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8日讯(记者 张偲)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发酵,不少美国家庭以亲身经历表达对美中贸易摩擦的担忧,希望两国合作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这样做,最后埋单的是美国普通消费者”,纽约的秦女士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十余年前,武汉的秦女士嫁去了美国,在纽约曼哈顿从事人像摄影工作。秦女士的丈夫小崔(中文名)是地道的美国白人。关于中美贸易摩擦,他们两口子都十分关注。
美国人日常生活最离不开的,是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却离不开的电子产品。秦女士说,去年她在美国的一家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款苹果AIR笔记本电脑,配置选的都是最高的。“结果收到一看,从中国寄来的!”秦女士笑着说,打电话问客服,对方说美国只有普通配置的,如果个人化配置,需要到组装地发货。“同样的服务,中国可能比美国做到更好一些,可收费却比美国少很多。”
她和很多美国朋友都认为,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这些来自中国、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价格将上涨。
大家对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导致许多中国制造的日常生活用品涨价深表担忧,因为“每个美国家庭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秦女士介绍,在女性青睐的生活消费品中,服装、鞋子、包包等“中国制造”就更多了,还有大名鼎鼎的“老干妈”调味酱,也没网上说的那么贵,在华人超市里买,也就2-3美元一瓶。秦女士担心地说,非常不希望看到中美两国发生贸易摩擦,否则恐怕以后难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了。
小崔是美国一家物流公司曼哈顿街区的区域主管。他向长江日报记者说,工作上暂时还未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因为自己所在的物流公司没有跨国业务,只是运输美国国内的商品为主。但作为一名股民,已经切身感受到寒意。3月22日那天(当地时间),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贸易制裁后,道琼斯指数大跌2.93%,“仅两个交易日,美股总市值缩水1.8万亿美元,让包括我在内的大多美国股民蒙受了损失,这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