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联宇技术桂子荣:留美博士用物联网打造水利信息化

2018-04-11 18:12

“面对这么多赚钱的诱惑,最大的困难是不忘初心,但真正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要坚持到底。”5月25日,桂子荣向记者吐露出创业13年多的最大感悟,“坚守的结果,是公司平台搭建完毕,团队凝聚出战斗力,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机会来临时,我们就顺势而上。”

桂子荣,这位与传奇英雄人物杨子荣仅一字之差的人是谁?不惑之年,他放弃了让人羡慕的百万年薪稳定工作,忍受着与妻儿两国分居的痛苦,毅然选择回到中国光谷创业,他是新三板上市公司——武汉联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桂子荣,更是一位水利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型老板。

5月25日,本报联合湖北省上市办的新闻专栏《新三板荆楚行•企业价值再发现》来到位于光谷流芳产业园的武汉联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252),总经理桂子荣向记者讲述了联宇人的创业历程。

追逐水利梦想 放弃美国百万年薪工作

桂子荣原本与许多同龄人有着共同的经历,努力学习考取武汉大学,本科专业为农田水利,硕士专业为流体机械。1986年毕业后,桂子荣被分配到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从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这样的人生轨迹,是很多同龄人羡慕和向往的。

“安逸的工作,往往让人消沉下去,我不愿意这样过一辈子。”骨子里就有一股折腾劲的桂子荣,伴随着80年代末的出国潮,通过考试拿到了赴美留学的机会。1991年,踏上了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随后前往美国求学,桂子荣心潮澎湃,通过4年努力学习,1995年取得水利工程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博士学位,并进入一家知名美国软件公司工作。

那时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正在国内热播,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像桂子荣这样的人们在美国打拼的故事。幸福的是,桂子荣不仅有了百万年薪的稳定收入,而且还拥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当自己儿子出生时,那种幸福感真是无与伦比”。

丰厚的收入,幸福的家庭,定居美国,这原本是很多人理想的完美人生。但隔着太平洋的祖国正经历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巨变,桂子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每逢回国探亲,桂子荣总会被一帮朋友、同学、老同事拉在一起聚会,彻夜畅谈人生和理想。桂子荣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了解,发现国内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而且自己关注10多年的水利事业,也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时,创业的“梦想”开始在桂子荣内心慢慢“生根发芽”。

“10多年的水利情结,让我在国外也时刻关注国内水利行业的发展。”桂子荣坦陈,“稳定安逸的生活,让我很想回国闯一闯,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有资源,我为什么不能回来实现一次我的‘水利梦’!”

回到美国,得到了夫人的同意,桂子荣辞去了年薪百万的工作,带着几百万存款,清晨4点从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家出发,去机场赶清晨6点最早的一趟航班回国,“这次回去,我直奔光谷注册成立了联宇技术公司。”那时是2003年,桂子荣已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2年。

贴钱拉队伍 团队凝聚出战斗力

有技术,有市场,但没有合适的员工来开拓。创业最初,桂子荣专注于水利事业的联宇技术公司,在光谷一间8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开张了,主营包括灌区、水库、泵站、水电站、堤防、山洪灾害防治、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治理和水资源优化调度等信息化系统集成及相关软、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最开始,桂子荣选择去武汉的高校走了一圈,有着浓重的校园情怀的他,招回来10位大学生,这是联宇技术的第一批员工。但由于大学生刚走出校门,到真正上手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就天天带着他们做技术,一心想把这些可造之才都培养出来。”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忍。“因为当时的联宇技术是新设立的公司,很多员工被培养出来后,跳槽到其他已经发展起来的水利公司,这让我损失惨重。”桂子荣感叹,“我很理解他们,但这也给我上了一课,但创业之初的苦闷无法再短期内改变,所以频繁的人才流失一度成为常态。”

经过近3年的打磨,团队雏形终于初步形成,但公司始终无法盈利,让一直处于亏钱状态的桂子荣开始发愁。“那时诱惑也很多,许多朋友拉我去搞房地产,还有朋友叫我关了联宇技术,去搞其他产业。”桂子荣说,“那时,我也后悔过,也犹豫过。”

