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时间简史》中文译者吴忠超忆霍金:他指导了我的博士论文

©原创 2018-03-14 19:22

2006年,霍金第三次访华,吴忠超陪他游览颐和园。本人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4日讯(记者高萌) 与霍金保持师生情谊长达39年的吴忠超教授,或许是世界上最了解霍金的华人。

3月14日,长江日报记者联系到霍金教授的华人学生吴忠超。恩师的去世,让仅小霍金四岁的吴忠超“心情极其悲痛”。

教学过程中,霍金也有生动顽皮甚至恶作剧的一面

吴忠超向长江日报记者坦言,自己走上科学的道路得到过许多前辈的指导帮助,但霍金教授的指导最为关键。“后来我对黑洞创生以及量子宇宙学中的时空维数的研究,甚至论文的写作方式都深受霍金教授的影响”。

吴忠超退休前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年轻时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跟随霍金研习宇宙学,霍金科普著作的中译本,几乎都是他翻译的。

“我认识霍金教授39年了,1979年他邀请我到他的广义相对论小组当高级访问学者。之后在他指导下,我进行极早期宇宙的相变泡碰撞的时空度规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继续指导我进行量子宇宙学的研究,并于1985年将我们合作的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

吴忠超回忆,在教学过程中,霍金也有生动顽皮甚至恶作剧的一面。“他经常寓教于乐,说话幽默,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思维异常灵敏。他在不同的场合知道恰如其分地作出反应”。2012年,霍金客串了美剧《生活大爆炸》,在剧中调侃男主角“谢耳朵”的一句“老天,又一个晕倒粉(丝)……”就向大家展示了这位科学大师幽默的一面。

吴忠超告诉长江日报记者,1979年他来到剑桥后不久,霍金就被选为卢卡斯数学教授。霍金在指导他的博士论文期间,就开始创立发展无边界量子宇宙学,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动问题——宇宙创生。霍金认为,这个贡献甚至比黑洞辐射更重要,还有什么问题比宇宙创生更重要呢?

好奇心是霍金最大的动力

在吴忠超看来,霍金终生进行着基础理论研究的动力和多数科学家一样,就是好奇心。“因为心里充塞着世俗东西的人不可能做出开创性的研究”。

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吴忠超花两个月时间将《时间简史》译成了中文。至于这本书后来在全球畅销,霍金因此而成为大众科学明星,他没预料到。

此后,随着《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黑洞不是黑的》等书籍出版,国人对霍金的了解日益加深。提到霍金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人们总是会想起其推动者吴忠超。

2017年7月20日,3个月没更新微博的霍金突然用中英文发了一条微博,其中说道:“我希望在这里与你分享我报告中的一席话: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吴忠超认为,霍金教授的书充满了创造的激情和启示,是所有从事精神创造者,无论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都极端需要的。

去年病情加重,已很难从霍金的表情读出喜怒哀乐

霍金曾不远千里,三次访华,吴忠超作为弟子都陪伴左右。他回忆:那时霍金与大家语言交流也很缓慢,但情绪的交流毫无障碍。

21岁时霍金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医生说霍金只有一两年时间可以活。吴忠超认为,是霍金坚强的意志,极强的生命力,让他坚持与命运抗争生存下来,并继续科研之路。

但就在2017年,因为病情加重,霍金全身肌肉逐渐萎缩,连说话也只能靠特制的声音合成装置。当时,人们已很难从霍金的表情读出喜怒哀乐,只有长年和他相处的护士或亲友才能读出,和霍金的情绪交流还需依赖护士通过他眼睛的细微动作进行翻译。

“我于1997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都应他的邀请访问剑桥,2012年、2017年还两次应邀参加他的生日庆典。尽管每次见面都能觉察到他的身体状况的变化,但我们还是希望奇迹能够在他身上出现,希望他健康长寿。”吴忠超说,虽然对于任何生命而言,这一天终究不可避免,但作为他的学生,总希望还能再来剑桥庆祝他的80、 90岁的生日。“霍金这个伟大的名字,将和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一样在智慧的星空,发出永恒的光芒”。


