和文化统战部门,拟在今年内举办3期“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高端对话”,以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欧阳康、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作为本次活动特约嘉宾。两位嘉宾就当前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展开交流,重点对“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碰撞和融合”、“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播和影响力的高地”谈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同时,现场还设置了提问环节,以让来宾更深的融入到“对话”中来。

现场来宾提问 图/通讯员容晖

“面对新时期、新华侨的实际,如何吸引侨心、发挥侨力,在中华文化传播的新丝绸之路上如何彰显武汉魅力?”对于来宾提问,杨华回答表示,武汉要成为“荆楚文化”的载体和思想高地,要发挥“湖北中部崛起中的支点作用”,构建“大武汉”的文化历史观,在高校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武汉历史文化进讲堂、进课堂、进课本。在“尊德性”与“道问学”上,要更关注“尊德性”教育,全面加强武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推行“中国汉字”进“留学生”、进“华人华侨”团体,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使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以“文化共识”促进“政治共识”。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陈定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借力武汉地方高校、历史文化资源,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推进中华文化交流,为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积极的贡献。


【编辑:舒筱 校对:陈礼平】



知名文化专家欧阳康、杨华 图/通讯员容晖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0日讯(记者舒筱 通讯员徐辉 高灯明)“文化软实力是当今世界竞争中的重要因素,让中华文化更具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是需要通过我们不断努力去实现的。”20日上午10时,首期“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高端对话在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知名文化专家欧阳康、杨华与近百位特约来宾分享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中华文化院主办,作为武汉市唯一以“中华文化”命名的教育机构和文化统战部门,拟在今年内举办3期“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高端对话”,以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欧阳康、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作为本次活动特约嘉宾。两位嘉宾就当前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展开交流,重点对“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碰撞和融合”、“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播和影响力的高地”谈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同时,现场还设置了提问环节,以让来宾更深的融入到“对话”中来。

现场来宾提问 图/通讯员容晖

“面对新时期、新华侨的实际,如何吸引侨心、发挥侨力,在中华文化传播的新丝绸之路上如何彰显武汉魅力?”对于来宾提问,杨华回答表示,武汉要成为“荆楚文化”的载体和思想高地,要发挥“湖北中部崛起中的支点作用”,构建“大武汉”的文化历史观,在高校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武汉历史文化进讲堂、进课堂、进课本。在“尊德性”与“道问学”上,要更关注“尊德性”教育,全面加强武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推行“中国汉字”进“留学生”、进“华人华侨”团体,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使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以“文化共识”促进“政治共识”。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陈定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借力武汉地方高校、历史文化资源,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推进中华文化交流,为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积极的贡献。


【编辑:舒筱 校对:陈礼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