为了冷静思考,桂子荣每年一般回两次美国,暑期一次,圣诞节一次,为的就是看望孩子和夫人。“每次从波士顿出发回光谷时,都是凌晨4点,我都会去儿子房间看看他,每次儿子假装睡着,但眼角却禁不住流着泪水。”

“想着不远万里回国创业,我不能忘了初心。”桂子荣拒绝了诱惑,继续带着团队奔走在水利信息化事业线上。“自己带出来的团队,我对待他们就如同自己的亲人,如果半途而废,我对不起这些和我一起拼搏的年轻人。”让桂子荣惊喜的是,公司团队已逐步凝聚出了战斗力。

国家政策春风 水利主业快速扩张

桂子荣告诉记者,也有朋友让他去向政府要政策、要支持,但他婉拒了。“不为政府添麻烦,也是让联宇人处于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锻炼,这种磨炼会让联宇人具有超强的战斗力,一旦机会来临,公司将顺势而上。”桂子荣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团队成形,联宇在全国主要水利城市的营销网络基本搭建好,果然在2008年碰上中国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国家每年投入数百亿元资金。联宇人守得云开见月明,重大机遇来临,当年联宇经营业绩一举创纪录的突破1000万元。

扎实的基础和布局,让联宇沐浴着政策春风,快速发展壮大。2010年,甘肃舟曲遭遇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舟曲遭受重创。这次事件也引起国家对山洪灾害的防治和监测,凭着联宇在西部的口碑和技术优势,桂子荣亲自前往舟曲,就山洪防治向甘肃省水利厅提交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系统解决方案,并成功取得了舟曲县县城及周边地域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舟曲项目被打造成联宇的经典项目,不仅是因为使用了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而且使用起来极其方便易懂,获得中央政府的高度评价,舟曲山洪防治项目也列为国家防灾示范项目。

“其实,我们在做水利信息化项目时吃了很多亏。”桂子荣说,因为联宇做的集合,很多硬件设备是采购来的,虽然严把质量关,但总有漏网之鱼,设备质量问题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这让联宇人更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意义。于是,联宇继续顺势而为,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和生产中心,自己生产硬件设备,再加上具有传统优势的软件研发,这样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真正用物联网来打造水利信息化,“这也是联宇的核心竞争力,从硬件到软件,全部自主研发生产,能最大限度控制成本,并做出极致的服务体验。”

快速扩张,让桂子荣感受到手上项目很多,但流动资金局限了公司的发展速度,联宇开始谋求进入资本市场。2013年7月,联宇技术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上市。叩开资本市场大门,借力资本的推动力,联宇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12月,联宇再迈上一个台阶,通过了国际CMMI软件三级认证,这意味着联宇拿到了走向软件服务外包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水十条”释放市场潜力 未来涉足水污染防治领域

“今年公司的经营目标是1亿元,明年是1.5亿元。”桂子荣告诉记者,联宇公司成立10余年来,已成为华中地区水利行业信息化领域的先导企业。公司2006年以前主攻技术研发,2008年至2014年业务量迅速增长。2008年至今,公司的业务量每年以 50% 的速度增长,业务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在湖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市场已取得行业领先地位。联宇技术未来还将保持年均50%的增长速度,因为国内水利建设速度还在加快,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水利大国向水利强国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很多付出和努力,所以水利事业还将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

另外,据记者了解,围绕水利主业,联宇还将针对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来开展业务,主要包括水环境、水土保持、水厂、污水处理、城市排水、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及系统集成。

桂子荣表示,4月份国家公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水十条”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在瞄准老百姓对环境治理获得感的同时,更将激活中国环保产业,释放万亿元人民币市场潜力。“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联宇也将为水污染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将给公司带来持续增长。”

【机构点评】

长江证券:联宇技术步入发展快车道

长江证券场外市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专注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联宇技术公司,在国家水利政策的利好带动下,未来业绩将进入持续增长的周期,依托现有的技术优势和极致的客户体验,联宇技术的服务标准有望成为行业标杆,后续公司还将持续发力,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值得期待。

