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江日报:现代化不等于西化,道路不止一条

©原创 2018-04-19 19:54

长江日报何爱国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还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都在不断创新、深化,开拓新的境界。我们约请复旦大学两位专家撰文,从不同角度阐述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现代化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巨大成就,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836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在8790美元左右,越来越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化发展经验,成为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积极引领者,不仅为未来继续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提供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与参照,也为发展中国家从事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扬弃了现代化等同于欧化、西化的观念。我们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传统文化不应成为现代化的负担与阻力,而应作为现代化的助力与动力,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明不是单一的,而是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明的互鉴互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才是现代化文明的大道。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由此,我们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制度传统与实践经验,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我们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们扬弃了经济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的观念。我们认识到经济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也是市场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认识到经济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也是农业现代化与服务业现代化,三大产业要协调发展;其中,没有农业现代化,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我们扬弃了政治现代化等同于西方民主的观念。我们认识到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行之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

我们扬弃了文化现代化等同于科学化的观念。我们认识到文化现代化是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学科体系、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不是怀疑、否定与破坏传统文化,丧失文化认同、文化底线与文化自信,而是总体认同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守住文化底线、呵护现代化的文化底线,不断提高文化自信。我们认识到,我们不能被工具理性制约,我们应该具有人文理性与生活理性,才能更好地驾驭工具理性。

我们扬弃了社会现代化等同于国家包办社会的观念,也不是所谓的“小政府”,我们对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扬弃了生态现代化等同于征服自然的观念。我们认识到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是地球健康发展、大自然健康发展、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人类健康发展的大道。我们承认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仍然是美好的,可欲的,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不能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枯竭资源、牺牲人的生命和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的生命、牺牲人民的幸福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损害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为代价。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优美环境、可再生资源相得益彰的现代化,地球是一个输不起的实验室,地球也是一艘只有一套维生系统却没有逃生系统的宇宙飞船。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是地球能够承载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重要经验。

中国的现代化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然还在路上,我们必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编辑 李尔静】


长江日报何爱国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还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都在不断创新、深化,开拓新的境界。我们约请复旦大学两位专家撰文,从不同角度阐述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现代化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巨大成就,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836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在8790美元左右,越来越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化发展经验,成为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积极引领者,不仅为未来继续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提供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与参照,也为发展中国家从事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扬弃了现代化等同于欧化、西化的观念。我们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传统文化不应成为现代化的负担与阻力,而应作为现代化的助力与动力,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明不是单一的,而是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明的互鉴互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才是现代化文明的大道。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由此,我们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制度传统与实践经验,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我们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们扬弃了经济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的观念。我们认识到经济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也是市场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认识到经济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也是农业现代化与服务业现代化,三大产业要协调发展;其中,没有农业现代化,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我们扬弃了政治现代化等同于西方民主的观念。我们认识到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行之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

我们扬弃了文化现代化等同于科学化的观念。我们认识到文化现代化是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学科体系、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不是怀疑、否定与破坏传统文化,丧失文化认同、文化底线与文化自信,而是总体认同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守住文化底线、呵护现代化的文化底线,不断提高文化自信。我们认识到,我们不能被工具理性制约,我们应该具有人文理性与生活理性,才能更好地驾驭工具理性。

我们扬弃了社会现代化等同于国家包办社会的观念,也不是所谓的“小政府”,我们对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扬弃了生态现代化等同于征服自然的观念。我们认识到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是地球健康发展、大自然健康发展、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人类健康发展的大道。我们承认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仍然是美好的,可欲的,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不能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枯竭资源、牺牲人的生命和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的生命、牺牲人民的幸福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损害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为代价。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优美环境、可再生资源相得益彰的现代化,地球是一个输不起的实验室,地球也是一艘只有一套维生系统却没有逃生系统的宇宙飞船。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是地球能够承载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重要经验。

中国的现代化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然还在路上,我们必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编辑 李尔静】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