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近日透露,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176.2亿元,同比增长15.84%,再创历史新高。
我省主要出口农产品为调味品及制品、干香菇、茶叶、蘑菇罐头、中药材、活性酵母、活猪、鲜蛋、淡水小龙虾等。其中,出口食用菌46亿元,茶叶12.3亿元,特色果蔬汁5.5亿元,供港澳活猪2.4亿元。农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146个,“朋友圈”持续扩大。前五大主要市场分别是香港、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
去年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立足现代农业产业、农业科技和区位优势,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克服疫情冲击、世界经济脆弱复苏、运费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加快打造重点农业产业链,培育外向型农业企业,切实加快外向型农业企业培育,全面提升农业对外合作水平。
立足十大产业链 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基地建设
在宜昌秭归龙头企业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一只橙子在这里被“吃干榨尽”,除了鲜果,还被做成果酒、粽子、橙皮丁、橙蜜、橙皮丝、脐橙饼、茶果粒饮品。为了橙皮丝能出口日本,他们不厌其烦做了488项检测。
在随州品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袋袋香菇、木耳被制作成香菇酱、木耳酱,这些深加工产品都将飞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2021年,我省农业重点打造十大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促进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参评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屈姑出口产品推陈出新。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公布2021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名单,我省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美灵宝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孝感红贡茶有限公司、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入选。另外,钟祥兴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被纳入“2021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管理体系名单”。
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鼓励和支持出口优势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建仓建厂建市场,展销湖北特色农产品。目前一批头部企业已经在行动布局——孝感红建立了海外市场;双狮茶业在非洲建厂;三品源在乌兹别克建立了仓库;富韬生物积极与马来西亚最大的食品及粮油供应商合作,在吉隆坡布局5000平米的直销中心;宜昌天元罐头有限公司也在沙特阿拉伯新设境外全资子公司,并建设年产6万吨蔬菜罐头工厂。
省农业农村厅加强统筹力度,将打造10大农业产业链等工作与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外向度紧密结合,加强外向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信息、服务、资源共享,服务国家战略。
当好店小二促多方合作 鼓励企业抱团“出海”
2021年11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举行了“2021年全省对外合作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培训班”。襄阳三珍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推介了在韩国建立的农产品营销中心,襄阳伊纳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同时,全省有10多家企业发出倡议,为提升“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影响力,积极建设海外仓和开设海外营销窗口,从而让更多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抱团出海,形成合力,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湖北省茶业集团加强出口茶叶基地建设,出口茶叶数量和金额逐年增加,特别是沿“一带一路”销往中亚地区的茶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宣恩出口基地集茶叶初制、精加工为一体,有三条茶叶精制生产线,四条名优绿茶生产线,占湖北省对中亚出口茶叶量的五分之一。不仅如此,湖北省茶业集团带着品牌出口,向世界积极宣传介绍湖北茶及茶文化,不断提升湖北茶叶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以赵李桥茶厂为代表的企业在海外亦注册了商标,而处于万里茶道茶源地的恩施鹤峰鑫农集团生产的珍梅绿茶、珠茶等产品也远销海外,在国外市场备受青睐。
面对出海货柜涨价,原产料成本上涨不利于出口的难题,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当好“店小二”,鼓励龙头企业带队,建立共享平台,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农企出口新途径。引导宜昌采花毛尖、萧氏茶叶等龙头茶企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际化企业深度合作,借助安琪酵母在国际市场的渠道、品牌和运营优势,助力湖北农产品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
同时,省农业农村厅助推湖北优质质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鼓励企业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认证,截止2021年,我省共有8家企业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产品涵盖蔬菜、禽蛋、水果等。
利用多个国际展会 把出口农企推向广阔平台
2021年9月,在南宁举办的第18届东盟博览会上,湖北22家企业组团参展,随州香菇、潜江小龙虾、孝感米酒、宜昌柑橘、宜昌宜红、恩施玉露、赤壁青砖、武当山茶等,都是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的典型代表。湖北交投莱克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各种口味即食小龙虾引起众多客商的关注。潜江的虾稻共生、生态养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建成了全国小龙虾产业链条,涌现出一批优质小龙虾加工企业。在欧美市场上,每5只小龙虾里,就有3只是湖北交投莱克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的,东盟的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也是潜江小龙虾的主要消费国。
在2021年举办的华创会上,湖北的长盛川青砖茶、恩施玉露、汉家刘氏高香茶、中欧地标宜红茶,用绿色的种植、独特的制作工艺、讲究的冲泡手法吸引了众多参展商的关注。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北主要出口农产品有食用菌、茶叶、小龙虾、柑橘、禽蛋、药材、生猪、蜂产品等,其中干香菇及香菇调味酱、小龙虾、鲜蛋是全国第一大出口省份;柑橘罐头、木耳是全国第二大出口省份;蜂产品是全国第三大出口省份;茶叶是全国第四大出口省份。不仅供港澳,东盟、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都是湖北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

