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百年老校”新洲区邾城街第一小学3000余名小学生和部分学生家长,欢聚在学校体育运动场,以猜灯谜来欢度元宵佳节。
活动场面声势浩大,人头攒动,千百条五颜六色的灯迷悬挂在华丽的运动场树荫下和教室走廊,不时有猜中了谜底的学生和家长,到领奖处获得一份精美的礼品。
在校运动场中间100多米长的绿荫树下,点缀着200多只火红、喜庆的灯笼和灯谜,学生和学生家长们兴致勃勃地赶来参加猜灯谜活动,还有的学生同父母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一起赶耒参加猜灯谜。
一对对、一群群可爱的小脸,如一朵朵绽放的花朵,三五人成群结对,高高兴兴地猜灯谜,或仰头细读谜面,或说笑讨论,或快速记下灯谜的编号和答案,活动规则是猜对5条灯谜就可兑奖。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堂。”打一植物。二(11)班的马云飞同学很棒,他一口说出谜底是西瓜,并作了简要解释。
面对“十八乘六”打一字的谜面?有的同学望“谜”兴叹,他又一口说出谜底是“校”字,赢得了同学们赞许的眼光。
在现场,一名五年级的男生和妈妈守护在自己制作的灯笼旁,以免让淘气的同学不小心损坏。有很多学生晚上还将作品带回家修理,白天再送来展示。
还有名一年级的男生做的作品,他和妈妈连续2天在展区没看到”亮相”,很不高兴。于是,就找到校长提意见。校长张伟耐心地解释原因:“你的灯笼设计得太重,怕压坏小树。”学生和家长表示理解。但是学校在最后一天采取其它的方式将此灯笼展岀,该同学非常高兴。没想到学生和家长都很给力,让猜谜活动办得很圆满很精彩。
另外有名学生把家里没用完的红包通过不同的角度粘连在一块,形成一个“球”型,再把一根绳子固定在一“球”上,另一头系在一根木棒上。一个漂亮的灯笼就完成了。通过制作这个灯笼,充分发挥了自已的想象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是王祁源同学发给陈老师的微信。
只要是用心付出与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陈老师全身心地指导与家长们积极配合,还有我们可爱的孩子们直接参与,”三位一体”最终成就了五(5)班这个集体荣誉,也许这就是教育所需要的模式。感谢这次寒假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虽然耗费了一点精力,但却锻炼了孩子们的动脑和动手能力,收获颇多!姚喻涵的妈妈如是说。
看,这么多的福气、财气融在灯笼里,红红火火!提着这么漂亮的灯笼过元宵是不是很神气啊?做灯笼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培养了耐心,还增加了不少知识,很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布置了这项与众不同的寒假作业!这是学生陈子祺在留言版上发自内心写的一句话。
据负责猜灯谜活动的陈老师介绍,近几年该校开设了以民俗为主题的寒暑假作业,学生们都不同程度地学会了手工制作灯笼、剪纸、写春联等。学校还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动手动脑,传承民俗文化,不断丰富学校教学内容。
校长张伟介绍,这次猜灯谜活动是该校首次举办,从正月十三至十五为期三天,既是对学生寒假作业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让同学们过一个别样的元宵佳节。往后,学校将以班级为单位,每周选择一个民俗项目,对学生在寒暑假期自已所创意制作的手工作品进行一次集中展示,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作者:揭兴旺 王东升)