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9日讯(记者毛茵 通讯员陈识) 一半天堂,一半地狱。漂亮舞蹈演员王婷(化名)得了和梵高一样的病,却在医生帮助下成功走出来了。明天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这个被称作“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是目前误诊率最高的重性精神病之一。记者今天见到王婷时,她已能和医生正常交流,并正视自己的疾病。
著名画家梵高生前就患有严重的双相情感障碍,在躁狂发作时期,他甚至亲手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前不久,奇葩大会上90后女孩刘可乐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她的演讲打动人心。而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周勇杰博士的病人王婷至今已有5年病程。
王婷漂亮、多才多艺,从小到大因舞蹈出色,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学校的焦点人物。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感情问题受了刺激,又因找工作压力大,出现精神妄想。2013年以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入院,当时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
但是王婷的症状在服药短短几天后很快消失,这不得不让医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诊断。几个月后,她开始疯狂地花钱买东西,滔滔不绝地说话,一言不合就会和父母大吵大闹,躁狂的王婷又被家人送到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根据前后病情,医生最终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幸运的是王婷在发作初期及时就诊并调整药物,两周后病情逐渐稳定。在之后的几年内,王婷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现在能够正常工作生活。五年来,王婷在单位工作表现良好,深受领导的信任和肯定,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即便如此,王婷还是定期来复诊,跟医生交流自己康复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周勇杰博士分析,其实在王婷成长的过程中,疾病已露端倪。中学时王婷就因各方面优秀而不合群,出现人际关系障碍。上大学后因自己是大城市来的优越感更强,看不起同寝室农村同学,暗恋自己的老师没有结果,出现一系列抑郁症状,甚至后来爸爸给她了一个心仪的皮包她也幻想成老师买的。这些问题前期都被忽略掉了,直至后来从抑郁发展到亢奋、失眠,最后歇斯底里。
周勇杰博士提示,和很多精神疾病一样,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会伴随终身的慢性疾病,患者在一生中平均发作次数大概为6-8次。所以要特别注意在病情好转的时候,不要放松警惕,以防复发;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同时,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识也非常重要,精神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链接】
世界双相日:关注自杀率最高的精神障碍
“疯狂的天才”“大喜大悲的人生”“所有精神障碍中自杀率最高”……这些关键词都指向同一个疾病——双相情感障碍。世界双相日是继世界自闭症日、世界老年痴呆日的第三个国际性精神障碍纪念日。这个日子,是双相障碍患者、艺术巨匠梵高的生日。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是一种心境(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该病的特点是情绪反复出现兴奋和低落,有时候这种转换无明显间歇期,也可表现为在数小时内交替发作。患病时直接损害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能力。
双相情感障碍终生患病率高达5.5%-7.8%。据统计,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特别需要引起重视。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