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5 日讯(记者高萌)长江日报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中日韩科学家正在联手打造“东亚超级望远镜”,目前已经开始试观测。随着未来更多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和加入,这组望远镜将有望探索到宇宙“尽头”,揭开黑洞长久以来的未解之谜。
这个“东亚超级望远镜”实际为中国、日本、韩国的望远镜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观测网络,观测分辨率相当于一个口径达5000千米的巨大的综合望远镜,其专业名称叫:东亚甚长基线干涉观测网(EAVN)。1月29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安涛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Astronomy》上发表了题为《东亚甚长基线干涉观测网的性能和前景》的相关综述文章。
近日,安涛研究员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当前的“东亚超级望远镜”由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21台射电望远镜组成。从位于中国西北的乌鲁木齐到日本东南的小笠原群岛,从日本东北的水泽到中国西南的昆明,这些望远镜口径在11米至500米之间,观测的波段在2.3GHz(十亿赫兹)到43GHz之间,组成的望远镜阵列的分辨率相当于一个直径5000千米的“超级望远镜”。
“EAVN能做的事情很多,它的核心研究领域将集中在致密天体的高分辨率观测,终极目标是解开黑洞未解之谜。”安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致密天体包括活动星系核、黑洞、星际和恒星周围的脉泽、脉冲星等,通过精确确定它们的位置,可以应用于天体测量学和测地学研究,提供更精确的卫星轨道跟踪。
“东亚超级望远镜”的亮点在于能“看到”更遥远的宇宙天体。与各国独立运行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几个小望远镜联合起来形成的观测网)相比,它有着更高的角分辨率和更高的灵敏度。安涛介绍说,EAVN在运作时,可根据不同尺度的观测需求,灵活地配置子阵列和选择观测频率,从而获得多个频率和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观测图像。“中国、日本、韩国都有一些望远镜资源,特别是中国,射电天文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比如,中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是亚洲最大的全方位可动的射电望远镜。但是强强联合能实现‘1+1+1>3’的效果。”他表示,此次合作综合了三个国家的望远镜观测和数据处理资源,使科学产出和技术发展得以最大化能在世界排行榜上竞得一席之地,助力东亚地区的射电天文学发展。
目前EAVN已进入试运行中,不久将能常规运行观测。“未来,正在建设的新疆奇台110米射电望远镜和正在筹建的泰国VLBI网、格陵兰岛的12米望远镜等都将加入EAVN。韩国和日本的毫米波望远镜也会升级设备,提高性能。”安涛表示,随着更多望远镜的加入,EAVN的能力将更加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将提升,期待在科学和技术上有更多举世瞩目的产出,为全球天文学家探索宇宙提供新的机会。
【见习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