“面对这么多赚钱的诱惑,最大的困难是不忘初心,但真正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要坚持到底。”5月25日,桂子荣向记者吐露出创业13年多的最大感悟,“坚守的结果,是公司平台搭建完毕,团队凝聚出战斗力,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机会来临时,我们就顺势而上。”

桂子荣,这位与传奇英雄人物杨子荣仅一字之差的人是谁?不惑之年,他放弃了让人羡慕的百万年薪稳定工作,忍受着与妻儿两国分居的痛苦,毅然选择回到中国光谷创业,他是新三板上市公司——武汉联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桂子荣,更是一位水利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型老板。

5月25日,本报联合湖北省上市办的新闻专栏《新三板荆楚行•企业价值再发现》来到位于光谷流芳产业园的武汉联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252),总经理桂子荣向记者讲述了联宇人的创业历程。

追逐水利梦想 放弃美国百万年薪工作

桂子荣原本与许多同龄人有着共同的经历,努力学习考取武汉大学,本科专业为农田水利,硕士专业为流体机械。1986年毕业后,桂子荣被分配到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从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这样的人生轨迹,是很多同龄人羡慕和向往的。

“安逸的工作,往往让人消沉下去,我不愿意这样过一辈子。”骨子里就有一股折腾劲的桂子荣,伴随着80年代末的出国潮,通过考试拿到了赴美留学的机会。1991年,踏上了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随后前往美国求学,桂子荣心潮澎湃,通过4年努力学习,1995年取得水利工程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博士学位,并进入一家知名美国软件公司工作。

那时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正在国内热播,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像桂子荣这样的人们在美国打拼的故事。幸福的是,桂子荣不仅有了百万年薪的稳定收入,而且还拥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当自己儿子出生时,那种幸福感真是无与伦比”。

丰厚的收入,幸福的家庭,定居美国,这原本是很多人理想的完美人生。但隔着太平洋的祖国正经历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巨变,桂子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每逢回国探亲,桂子荣总会被一帮朋友、同学、老同事拉在一起聚会,彻夜畅谈人生和理想。桂子荣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了解,发现国内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而且自己关注10多年的水利事业,也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时,创业的“梦想”开始在桂子荣内心慢慢“生根发芽”。

“10多年的水利情结,让我在国外也时刻关注国内水利行业的发展。”桂子荣坦陈,“稳定安逸的生活,让我很想回国闯一闯,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有资源,我为什么不能回来实现一次我的‘水利梦’!”

回到美国,得到了夫人的同意,桂子荣辞去了年薪百万的工作,带着几百万存款,清晨4点从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家出发,去机场赶清晨6点最早的一趟航班回国,“这次回去,我直奔光谷注册成立了联宇技术公司。”那时是2003年,桂子荣已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2年。

贴钱拉队伍 团队凝聚出战斗力

有技术,有市场,但没有合适的员工来开拓。创业最初,桂子荣专注于水利事业的联宇技术公司,在光谷一间8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开张了,主营包括灌区、水库、泵站、水电站、堤防、山洪灾害防治、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治理和水资源优化调度等信息化系统集成及相关软、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最开始,桂子荣选择去武汉的高校走了一圈,有着浓重的校园情怀的他,招回来10位大学生,这是联宇技术的第一批员工。但由于大学生刚走出校门,到真正上手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就天天带着他们做技术,一心想把这些可造之才都培养出来。”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忍。“因为当时的联宇技术是新设立的公司,很多员工被培养出来后,跳槽到其他已经发展起来的水利公司,这让我损失惨重。”桂子荣感叹,“我很理解他们,但这也给我上了一课,但创业之初的苦闷无法再短期内改变,所以频繁的人才流失一度成为常态。”

经过近3年的打磨,团队雏形终于初步形成,但公司始终无法盈利,让一直处于亏钱状态的桂子荣开始发愁。“那时诱惑也很多,许多朋友拉我去搞房地产,还有朋友叫我关了联宇技术,去搞其他产业。”桂子荣说,“那时,我也后悔过,也犹豫过。”

