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东大湖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将现“水底森林”

©原创 2023-03-31 16:3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1日讯(记者陈星雨 蔡欣星) 春风和煦,碧波荡漾,靠岸水体透明澄澈,清晰可见水下植物。从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获悉,经过一年水生态综合环境治理,金银湖水域的东大湖已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水质整体稳定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及以上,385万平方米水域洗去浑浊腥臭。

东大湖是金银湖的东北侧水域,面积占金银湖三分之一,水域周边多为居民住宅区。围垦遗留的堤埂和附近渔民的圈湖养殖造成湖泊水系不通,流通不畅。多年的雨污混流入湖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底沉积大量黑色淤泥并伴有异味散发,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2022年,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承建的金银湖水质提升巩固工程二标段项目开工,该工程主要针对金银湖中水域面积最大的东大湖进行治理,通过湖泊形态控制、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及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恢复水体自净功能。

治理后的东大湖。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 供图

在东西湖区完成退渔还湖,渔民“洗脚上岸”后,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对东大湖挖除堤埂,将整个东大湖的水系贯通起来;又对岸线雨污分流管道工程进行查漏补缺,减少点源污染;针对面源污染,在雨水口设置拦渣井,净化初期雨水,减少污水排入湖中。

“外部污染控制住后,水体内部的治理及生态系统修复才是对我们的考验。”项目负责人张圆介绍,项目施工深入湖底,采用绞吸船将重污染区域的污染抽吸至岸上,加药剂固化后处置,去除内源污染;再将湖内的野杂鱼捕捞干净,为湖底“绿色地毯”——水草的种植做准备工作。

在水生态环境的营造中,水草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可以稳固湖底泥沙,还可以吸收氮磷;光合作用下还能增加水体含氧量,抑制蓝藻和水华暴发。

为此,中国电建湖北工程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圈出26.5万平方米的水域作为治理示范区。通过本底调查,精确勘测湖底地形,分析东大湖水体环境,确定水生植物的种植方案和化学药剂的投放剂量。

“马来眼子菜叶子细长,要种在深水区;苦草的叶子短,适合种在浅水区。”去年10月,水草种植按照不同配比种植,当前覆盖度已达60%,预计今年春夏的生长期过后,市民可见“水底森林”随波荡漾。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为期两年的养护阶段。中国电建湖北工程生态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文闪闪表示,水生态环境治理“三分治,七分养”,将继续提升水体免疫力,实现水环境的长治久清。

【编辑:胡之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1日讯(记者陈星雨 蔡欣星) 春风和煦,碧波荡漾,靠岸水体透明澄澈,清晰可见水下植物。从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获悉,经过一年水生态综合环境治理,金银湖水域的东大湖已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水质整体稳定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及以上,385万平方米水域洗去浑浊腥臭。

东大湖是金银湖的东北侧水域,面积占金银湖三分之一,水域周边多为居民住宅区。围垦遗留的堤埂和附近渔民的圈湖养殖造成湖泊水系不通,流通不畅。多年的雨污混流入湖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底沉积大量黑色淤泥并伴有异味散发,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2022年,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承建的金银湖水质提升巩固工程二标段项目开工,该工程主要针对金银湖中水域面积最大的东大湖进行治理,通过湖泊形态控制、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及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恢复水体自净功能。

治理后的东大湖。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 供图

在东西湖区完成退渔还湖,渔民“洗脚上岸”后,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对东大湖挖除堤埂,将整个东大湖的水系贯通起来;又对岸线雨污分流管道工程进行查漏补缺,减少点源污染;针对面源污染,在雨水口设置拦渣井,净化初期雨水,减少污水排入湖中。

“外部污染控制住后,水体内部的治理及生态系统修复才是对我们的考验。”项目负责人张圆介绍,项目施工深入湖底,采用绞吸船将重污染区域的污染抽吸至岸上,加药剂固化后处置,去除内源污染;再将湖内的野杂鱼捕捞干净,为湖底“绿色地毯”——水草的种植做准备工作。

在水生态环境的营造中,水草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可以稳固湖底泥沙,还可以吸收氮磷;光合作用下还能增加水体含氧量,抑制蓝藻和水华暴发。

为此,中国电建湖北工程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圈出26.5万平方米的水域作为治理示范区。通过本底调查,精确勘测湖底地形,分析东大湖水体环境,确定水生植物的种植方案和化学药剂的投放剂量。

“马来眼子菜叶子细长,要种在深水区;苦草的叶子短,适合种在浅水区。”去年10月,水草种植按照不同配比种植,当前覆盖度已达60%,预计今年春夏的生长期过后,市民可见“水底森林”随波荡漾。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为期两年的养护阶段。中国电建湖北工程生态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文闪闪表示,水生态环境治理“三分治,七分养”,将继续提升水体免疫力,实现水环境的长治久清。

【编辑:胡之皓】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