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4日讯 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内,轻症患者11岁女孩悠悠(化名)每天戴着口罩,趴在简易的床头柜上用手机上网课,认真写作业,她的乐观感染了身边的医护人员和患者。24日,悠悠的妈妈郭女士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孩子的父亲因为新冠肺炎去世后,孩子一下子“成长了”,“感觉特别懂事。为了女儿,我也要坚强一点。”
图片 通讯员 丁建提供
面对父亲去世,悠悠哭着安慰妈妈,“你要坚强,你还有我呢!”
郭女士介绍,她和悠悠是2月11日晚,住进硚口武体方舱医院的第一批患者。当天晚上,接他们进舱的护士郎璇有点吃惊,问了一句,“孩子这么小,怎么进来了?”郭女士告诉郎璇,孩子的父亲刚刚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她和孩子两人核酸检测都是阳性,就接受社区安排来到方舱医院进行治疗。
郭女士回忆,1月24日(大年三十),她的丈夫陈先生忽然发烧,持续吃药、打针多日都不见好转。2月1日晚上,女儿悠悠也忽然发烧到38度,两人都非常担心。当天她给悠悠吃了退烧药、消炎药、感冒药。凌晨3点时,丈夫突然推开女儿房间的门说,“我不舒服,打了120,马上有人来接我,你不要去,在家看着女儿。”孰料到了凌晨7点,郭女士忽然接到电话,“您的丈夫陈先生,确诊新冠肺炎,已经去世了。”当天10点半的样子,办好手续回到家里,郭女士再也撑不住了,“悠悠当时一个人在家里等了快三个小时,我们两人抱头痛哭。我跟她说,你父亲走了,这让我们怎么过?”悠悠边哭边说,“不会吧,我不相信。”
居家隔离的时间,郭女士整夜睡不着觉,一方面是情绪的悲伤,另外也担心悠悠和自己的安危。“庆幸的是,女儿那晚发烧后很快就退烧了,也不咳嗽;我除了背心疼,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而自从那天母女俩抱头痛哭后,悠悠仿佛一下子长大了,看着妈妈流泪,她会抱着妈妈说,“你要坚强,你还有我呢!”郭女士说,“当时我就心想,为了女儿,我也要坚强一点。”
2月7日,郭女士和悠悠做了核酸检测。9日结果出来,两人都呈现出阳性。在社区的安排下,郭女士和悠悠当晚11点多住进了硚口武体方舱医院。护士郎璇当时的印象是,对于家庭的不幸,妈妈很悲伤但是表示出接受的情绪;小姑娘心态还不错,但是跟人交流时很警惕。
每天定好闹钟上网课,还给妈妈端洗脚水
悠悠的性格一直很开朗,但是以前在家里因为备受宠爱,还是有点娇气。郭女士介绍,“悠悠爸爸宠爱她。比如大冬天的,一定会将刷牙水倒好热水,递到她手边给她刷牙。我一直不赞同这么娇惯孩子,为此还经常和她爸爸吵架。”
郭女士说,悠悠的成长似乎是“转眼间”。“在方舱的最初两天,因为不熟悉情况,我带她一起去帮她打水、洗脸。后来,她看到我背心疼,人不舒服,她就自己去洗手间打水,自己洗脸洗脚、刷牙。我实在不舒服的厉害了,她就帮我倒洗脚水;背心痛时,她就给我捶背、按摩。”
图片 通讯员 丁建提供
悠悠在学习上也很自觉,每天早上定好闹钟,自己戴着口罩趴在简易的床头柜上,对着手机上网课、写作业,“她现在上五年级,学习成绩在班上还不错。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表扬她,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还能坚持搞学习。”
在方舱里,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也很照顾悠悠。“山西来的医生和护士,总是给孩子带零食,牛肉干饼干都带了好多,还鼓励悠悠要好好休息、好好学习。有的医生还会用英文和悠悠对话。其他患者见到悠悠在搞学习,就会尽量都不说话,也不在旁边走来走去搞运动,以免打扰她。”
在大家的关心下,悠悠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她有礼貌的和大人们打招呼,作息很规律;不搞学习的时候也会跟着大人们一起在室内运动运动、跳跳广场舞。郭女士说,悠悠现在说话也像个小大人,大家一起聊天,说起互相的病况,有病友挺担心的,悠悠会鼓励她们,“不要着急,都会好的,都会出去的!”
悠悠的乐观也感染了医护人员和患者。2月16日,患者陈女士带着小孙女一起住进方舱医院,“看着悠悠认真搞学习,小孙女每天搞学习也很自觉。”来自山西的医生郭秀英在日记中写道,她被悠悠乐观的精神所感染,“这也鼓励着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让所有的患者都能健康平安出院。”
郭女士告诉记者,悠悠最近两次的核酸检测都已经是阴性,CT片拍出来的结果也挺好的。郭女士自己这两天背心痛也缓解许多,CT片拍出来显示的症状非常轻,“今天做了一次核酸检测,明天再做一次。相信我一定会痊愈,和悠悠顺利出院。”(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丁建 詹鸥)
【编辑:刘明 邹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