东盟博览会上荆楚味道引来国际关注。
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利用国家省级高水平开放平台宣传推介农产品,组织出口重点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展、中国农交会、华人华侨创业大会、中美省州农业合作对话会、建设银行“全球撮合家”等交流合作平台。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将在迪拜举办的中阿农业合作周中,开展湖北农产品海外推介等活动,为重点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创造更大的平台和更广阔的机遇。
出口产品推陈出新 整合资源再创新高

青砖茶走出国门。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榜上有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依托长江流域鄂西南武陵山区高山茶资源和长盛川青砖茶650余年非遗制作技艺,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长盛川青砖茶及其衍生产品,沿万里茶道、一带一路行销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2020年更被湖北省政府选定为回赠蒙古国的茶礼,跨出国门,成为富含文化底蕴的出口“名片”。
英山云雾茶历史悠久,位居湖北十大名茶之榜,如今已然飘香海外。英山皋陶由昔日的绿茶出口升级为高端红茶产品,出口德国瑞士,抢占海外红茶高端市场,品牌价值大大提升。

一致魔芋标准化工厂。
中国为世界魔芋主产区,武陵山区、秦巴山脉、云贵高原三大产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0%。宜昌一致魔芋,不仅带着“土疙瘩”走出大山,还推陈出新,研发出魔芋果冻、布丁、软糖、洁肤棉甚至面膜,产品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走向了世界。
在韩国,茶饮店里流行着来自湖荆州的杯泡茶。包装清新,小碎花元素,各种花和茶的搭配,果和茶的糅合,深受韩国青年的喜爱。美灵宝这家年轻的茶企正用更多新的产品拓展出口的脚步。在宜昌长阳,清江鲟龙渔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子酱打开了俄罗斯的市场。
近年来,湖北企业勤练“内功”,同时根据国际市场消费者的反馈,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美灵宝每年投入研发资金数百万,根据不同国家人的茶饮习惯推出各种拼配系列。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长盛川青砖茶利用屈原故里,柑橘之乡的名片,用橘皮制作小青柑,用橘颂给茶取名,让文化和产品深度融合。
2021年12月新成立的湖北农发集团,是服务湖北省农业发展的唯一省级平台公司,正构建集现代种业、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内外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生产服务商。成立之初就与随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州市是农业大市,盛产香菇、香稻、泡泡青、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农产品出口总量占湖北三分之一以上。
战略投资包括建设谷维素、阿魏酸制药项目,从稻米中提取的制药原料出口欧盟供不应求,实现了从加工稻米油,到提取制药原材料的产业升级,每年额外增加产值数千万元。除此之外,湖北农发集团还将助力裕国菇业开展出口外贸合作、与金银丰公司开展产品销售贸易业务合作,全面提升出口服务的范围和质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路径。湖北省正加快培育10个万千亿元产业集群,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扩大湖北农企的国际竞争力。(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通讯员方艳珍肖洁 吕青蓓 李刚 王丰)
【编辑:邹卓然】
点击图片,品质好物在线购,为更多湖北品牌和荆楚好货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