【见习编辑:李茜】

2006年,霍金第三次访华,吴忠超陪他游览颐和园。本人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4日讯(记者高萌) 与霍金保持师生情谊长达39年的吴忠超教授,或许是世界上最了解霍金的华人。

3月14日,长江日报记者联系到霍金教授的华人学生吴忠超。恩师的去世,让仅小霍金四岁的吴忠超“心情极其悲痛”。

教学过程中,霍金也有生动顽皮甚至恶作剧的一面

吴忠超向长江日报记者坦言,自己走上科学的道路得到过许多前辈的指导帮助,但霍金教授的指导最为关键。“后来我对黑洞创生以及量子宇宙学中的时空维数的研究,甚至论文的写作方式都深受霍金教授的影响”。

吴忠超退休前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年轻时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跟随霍金研习宇宙学,霍金科普著作的中译本,几乎都是他翻译的。

“我认识霍金教授39年了,1979年他邀请我到他的广义相对论小组当高级访问学者。之后在他指导下,我进行极早期宇宙的相变泡碰撞的时空度规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继续指导我进行量子宇宙学的研究,并于1985年将我们合作的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

吴忠超回忆,在教学过程中,霍金也有生动顽皮甚至恶作剧的一面。“他经常寓教于乐,说话幽默,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思维异常灵敏。他在不同的场合知道恰如其分地作出反应”。2012年,霍金客串了美剧《生活大爆炸》,在剧中调侃男主角“谢耳朵”的一句“老天,又一个晕倒粉(丝)……”就向大家展示了这位科学大师幽默的一面。

吴忠超告诉长江日报记者,1979年他来到剑桥后不久,霍金就被选为卢卡斯数学教授。霍金在指导他的博士论文期间,就开始创立发展无边界量子宇宙学,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动问题——宇宙创生。霍金认为,这个贡献甚至比黑洞辐射更重要,还有什么问题比宇宙创生更重要呢?

好奇心是霍金最大的动力

在吴忠超看来,霍金终生进行着基础理论研究的动力和多数科学家一样,就是好奇心。“因为心里充塞着世俗东西的人不可能做出开创性的研究”。

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吴忠超花两个月时间将《时间简史》译成了中文。至于这本书后来在全球畅销,霍金因此而成为大众科学明星,他没预料到。

此后,随着《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黑洞不是黑的》等书籍出版,国人对霍金的了解日益加深。提到霍金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人们总是会想起其推动者吴忠超。

2017年7月20日,3个月没更新微博的霍金突然用中英文发了一条微博,其中说道:“我希望在这里与你分享我报告中的一席话: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吴忠超认为,霍金教授的书充满了创造的激情和启示,是所有从事精神创造者,无论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都极端需要的。

去年病情加重,已很难从霍金的表情读出喜怒哀乐

霍金曾不远千里,三次访华,吴忠超作为弟子都陪伴左右。他回忆:那时霍金与大家语言交流也很缓慢,但情绪的交流毫无障碍。

21岁时霍金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医生说霍金只有一两年时间可以活。吴忠超认为,是霍金坚强的意志,极强的生命力,让他坚持与命运抗争生存下来,并继续科研之路。

但就在2017年,因为病情加重,霍金全身肌肉逐渐萎缩,连说话也只能靠特制的声音合成装置。当时,人们已很难从霍金的表情读出喜怒哀乐,只有长年和他相处的护士或亲友才能读出,和霍金的情绪交流还需依赖护士通过他眼睛的细微动作进行翻译。

“我于1997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都应他的邀请访问剑桥,2012年、2017年还两次应邀参加他的生日庆典。尽管每次见面都能觉察到他的身体状况的变化,但我们还是希望奇迹能够在他身上出现,希望他健康长寿。”吴忠超说,虽然对于任何生命而言,这一天终究不可避免,但作为他的学生,总希望还能再来剑桥庆祝他的80、 90岁的生日。“霍金这个伟大的名字,将和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一样在智慧的星空,发出永恒的光芒”。


【见习编辑:李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