为了冷静思考,桂子荣每年一般回两次美国,暑期一次,圣诞节一次,为的就是看望孩子和夫人。“每次从波士顿出发回光谷时,都是凌晨4点,我都会去儿子房间看看他,每次儿子假装睡着,但眼角却禁不住流着泪水。”

“想着不远万里回国创业,我不能忘了初心。”桂子荣拒绝了诱惑,继续带着团队奔走在水利信息化事业线上。“自己带出来的团队,我对待他们就如同自己的亲人,如果半途而废,我对不起这些和我一起拼搏的年轻人。”让桂子荣惊喜的是,公司团队已逐步凝聚出了战斗力。

国家政策春风 水利主业快速扩张

桂子荣告诉记者,也有朋友让他去向政府要政策、要支持,但他婉拒了。“不为政府添麻烦,也是让联宇人处于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锻炼,这种磨炼会让联宇人具有超强的战斗力,一旦机会来临,公司将顺势而上。”桂子荣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团队成形,联宇在全国主要水利城市的营销网络基本搭建好,果然在2008年碰上中国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国家每年投入数百亿元资金。联宇人守得云开见月明,重大机遇来临,当年联宇经营业绩一举创纪录的突破1000万元。

扎实的基础和布局,让联宇沐浴着政策春风,快速发展壮大。2010年,甘肃舟曲遭遇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舟曲遭受重创。这次事件也引起国家对山洪灾害的防治和监测,凭着联宇在西部的口碑和技术优势,桂子荣亲自前往舟曲,就山洪防治向甘肃省水利厅提交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系统解决方案,并成功取得了舟曲县县城及周边地域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舟曲项目被打造成联宇的经典项目,不仅是因为使用了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而且使用起来极其方便易懂,获得中央政府的高度评价,舟曲山洪防治项目也列为国家防灾示范项目。

“其实,我们在做水利信息化项目时吃了很多亏。”桂子荣说,因为联宇做的集合,很多硬件设备是采购来的,虽然严把质量关,但总有漏网之鱼,设备质量问题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这让联宇人更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意义。于是,联宇继续顺势而为,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和生产中心,自己生产硬件设备,再加上具有传统优势的软件研发,这样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真正用物联网来打造水利信息化,“这也是联宇的核心竞争力,从硬件到软件,全部自主研发生产,能最大限度控制成本,并做出极致的服务体验。”

快速扩张,让桂子荣感受到手上项目很多,但流动资金局限了公司的发展速度,联宇开始谋求进入资本市场。2013年7月,联宇技术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上市。叩开资本市场大门,借力资本的推动力,联宇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12月,联宇再迈上一个台阶,通过了国际CMMI软件三级认证,这意味着联宇拿到了走向软件服务外包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水十条”释放市场潜力 未来涉足水污染防治领域

“今年公司的经营目标是1亿元,明年是1.5亿元。”桂子荣告诉记者,联宇公司成立10余年来,已成为华中地区水利行业信息化领域的先导企业。公司2006年以前主攻技术研发,2008年至2014年业务量迅速增长。2008年至今,公司的业务量每年以 50% 的速度增长,业务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在湖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市场已取得行业领先地位。联宇技术未来还将保持年均50%的增长速度,因为国内水利建设速度还在加快,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水利大国向水利强国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很多付出和努力,所以水利事业还将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

另外,据记者了解,围绕水利主业,联宇还将针对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来开展业务,主要包括水环境、水土保持、水厂、污水处理、城市排水、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及系统集成。

桂子荣表示,4月份国家公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水十条”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在瞄准老百姓对环境治理获得感的同时,更将激活中国环保产业,释放万亿元人民币市场潜力。“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联宇也将为水污染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将给公司带来持续增长。”

【机构点评】

长江证券:联宇技术步入发展快车道

长江证券场外市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专注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联宇技术公司,在国家水利政策的利好带动下,未来业绩将进入持续增长的周期,依托现有的技术优势和极致的客户体验,联宇技术的服务标准有望成为行业标杆,后续公司还将持续发力,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值得期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