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纪委机关报:国务院派出180多名工作人员旁听两会,回应呼声

2018-03-14 16:26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纪检监察报王卓

3月12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经济界别委员小组讨论会场,围绕“高质量发展”议题的交流发言不时将讨论引向高潮。不知不觉,“饭点”到了,委员们仍意犹未尽。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恋恋不舍”地结束了发言。随后,话筒被递向了列席会议的三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王陆进和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刘宇南手中。

从实体经济外部营商环境到减轻实体经济企业税负,再到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希冀,都在三人的发言中得到具有针对性的回应,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记者注意到,三位部委有关负责人的身后,还坐着三位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每一次委员发言,他们都认真聆听、仔细记录。

不只是在经济界别,也不只是在政协会议,连日来,类似的场景在全国两会各小组审议、讨论现场比比皆是。

“你有诉求,我来回应”。据媒体报道,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派出180多名工作人员到人大、政协各团组,现场旁听记录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这也是国办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安排工作人员旁听全国两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汇集民情民智、触摸民愿民心的绝佳平台。无论是以国办派遣人员旁听的方式,还是相关部委有关负责人到代表委员审议、讨论的第一现场,这些举动无一不彰显了中央政府及各部委问政于民、开门纳谏的态度。面对面交流,在进一步加快了民声传递速度的同时,也给代表委员和他们身后的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定心丸”:一项项用民意作支撑的政策陆续出台,中国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今年全国两会,又有不少群众关切、期盼的事项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人们期待着,这些为民务实的好政策能够按照中央确定的路线图、进度表一一开花结果,转化为“咱老百姓”沉甸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本报记者王卓)

原标题为《建言精彩回应及时》

【编辑 华智超】

中国纪检监察报王卓

3月12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经济界别委员小组讨论会场,围绕“高质量发展”议题的交流发言不时将讨论引向高潮。不知不觉,“饭点”到了,委员们仍意犹未尽。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恋恋不舍”地结束了发言。随后,话筒被递向了列席会议的三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王陆进和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刘宇南手中。

从实体经济外部营商环境到减轻实体经济企业税负,再到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希冀,都在三人的发言中得到具有针对性的回应,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记者注意到,三位部委有关负责人的身后,还坐着三位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每一次委员发言,他们都认真聆听、仔细记录。

不只是在经济界别,也不只是在政协会议,连日来,类似的场景在全国两会各小组审议、讨论现场比比皆是。

“你有诉求,我来回应”。据媒体报道,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派出180多名工作人员到人大、政协各团组,现场旁听记录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这也是国办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安排工作人员旁听全国两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汇集民情民智、触摸民愿民心的绝佳平台。无论是以国办派遣人员旁听的方式,还是相关部委有关负责人到代表委员审议、讨论的第一现场,这些举动无一不彰显了中央政府及各部委问政于民、开门纳谏的态度。面对面交流,在进一步加快了民声传递速度的同时,也给代表委员和他们身后的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定心丸”:一项项用民意作支撑的政策陆续出台,中国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今年全国两会,又有不少群众关切、期盼的事项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人们期待着,这些为民务实的好政策能够按照中央确定的路线图、进度表一一开花结果,转化为“咱老百姓”沉甸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本报记者王卓)

原标题为《建言精彩回应及时》

【编辑 华智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