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城管革命”进农村,黄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市新城区第一

©原创 2018-03-27 11:55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7日讯(记者王晶 通讯员蔡华) 本月16日,湖北省公布2017年四季度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垃圾治理情况公布,武汉市位列全省第一。记者27日从黄陂区获悉,此项工作黄陂又在武汉市六个新城区中位列第一。这是该区自2015年以来扎实开展“城管革命”进农村,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取得的显著成绩。

据了解,2015年以来,黄陂区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城管革命”进农村,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015年首批实现211个行政村环境卫生达标,2016年余下400个行政村全部达标,并建成一批“清洁村湾”示范村。

积极开展十大环境整治工程,并结合该区特色创新“清洁村湾、农村新社区、生态花园、宜居宜游、环境扶贫”五种治理模式。2016年,该区以“码整齐”环境治理为重点,将村湾集中整治与创“清洁村”“清洁湾”“清洁户”验收达标有机结合,取得明显成效。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统一印制村湾环境治理“三字经”发到各村。一些街乡还自编自演村湾环境楚剧倡导村湾新风尚,各村开展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和星级清洁户评比工作,更是将环境创新意识和文明风尚引入到每家每户,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积极性日益高涨。

2016年10月,黄陂区在武汉市率先通过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检查验收。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建立区、街两级考核奖惩机制。主动对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将重点贫困村纳入2015年至2017年达标村建设的重点。优先资金保障、优先环卫设施配置、优先保洁员聘用上岗,帮助全区88个重点贫困村“环境脱贫”,进入“清洁村湾”行列。

目前,黄陂区积极申请村湾环境建设补助资金,对区域布局规划建成9500多个垃圾收集点,18座垃圾转运站,每座配备压缩设备1—2套、垃圾收集车3台、垃圾运输车2台,做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从2015年起至2017年,区财政累计每年投入约6000多万用于村湾环境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全区共整合涉农资金2亿元,广泛吸纳企业、社会捐资超过1000万元,建成350个林业生态示范村、25个美丽乡村、50个环保生态示范村和一批乡村休闲游专业村。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7日讯(记者王晶 通讯员蔡华) 本月16日,湖北省公布2017年四季度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垃圾治理情况公布,武汉市位列全省第一。记者27日从黄陂区获悉,此项工作黄陂又在武汉市六个新城区中位列第一。这是该区自2015年以来扎实开展“城管革命”进农村,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取得的显著成绩。

据了解,2015年以来,黄陂区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城管革命”进农村,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015年首批实现211个行政村环境卫生达标,2016年余下400个行政村全部达标,并建成一批“清洁村湾”示范村。

积极开展十大环境整治工程,并结合该区特色创新“清洁村湾、农村新社区、生态花园、宜居宜游、环境扶贫”五种治理模式。2016年,该区以“码整齐”环境治理为重点,将村湾集中整治与创“清洁村”“清洁湾”“清洁户”验收达标有机结合,取得明显成效。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统一印制村湾环境治理“三字经”发到各村。一些街乡还自编自演村湾环境楚剧倡导村湾新风尚,各村开展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和星级清洁户评比工作,更是将环境创新意识和文明风尚引入到每家每户,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积极性日益高涨。

2016年10月,黄陂区在武汉市率先通过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检查验收。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建立区、街两级考核奖惩机制。主动对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将重点贫困村纳入2015年至2017年达标村建设的重点。优先资金保障、优先环卫设施配置、优先保洁员聘用上岗,帮助全区88个重点贫困村“环境脱贫”,进入“清洁村湾”行列。

目前,黄陂区积极申请村湾环境建设补助资金,对区域布局规划建成9500多个垃圾收集点,18座垃圾转运站,每座配备压缩设备1—2套、垃圾收集车3台、垃圾运输车2台,做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从2015年起至2017年,区财政累计每年投入约6000多万用于村湾环境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全区共整合涉农资金2亿元,广泛吸纳企业、社会捐资超过1000万元,建成350个林业生态示范村、25个美丽乡村、50个环保生态示范村和一批乡村休闲游专业村。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