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6日讯 (通讯员 袁琼)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新媒体、自媒体环境的冲击下“好酒也需要吆喝”,现代企业的营销与传播方式面临着重新定义。那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调整与重新定义,如何认知新媒体、自媒体的传播意义,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正确地传播并应对舆情危机?
3月23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交通银行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企业融媒体 文化新主流——企业级媒体的交行现象”座谈会在上海举办,来自上海主流媒体和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自媒体代表,与来自交通银行全球各辖属机构的宣传条线主管们共话企业融媒体战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尹明华,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叶国标,以及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上海发布”办公室、解放日报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的50余名嘉宾参加座谈会。交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于亚利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交通银行在探索企业融媒体运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交通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化交行”为基础,以《交通银行》报和《交银》杂志为两翼,以“一网四端”(官网及今日头条企业化、腾讯企业号、新浪企业号、搜狐企业号)为支撑的立体式宣传格局,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员工、服务客户的进程中,文化根脉引领、传播、凝聚、激励作用厚积成势。尤其是“文化交行”,赓续交通银行的百年优秀文化,在以实有粉丝数和流量取胜的新媒体传播力推广中,实现了受众人数增长的奔跑式跨越,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逐步彰显。
两年来,“文化交行”推送信息539期、2642条,累计发稿400余万字,最高单篇流量突破34万;用户总点击量达1500万次,总阅读用户达1100万人,实有粉丝数量突破20万。创办当年即获《第一财经日报》财经新媒体评价榜单“金V榜”最具传播力商业银行奖,第二年荣获中央金融团工委、全国金融青联第五届“双提升”精品青年工作项目,在国内权威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清博指数”、“新榜”和“西瓜君”发布的全国活跃微信公众号成绩单中数据亮眼、影响广泛。2018年以来,“文化交行”紧紧围绕总行党委中心工作,以纪念交通银行创立110周年为支点,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员工和粉丝欢迎的好稿大稿,共计5个稿件阅读量突破10万,最高阅读量超过21万,所有头条稿件阅读量均突破5000。
于亚利在致辞中介绍,作为交通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化交行”肩负着“当好党的宣传喉舌,弘扬交行企业文化,培育集团先进典型,及时反映员工心声”的责任,推动信息的多维度传播、服务的多领域拓展、员工的全方位覆盖。创办两年来,“文化交行”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弘扬“拼搏进取、责任立业、创新超越”的交行精神,不断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热帖,以企业级新媒体的内容和制作,影响了企业内外的千万级受众,为增强交通银行品牌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