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5日讯(记者杨佳峰 实习生肖夏)今天上午,“汉马”跑完了,包括冠军在内的优秀选手在现场当即就会获得奖牌或奖杯,那么多长时间选手们的名字就会被刻上奖牌呢?答案是8秒。而研发这一激光标刻技术的是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学院李红军教授及其科研团队,连续三年每年在“汉马”现场刻标千余块,均高质量完成。
在“汉马”终点,几台机器同时运作,刻标工作人员现场在奖杯、奖牌上刻字。每一位选手的名字都不一样,要刻的字自然也不相同,但当场却要颁发一千块左右奖牌。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么多奖牌刻好发下去,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速度?“只要8秒就可以刻好一块奖牌,而且质量上乘。”李红军教授介绍,之所以快,是因为他们将字库嵌入到开发的系统内,只需要输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直接标刻,省去了创建模板的时间。
据悉,由于现有的激光标刻操作复杂、数据传输形式单一,存在病毒威胁等问题,李红军教授及团队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工业激光标刻控制模式,使标刻数据及指令传输脱离了传统的工控机,实现了激光标刻的网络化、集成化与一体化,提高了激光标刻设备对工业现场的适应性,标刻效率也大幅提高,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工业网络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及相关配套设施。
李红军教授说: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大规模集成化的部署,正好解决了汉马奖牌标刻的速度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名字都不一样,所标刻的内容也不一样,在短时间内需要创建一个模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们将字库嵌入到开发的系统内服务汉马。
据介绍,李红军教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中并没有激光标刻这个方向,这项技术在开发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团队项目中传统激光标刻操作复杂,经常容易出故障的问题。三年前,汉马组委会找到李红军,提出在现场快速标刻奖牌。李红军接到任务后,迅速组织研发人员进行攻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出方案和标刻样品,并实地演示操作,获得了汉马组委会的认可,一干就是三届。
【编辑: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